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失控,往往源于欲望过度导致的自我内耗
学习情绪管理:冲突往往源于情绪失控 #生活技巧# #职场沟通技巧# #冲突解决技巧#
田秋在《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书中谈到, 医学心理学家曾用狗做了一个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 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的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结果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面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这个实验 说明 了: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面的情 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容易产生身心 疾 病。
动物尚且如此, 人类有更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情绪对人的影响就更大了。
人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事都带有 一定 情感色彩: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会感到喜悦;失去珍贵的东西时,会感到惋惜;如果愿望一再受妨碍而达不到,则会失望甚至愤怒 ; 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感到局促不安甚或产生恐惧……这些喜悦、悲哀、愤怒、恐惧等情绪活动,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科学家们 也 发现,大脑的情绪中心与免疫系统有直接的关联。健康的 情绪能帮助人们抵抗感染和流感,依靠健康的心态战胜疾病的例子屡见不鲜,相反,恐惧、害怕、绝望 、贪欲 等消极情绪则会让病情恶化得更快,甚至导致人的死亡。就是说,积极的情绪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到积极的 促进作用,增强免疫力,提高工作的强度和效率,使人健康、长寿,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人精神颓废,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甚至会造成身 体状况的恶化。
01情绪失控,是欲望过度导致的自我内耗
根据我的观察,除了外界压力我们难以控制以外,绝大部分消极情绪是我们自己认知角度造成的自我折磨。
老子 《德道经·不积》:“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 为 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 为 而弗争。 ”真正 的善良心态是 乐于施舍 帮助遇到困难的人 ,不会执着于过多的 贪欲导致精疲力尽情绪失控 ; 欲望超过一定阈值 的人不是真正的善 良,道德修养高洁的 人是不 为 私己而 大量 聚积财和物, 因为明白自然规律: 尽力 为 别人付出 帮助别人, 自己 就会 更 加 增加;尽力施予别人自己 就会 越多,舍即是德(得) 。这才是我们心身情绪调节的秘诀。
想想人生, 无论你是职场上高级管理者,还是仕途上的位高权重者,或者是商场的顶级富豪,每当夜幕降临, 晚上睡觉也 还是只能 睡一张床。读书 视野所及也只是 一个书房 ,会客也只能在 一个客厅 。
一个人眼睛所见,双手所触,行动所往, 能占多大面积呢? 当这些外在 环境 能 提升精神修养 以后,再大再华丽就不得不耗费更多精力去保养,甚至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就很容易导致心身配备而失控,失控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情绪失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身疾病。
现代人生活条件明明比古人好得多了,为什么罹患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职业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什么越来越不幸福?
当人们都在向外界无限制索取而放大了欲望时,是不是应该 转变方向 ,改为向 内心反思呢 ?
02自然本平衡,人心不足蛇吞象
《德道经·天道》:“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
张弓举射,可以把高处的降下来,下面的发射上去,使原来各自处于高与下的物体位置产生变易,天道这样就能使万物向中和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两极分化,拉开距离造成一方基本条件不足,而另一方贪欲过剩。
老子告诉我们,天道在自然无为中的规律是“ 损有余而益不足 ”。
如果一个人由于曾经的付出而私心贪欲膨胀,导致和外在人、事、物两极分化,拉开距离非常明显,怎么会拿出自己多余的来奉献于天呢?只有真正的明白自然规律,并且信守执行的人,少私而寡欲的人,才是人群中的贤良。
什么是人生有所作为?是 成功却不居功自傲,知足而不自贪 。
看看职场上,有的人自身的调节能力由于过度贪欲导致心身失去平衡了,于是不得不通过华丽的装饰掩饰平衡内心的焦虑,不得不依靠各种奢侈品来掩饰内心的空虚。
越是这种情况下,越说明自己的内心情绪已经失去平衡了,导致一个人整个精神被外界物质控制,人就物化成物欲的奴仆,情绪和心身陷入了欲壑难填、无休无止的物质攀比之中,直到耗尽了心身精神力量,最终导致病患缠身。
03怎样调控自己心身的需求和欲望
一个人 能够减少自己的压力和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 在满足吃、穿、住、行需求的基础上, 减少内心的 贪欲 和妄想 ,遵从真实内心 去生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回归到内心的平静。
为人处 世 能豁达淡然, 悲悯 爱物,这样的人生 心身充满宁静和智慧 ,同时也 容易获得 幸福 和 美满。
以食欲为例,本来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就能满足人体需要,但职场上有的人赚钱了就开始山珍海味和美味珍馐想大快朵颐,吃遍了当地各种新鲜刺激食品,就到外地大吃,甚至国内吃得不知足,还要吃国外进口的食品。
其实食品经过口腔食道以后,最终人体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成 分 都大同小异。一个人,如果在精神和物质这两者之间失去平衡,很容易陷入了物质贪欲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德道经·中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 为 和。 ”
道生 德养 的万物离开 道〇进入 德一 ,进 而进入了阴阳二的状态中 。 人类对万物的认识 ,如果仅仅 停留在看得见的 物 相 、物欲、 物质世界, 就不容易 看见 物欲物相 内外 ,其实 是德一能量 这个本源 在发挥滋养的中和作用。只有执 守德 一 以治理心身内外 ,执两用中,才能 顺利获得心身长久幸福 。
“中” 的写法, 甲骨文中就有三种写法,其中一种写作,像旗之形,竖笔像旗杆,本义指对峙两军之间的非 冲突 地带 ,隐含稳定平和状态。
《说文》曰:“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段玉裁注:“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又说:“云下上通者,谓中直或引而 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
可见“中” 的 本义, 是 指处于“中心”的与四周等距的空间方位或状态 ,以求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状态。
如果每个职场人把欲望和情绪控制在中的状态,不因过度贪欲和情绪失控而伤害心身和伤害自然万物,那么,和谐美好就会处处体现在工作生活中,而我们每个人也会更容易调控自己,享受到幸福快乐和心身安宁。
写在最后:
身在职场,我们本就忙忙碌碌,如果下班回来,把物质上的过度的追求所花费时间省下来,用在精神方面的读书学习,提升我们的心理认知调控能力,这其实是一种高级的享受。
我们也会发现: 用美丽的心去看这个世界,这世界就是美丽的 ; 用丑陋的心去看这个世界,这世界就是地狱。
愿我们无论 身 处何地,无论在职场叱咤风云,还是在家里安居乐业,都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的心身状态。
网址:情绪失控,往往源于欲望过度导致的自我内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60501
相关内容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关于“食欲”“情绪”
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学
当情绪失控时,我们该如何平衡自我?
情绪失控的4大原因:控制习惯,就能控制情绪
凡事往好处想 生活往简单过
如何控制自己购物的欲望
情绪与食欲的关系
生活中女人怎么调节情绪(如何自我调节情绪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自我解压与情绪管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