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分类思维,从收纳这件小事说起
用收纳盒分类收纳小件物品,找起来快。 #生活技巧# #生活小妙招# #实用生活建议# #收纳建议#
平日里喜欢看和收纳相关的视频,看到“化繁为简”四个字,脑海中随即浮现整理收纳师将杂乱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宽敞明亮的场景。
整理收纳师进入大众视野不过两三年,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职业,被许多质疑声环绕着。不少声音认为分类很简单,花钱请收纳师是交“智商税”,然而具备合理规划储物空间、科学分类能力的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多。《中国整理行业白皮书》前年的数据直白地指出,85%的中国人不懂得空间规划。
收纳整理师自有一套严谨的收纳规则。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收纳小技巧,不如学习收纳背后的分类思维。原新东方英语讲师、氢原子创始人罗蓓所著的《化繁为简》一书,结合自身总结的分类经验与思考,用海量案例系统论述了分类思维的发展脉络与具体应用场景,收纳便是其一。
比较喜欢这个封面
1.减掉次要因素
曾看过几期真人秀节目《可以去你家吗》,对其中两位受访者印象深刻,他们都住在杂乱肮脏的屋子中,未及时清理的垃圾已经堆积成山,却视若无睹。
《可以去你家吗》(视频截图)
节目里的受访者曾受过心理创伤,因此缺少足够的自我效能去整理房间。但生活中因为不懂收纳而搞得一团糟的人并不少,他们的共同点是物品过多、浪费储物空间。我的一位朋友,网购东西从不分类存储,快递箱一个垒一个,客厅放不下就堆到过道去。需要时翻箱倒柜,用完随手一搁,时间久了,往茶几上放个杯子都要找角度。
“高手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大胆减掉次要因素,从而把握问题的真正症结。”此时若是请整理收纳师上门帮忙,他们首先会腾空储物柜,把所有东西平铺开来,要求屋主筛选并舍弃已经一年以上未使用的衣物,为必需品腾出存储空间。这往往是屋主最纠结的时刻,因为一眼望去哪件都难以割舍。
整理收纳师近藤麻理惠在帮忙整理书架(视频截图)
物品过剩,一方便源于被消费主义裹挟,一方便是因为不少人对家庭储物能力和实际需要程度缺乏清晰的认知。小到衣服标签、大到衣服鞋子,以为天生他材必有用,实则只是占用储物空间罢了。储物能力有限,分类时就得重新从时间维度衡量物品存在的必要性,舍弃细枝末节。也就是书中所提到的Top 3思维和历时分类法。
历时分类思维
作者认为“能占用我们一天最主要时间的事情,往往不会超过两三件”,“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考虑最重要或者占资源比重最大的三件事情”,就像生活中常穿的衣服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件。
职场人常用四象限图管理工作,对当天最重要的事务进行排序,若要用来管理生活,则需要放进更长的时间轴中衡量,如此才能看清对生活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健康、自我成长与家人等。就好像一时兴起购买的昂贵的衣服乍看之下重要,但放了一年不穿,未来极大概率也不会穿。
2.定位真正的需求
书里也有一个关于收纳的小故事。作者向女儿示范如何收纳衣服,女儿表示学会了,但实践一周后发现衣柜还是和以前一样乱。为何?罗蓓告诉女儿,她没有考虑到衣服的穿着频次。
收纳不是把大象塞进冰箱,只需要开门、塞大象、关门三步就可以完成。收纳时若只是思考如何把所有东西塞进储物柜,而不考虑存放位置是否方便日常取用,房间变得混乱是迟早的事。
据了解 ,整理收纳师上门整理前,大都会先了解屋主的收纳诉求、生活习惯和储物空间容量等信息,再重新规划储物空间、按需分类,以便规划出一个可持续性的整洁的生活空间。譬如使用现在流行的透明收纳盒组,把当季服装放在最上层,方便存放和取用,换季时再将盒子对调位置。罗蓓和整理收纳师的做法一致,把女儿常穿的衣服放在最容易拿取的位置,提高找衣服的效率。
视频截图
