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论建 | 好房子建设如何满足年轻人的“躺平哲学”?
如何看待房价上涨对年轻人的影响?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热点讨论#
从“物理空间达标”转向“居住体验优化”,当代年轻人正以个性化的家居美学诠释着他们对“好房子”的追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家“躺平哲学”。
最近,小红书、哔哩哔哩(B站)等头部平台先后发布了关于当代家居生活空间发展趋势的报告。有意思的是,这些报告都突出展现了当代年轻人对家居生活的理念革新与场景重构的趋势。在“居住革命”时代,对年轻人来说到底什么才是“好房子”?
随着《住宅项目规范》等国家标准的相继出台,“好房子”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当然,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还是在面积大小、层高标准、电梯配置、隔音性能等基础硬件指标层面。而当代年轻人早已挣脱2.8米层高的传统住宅标准的空间枷锁,在居住理念上实现了“破壁式”跃升。无论是毛坯房、大平层还是出租屋,他们更看重的是居住空间的“场景适配度”和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让自己更加放松、舒服地实现居家“躺平”。
B站白皮书显示,随着家居家电消费人群年轻化,35岁以下人群已经成为新的“家的主人”。年轻一代对科技感、设计感和生活品质的高要求,支撑他们愿意为搭载AI技术等智能家居产品支付溢价,进一步推动家电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发展。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用手机就能控制空调、窗帘和灯光的全屋智能家电,以及花2000多元购置咖啡机装点出租屋的文艺一角。而随着AI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更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AI“中枢”串联全屋,把智能家电打造成24小时生活管家,使得家居生活“易如反掌”。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瑞民所说,住房承载了人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无论是购、还是租,居住体验上台阶都是人心所向。
年轻人对生活掌控感和个性化表达的深层需求,正在重塑当代居住文化的内核,住宅成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新载体。他们通过智能改造和灵活布局掌握空间定制权,通过高拆改率对抗标准化精装房捍卫装修话语权,通过动态调整保持居住体验的更新权。这都体现了新一代“家的主人”对居住主权的深刻追求,标志着住房观念从“将就”向“讲究”的重要跨越。
与此同时,小红书发现,家的审美与情绪高度相关,他们用“定、愈、宜” 三大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人们对家的情感期待。当结束一天高压工作回到家看到极简白墙与原木家具构成的静谧空间时,人们紧绷的神经就会得到放松;在绿植和阳光环绕的空间里,工作和生活的复杂情绪也会得到疗愈;50平方米小公寓既可以是白天的工作区,也可以是晚上的投影院,满足年轻人“宅家办公+社交+休闲”的复合需求。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当代家居审美背后的情感坐标系,为市场洞察居住消费升级趋势开辟了创新性的研究视角。
毫无疑问,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家居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好房子”标准要求住宅设计需预留智能家居集中控制模块,为年轻人降低智能化改造成本。
当然,我们要注意警惕当前AI家居的“伪智能”痛点问题,推动建立更加严格的技术性能标准,降低用户使用门槛,真正实现智能的家居体验,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情感需求,创造更有人情味的智慧生活空间。
文/蒋雯菁
◎ 编审:左国兰
◎ 美编:杨榆洁
◎ 出品:广东建设报全媒体内容运营中心
网址:岭南论建 | 好房子建设如何满足年轻人的“躺平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64463
相关内容
躺平:年轻人的另一种生活哲学躺平、内卷与45°人生:现代年轻人的生存哲学
躺平学大师|躺平哲学中的自我逃离
岭南股份:如何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适应岭南气候的医疗建筑设计策略
以躺平之姿,拥积极人生:探寻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哲学
躺平——当代社会的深度人生哲学
如果难逃一死,美好的一生又有何用 《轻松自由》躺平哲学的另类解读
【媒体解读】传承岭南文化基因 建造绿色设计精品
2024(中国铁建花语岭南售楼处)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