20200930一课研究之《优化——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与思考
合理安排时间管理学术研究: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避免拖延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学术研究方法#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一课研究”第30组的学员杨梦婕,来自宁波市镇安小学,很高兴与您在一课研究相遇!
2
本期内容有哪些
听一听:《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读一读:《优化——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与思考
笑一笑:《十一点半》
3
轻轻松松听听书
本次听书的内容选自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教育集团胡红老师的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4
坚持阅读8分钟
《优化——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设计与思考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
2.经历安排做事的过程,通过比较,探究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在比较中寻求最优策略,在体验中感悟最优思想。
教学难点: 掌握合理安排事情的方法,感悟运筹思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你平时在家做家务吗?都做过哪些家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请1-2位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2.过渡:大家真能干!小明也是一个能干的孩子,这天,他碰到了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明确问题。
师:你了解到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预设: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妈妈请小明给客人沏杯茶,小明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师:什么是“尽快”?
预设:越快越好。用的时间最少。
师:根据你平时的经验,沏茶需要做哪些事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都非常有生活经验。小明帮我们列出了沏茶需要做的事和时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课件出示。
2.自主思考,探究问题。
师: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怎样安排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教师出示探究要求,请学生读:
(1)独立思考,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设计一份沏茶方案,试着在学习单上写一写、画一画。
(2)根据你的安排,列式计算出所需要的时间。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
3.交流讨论,反馈结果。
师:你是怎样安排的?四人小组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案更合理。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搜集有代表性的方案,准备投影展示。
师:老师搜集了2位同学的作品,请他们来介绍一下。
预设1:按照顺序,一件事一件事依次做。如: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需要1+1+8+2+1+1=14(分钟);
预设2: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如: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同时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分钟),需要1+1+8+1=11(分钟)。
两种方案依次介绍,反馈:他是怎样设计的?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步骤板贴在黑板上。(注:如果没有出现方案一,老师就在交流后提问:如果一件事一件事按部就班地去做,需要多久呢?请学生回答,教师板贴并板书计算时间。)
4.对比交流,优化方案。
师:对比一下两种方案,你会选择哪一种呢?说说理由。
预设:选择方案二,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这样节省了时间。(谁还能说一说,方案二快在哪里?)
师:三件事同时做,为什么只算8分钟呢?
预设:因为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和找茶叶,这3分钟已经包括在8分钟里面了。
师:为什么在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找茶叶?可以同时做的事还有吗?在生活中,哪些事可以同时做?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小结:看来,我们在安排方案时首先要在合理的基础上,再考虑省时。
5.认识流程图。
若学生出现了流程图,则投影展示。师:刚才老师还发现了这样一幅作品,他是怎样表示的?你能看明白吗?
若没有出现流程图,师:刚才沏茶的过程还可以用一种图来表示。课件出示方案二的流程图,提问:你明白箭头表示的意思吗?
预设: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出事情安排的先后顺序。
师:像这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的图称为流程图。【黑板画→,并板书:流程图】
师:同时做的事用流程图是怎样表示的呢?
预设:可以在烧水的下面写上洗茶杯、找茶叶。
师:一般情况下,横向表示依次做的事,纵向表示同时做的事。课件出示:依次做、同时做。同时做的事还可以这样来表示: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同时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分钟)你学会了吗?
师:刚才设计方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用一段文字,有的同学用图画,跟流程图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预设:更喜欢流程图,更加简单、方便,也能够更清楚地看出事情的顺序。
师:下面请你用流程图来表示刚才的沏茶过程,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6.小结优化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更合理,【打☆】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呢?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小结:我们首先要分清事情的先后顺序,再考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来节省时间。【板书:先后顺序→同时做】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三、巩固练习
1. 妈妈准备做一顿美味的午餐来招待李阿姨,先烧饭和做西红柿炒蛋。
出示:打蛋2分钟 切西红柿1分钟 淘米2分钟 煮饭20分钟 洗西红柿1分钟 炒西红柿鸡蛋4分钟
(1)同桌讨论:哪些事必须先做?哪些事可以同时做?
(2)学生独立设计方案,汇报交流。
预设:淘米2分钟→煮饭20分钟(同时打蛋、洗西红柿、切西红柿、炒西红柿鸡蛋)需要2+20=22(分钟)
2.光一道菜还不够,妈妈准备再做两道菜——炒青菜、仔排炒栗子。(先煮再炒)
出示:洗青菜3分钟 炒青菜5分钟 煮仔排15分钟 煮栗子5分钟 剥栗子10分钟 炒仔排栗子5分钟
只有一个炉灶可以用。现在是10时20分,想让客人在11时前吃上香喷喷的午饭,能做到吗?
四人小组讨论方案,汇报交流展示。
预设:煮仔排15分钟(同时剥栗子)→煮栗子5分钟(同时洗青菜)→炒青菜5分钟→炒仔排栗子5分钟,需要15+5+5+5=30(分钟),10时20分+30分钟=10时50分,可以在11时前让客人吃上饭。
师:你有没有不同的设计?
四、全课总结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了解华罗庚和统筹学。课件播放。
五、板书设计
学习单
1. 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我的方案:
所需要的时间:
2. 妈妈准备做一顿美味的午餐来招待李阿姨,先烧饭和做西红柿炒蛋。
打蛋2分钟 切西红柿1分钟 淘米2分钟 煮饭20分钟 洗西红柿1分钟 炒西红柿鸡蛋4分钟
我的方案:
所需要的时间:
3. 光一道菜还不够,妈妈准备再做两道菜——炒青菜、仔排炒栗子。(先煮再炒)
洗青菜3分钟 炒青菜5分钟 煮仔排15分钟 煮栗子5分钟 剥栗子10分钟 炒仔排栗子5分钟
只有一个炉灶可以用。现在是10时20分,想让客人在11时前吃上香喷喷的午饭,能做到吗?
教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好玩”这一单元就是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从而能够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师可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等各种形式,辅以形象生动的课件,渗透数学思想,深入浅出地将抽象的数学延伸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先回忆沏茶的工序有哪些,再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安排,让学生充分体验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探索过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比较,始终让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的最佳状态,并从中深刻地理解节省时间的道理,理解最优方案。
5
趣味数学笑一笑
十一点半
上午第四节课,小明肚子饿得咕咕叫,无心听课。老师问:“小明同学,把 1.130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将会怎么样?” 小明想了想,答:“1.130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 11.30,将会开午饭!”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本期审核:吴军 吕美芳
网址:20200930一课研究之《优化——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与思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53457
相关内容
一课研究之“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及课后思考(20240128)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合理安排时间》(教案 )
四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优化《合理安排时间》 教案 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谈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方法.docx
“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思考与实施
对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课题研究计划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传统教学版.doc
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