围绕一个需求规划执行方案、制造产品,在职场中并不鲜见,典型案例如共享单车、社区团购等。作者将其概括为先有坐标,再定位具体的点,甘特图和流程泳道图便是适用于于此种思维方式的工具。
3.统一使用规则
据我观察,整理收纳师规划完储物空间后,一般会贴上标签,甚至贴上物品的照片,要求使用者以后只能在固定地点存放固定物品,用完得归回原位。生活中,很多人在收纳物品和管理文件时很容易忽略这个细节,结果后患无穷。
视频截图
我以前仗着记性好,随意保存自己拍摄的照片,保存位置不固定、命名也不统一。当照片越来越多,找照片所浪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幸好上传到谷歌相册后,可以直接搜索关键词锁定画面内容。
随意命名的习惯若是出现在工作场合,更是一场灾难。试想一下同事之间采用不同的命名规则管理办公电脑的文件,哪天某位同事休假了,另一个人想从他电脑中找到一份文件得花好半天功夫。
文件管理看似简单,也是一门学问。分类意识往往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形成的。那么罗蓓又是如何管理文件的?她建议读者不要把文件保存在C盘,既占用系统盘空间,也会因为重装系统而丢失;保存文件时需分类明确,文件夹层级不宜过多,2~3级为佳,并保持一个统一且良好的命名习惯,方便自己和他人能够快速找到所需文件。一如作者所说:保持分类方式的统一,是高效协作的基础。
更进一层,制定SOP(标准工作流程),可以降低企业培训成本,新人入职后便能快速熟悉工作流程并上手。若像华为一样统一筛选人才标准,则可以让员工保持凝聚力。
4.化繁为简见本质
整理收纳师在分类过程中,一般会教授折叠衣服的小技巧或帮忙采购收纳神器,很多人有样学样,大量添置收纳工具,其实是本末倒置。收纳本质上是通过一些技巧将储物空间的利用率最大化,以提高居所的储物量和生活便利度,而不是购买更多收纳神器,多了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得到讲师成甲曾提到,“人们对问题的解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学习分类思维的应用,其实是在学习总结通用规律、归纳事物的本质。收纳只是分类思维在生活中小范围应用的例子,罗蓓还在《化繁为简》一书中列举了大量涵盖职场、学习、亲子教育、人际关系培养等领域的案例,并透过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分类思维的发展和应用效果。
罗蓓本人亦是分类思维的受益者。“善于思考的人,不是等到有了现成信息再做分类,而是很注重培养自己的底层思维,他们很早就在思想里把事情分了类别,并区分了层次。”分类思维一次次帮助罗蓓在职业生涯中找准方向。
她主导研发的八遍魔耳记单词法,是一次分类思维在英语教学领域的成功应用:八遍魔耳记单词法按照词性、词频分类法筛选出高频词汇,又通过拆分音节的方式辅助降低记忆难度。层层拆解,英语学习难度被逐渐降低到更小的单位,自然更容易记忆。
当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时,她又通过分类思维进一步分析出自己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应用在职业培训和咨询领域,开启第二条职业曲线。
“S”型成长曲线,图/《非线性成长》
网址:《化繁为简》:分类思维,从收纳这件小事说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61729
相关内容
化繁为简的家居角落收纳法则化繁为简:收纳6招告别凌乱
厨房收纳做好了,垃圾分类都不是事儿!
备份软件分类菜板收纳 备份软件巧分类,打造整洁菜板收纳方案
拓展厨房收纳 备菜化繁为简
电子文件的分类收纳整理术!
收纳,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整理训练
厨房收纳盒有哪些分类 厨房收纳盒的分类介绍
如何从小事做起,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
收纳盒厂家—收纳盒可以分为哪些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