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炊烟
农村的清晨鸟语和炊烟 #生活乐趣# #生活# #农村生活#
设计说明
此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韩寺镇黄坟村,隶属于马家村第六小组,一个60多户人家,300多人口的自然村落。设计改造范围17.6公顷左右,这里人少地多,村民基本上都以种田为生。黄坟村的景观设计改造应允国家政策,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以生态及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为出发点,主要针对村庄公共空间缺失或空间无活力,利用率不高,废弃地浪费、街区绿化杂乱等问题,还原乡村风貌,使传统中有现代,淳朴中有真情,平淡中有真趣,原真中有舒适。项目中七处公共空间的再利用改造为主要设计点,通过一些活动场地的再优化使乡村生活得到表达再现;通过景观小品如景墙上的农作物与时令来记录和呈现农耕文化;植物和材料方面,采用乡土植物,村庄的植物基本保留或进行移栽再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来自当地自家村民的旧物翻新再改造;一些创意小品来源于当地旧物或农耕工具和乡土植物花卉的创新结合利用。另外就是项目中间山林氧吧的设计,主要把山林中的道路进行再规划,为村民打造一个舒适的自然康养乐园。
设计感悟
未来乡村,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有想到自己的家乡,村子很小,最初只有三个同姓兄弟在此安家,至今250多年,有11代人,本是大集体,但村民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一是土地多,人们忙于农活,二是村中所提供的公共交流空间少之又少,只有一两处,是村民闲茶饭后自发组织起来的,但基础设施匮乏。各种因素导致村民没有精力更好的丰富业余生活,村民之间的交流机会也越来越少,大家都停留在过去对他人的看法中,村民之间曾经的某些心结亟待需要某些方式来帮助他们打开。如何打开这种隔阂,改善村庄环境,使村民更愉悦的享受当下的生活就成为了我想要改造的最初愿景。为此也思考很多,和队友老师讨论,最终决定以农耕文化的传承为切入点,通过文化渗透和村庄基础环境改善来拉近村民之间的距离。 选择自己的家乡作为项目点,最熟悉的地方,本来觉得会更容易做些,其实菲然,正是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更想把它尽善尽美,不想遗漏一点。这里是我美好期待的开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文明是根基。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乡村生活质量也在逐渐提高,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在趋于同地区的城市居民,但村庄的环境、设施远远落后,亟待做出改善。其实,乡村最需要改变的仅仅是一些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对于农耕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对于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与乡愁。作家刘亮程曾说“炊烟是一个村庄的呼吸,如果想知道一个村庄是不是还活着,只需要看一眼村庄有没有升起缕缕炊烟就知道了”
网址:又见炊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60028
相关内容
邓丽君《又见炊烟》简谱分享,自学葫芦丝简谱必备赵丰《炊烟》阅读答案
炊大皇304不锈钢炒锅,燃起生活的烟火气
炊食器具篇(二)| 人间烟火锅灶始,老祖宗的炊具你认识多少?
城中村又见熟水店
食以“炊”为先——汉代陶灶
使用铝制炊具必需注意的事项 铝制炊具价格
高节能一体化公共炊事洗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中国古代炊具介绍
想做开放式厨房又怕油烟怎么办?减少厨房油烟味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