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依托科技力量 为残障人士“智”创未来

发布时间:2025-05-13 04:53

智能假肢让残障人士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质量改善。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健康科技#

中国商报(屈文琳 记者智文学)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捕捉面部动作,辅助肢体残疾人群实现网络交流的无障碍控制;通过采集与解码脑信号实现AI智控轮椅;骨传导助听器通过直接震动颅骨使声音传递到听障人士的内耳……近日,在全国首个示范性无障碍孵化空间——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一场以“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智能辅具体验活动,让参与者深刻感受到AI技术、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正加速影响残疾人无障碍生活、无差异工作进程,为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出行带来巨大改变。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辅具产品。王汇欣/图



数字科技不仅丰富了残疾人信息获取渠道,还拓宽了就业资源。屈文琳/图

创新驱动

孵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辅具是残疾人改善身体功能、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辅具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质量。”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相关负责人裴晓飞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孵化培育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产品,为改善优化残疾人生活工作现状而助力。”

近年来,《深圳市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施方案》《关于建设国家级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产业园)的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粤港澳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落户深圳,深圳市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园、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等空间载体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研发、智能制造、检测配置服务等优质项目汇聚深圳,全力打造国家级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集聚新高地,为高水平推动科技助残事业发展增活力、添动能。

2022年,深圳市残联率先修订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办法,将原有辅助器具实物适配改为资金补贴形式,推行辅具服务模式的市场化改革。至此,深圳市辅具产业不仅在顶层设计方面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范畴,还快速形成了“辅具创意设计大赛—种子期孵化—产业园加速—辅具目录推广—辅具适配应用”的全链条辅具产业扶持、全周期残疾人普惠体系,科技助残再上新台阶。

“我们团队是通过辅具创意设计大赛获得残联关注后进驻孵化空间的,残联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政策帮扶、空间支持,还在研发资金、培训交流、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入驻项目“面面俱控”负责人、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博士杨秀芷表示,无障碍孵化空间是“面面俱控”项目成长的提速器,项目依托人脸识别技术可精准捕捉面部动作,帮助使用者在不通过手部操控鼠标的情况下完成线上交流互动、信息无障碍传递。这里不仅可以与残疾人朋友面对面沟通、深入交流,及时获取一手需求反馈,还能与众多辅助研发制造产业的同路人资源互通、共克难关,加速成长。

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市残联较早引入无障碍孵化空间的企业,团队主要围绕残疾人家庭生活场景中大小便、洗澡、吃饭等6项基本护理需求,研发系列智能护理设备。如今,公司研发生产的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洗浴机器人、移位机先后被纳入《深圳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目录》,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和经济效应。目前,公司产品还在持续迭代优化,并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目前,像“面面俱控”、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入驻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的项目团队共有36个,推出产品22个,已申报完成104项专利成果,涉及智能脑控、残健融合运动无障碍、智能化辅助呼吸等多个领域,它们为区域辅具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助残蓄势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方合力

打破残疾人发展壁垒

如何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也是科技助残的重要目标。

残疾人小凯(化名)认为,学习提升实力,工作增加底气。残疾人幸福感、安全感、成就感的提升,离不开自身变强大和社会的接纳程度。

据悉,2023年,深圳市举办第三届残健共融残疾人创业创新大赛,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其中,锦绣工坊和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强青年融合发展中心获评全国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和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大爱艺术入选全国首批“美丽工坊”;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举办“就业助残”招聘会、就业援助月等系列活动,全年新增就业2817人,全市实现残疾人就业1.2万人,就业率位居广东省第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实现和保障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日前,在2024年深圳市“就业助残”招聘会现场,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呼吁更多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创造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也希望残疾人求职者抓住机遇、积极应聘,实现就业梦想。

招聘会现场特设国企、百强上市、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招聘专区和促进残疾人就业税费优惠政策咨询、深圳人社生态平台、职工互助保障计划等宣传咨询服务区,凝聚多方力量,共同为残疾人突破发展瓶颈,获得高质量成长助力。

与往年相比,在本次招聘会推出的1500多个招聘信息中,研发、编程、建模工程师等科技含量高的岗位以及直播导购、辅具体验官等新兴职位明显增多,颇为亮眼。

罗仁娟曾是国家队坐式排球运动员,现任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的辅具体验官。她说:“辅具体验官是一个全新的职业,也是精准对接辅具研发、市场需求的工作,辅具体验官大多具备‘以残助残’的共同点,也抢抓到了‘云端经济’机遇,主动拥抱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先行先试的受益者。”走进罗仁娟工作的辅具展示中心,体验官正通过线上直播,分享辅具的功能、作用及使用感受,促进智能辅具被大众熟知,以精准传播触达有需求的受众。

据深圳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就业促进部负责人言洁介绍,目前深圳类似辅具体验官这样的科技助残岗呈增长趋势。同时,伴随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直播主播、数控人员等也成为残疾人关注的热点职业。今年,深圳市残联除开设“非遗麦金画”“整理收纳”等传统助残就业培训课程外,特别开设了“无人机操控”课程,希望帮助残疾人获得一技之长,拓宽其融入社会的路径。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户籍残疾人的就业率位居广东省第一。接下来,深圳将根据《“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要求,持续深化科技助残行动,加快促进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科学技术在残疾人服务中示范应用,扶持智能化康复辅具、康复设备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推广应用,撬动就业机会,“智”创未来,厚植残疾人幸福底色。

网址:深圳:依托科技力量 为残障人士“智”创未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60800

相关内容

科技赋能,点亮残障人士新生活
“黑科技”让残障人士开启“无碍”生活
深圳:“无碍”更有爱 科技助力构建无障碍城市
科技助残 深圳举行残疾人辅助器具体验日活动
科技助残新机遇:揭示AI助力残障人士生活的前沿科技应用
脑机轮椅、视力帮手、便携洗浴机……AI助残系列产品问世 深圳:科技点亮生活之光
【媒体走基层深圳篇】深圳:以数字技术赋能无障碍环境建设
深圳已为1000多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科技赋能生活:残疾人如何借助智能设备探索新未来
用科技造福残障人士(品牌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