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室内温湿度怎样才是健康的?
注意温度与湿度: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呼吸道健康 #生活知识# #生活规划# #生活保健# #家庭健康环境#
室内温、湿度对人员舒适健康有着显著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调节室内温湿度,对人体健康、工作和学习都十分有利。有研究发现:夏季室内温度超过32℃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而冬天,室内温度低于10℃时,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室内湿度过高时(超过RH80%),夏季人体散热受到抑制,感到闷热;冬季会加速热传导,使人感觉阴冷。而室内湿度过低(低于RH30%),上呼吸道粘膜水分大量丧失,人会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还容易患感冒。
温湿度多少合适?
空气中过高或者过低的温、湿度对健康都是不利的。一般认为,空气中相对湿度40%~60%,温度20~25℃人体感到最舒适。
这个范围怎么确定的?
人体的舒适性
夏季与冬季
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健康的影响与温度存在耦合关系,要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 其温、湿度设计不仅需要基于人员的热舒适性评价, 也应考虑湿度耦合温度对人员感知的影响。
在重庆筛选20名受试者,对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主观感受做问卷调查,主观调查主要包括受试者的湿度感觉、 热感觉、 湿度刺激感、 出汗、 空气品质、 环境可接受度等。
Vol.1
湿感觉
上图是冬、夏季不同温、湿度下20名受试者的稳态湿感觉投票分布箱体图. 可以看出, 冬夏季受试者的湿感觉投票值在偏凉、 中性、 偏暖环境下近似, 均值均在0上下, 人们对相对湿度变化的可接受度要远高于对温度变化的接受度, 中性及偏冷环境下较大的湿度变化对人体湿感觉的影响不大, 但偏热环境下人员对湿度变化较敏感。
Vol.2
热感觉和空气新鲜感
上图给出了受试者稳态热感觉和感知空气新鲜感随温度变化. 可以看出, 不同条件下受试者的热感觉和感知空气品质与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冬季和夏季环境下(20℃~36℃)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们对空气品质的感知逐渐降低,结合热感知,冬季室内最佳温度是25.9℃~27.5℃;夏季室内最佳温度是23.8℃~26.5℃。
Vol.3
身体刺激
上图每个4段折线分别表示冬夏季每一温度下相对湿度从15%逐渐增加到85%,冬季(图a)与夏季(图b)对比显示, 冬季受试者感受到眼睛、 鼻子、 喉咙的刺激感比例相对较大。这些多是由湿度过低引起,因而较多受试者感受到空气干燥带来的刺激感,尤其是鼻子, 刺激感比例最大。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20~26℃),夏季20~22℃,相对湿度30%~50%适宜;冬季24~26℃,相对湿度40%~60%人体感觉较为舒适。
参考文献
杜晨秋, 李百战, 刘红, 李超。空气湿度对人员可接受热环境的影响及评价。科学通报 2020 年 第 65 卷 第 4 期: 311 ~ 324。
细菌、病毒传播的依赖性
多种流感病毒( 如 :H1N1 和 H7N9 病毒) 的传播,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季节, 即在低温干燥的冬季时爆发流行。温度和湿度都也已被证明对病毒存活有直接影响。针对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发现,SARS-CoV-1 在温度范围 22~25℃、相对湿度范围 40%~50%的光滑表面可持续存在5 d,但在高温(37 ℃) 高湿(相对湿度 > 95%) 条件下生存能力可大幅度下降。
参考文献
严汉彬 ,丁力行。控制空调系统微生物污染的温湿度条件分析。制冷与空调 2011年,第11卷 第2期 14-17.
舒适的室内环境不仅能提高人体的热舒适性,还能提高空气品质,降低人体患病率。人们8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采用空调、加湿器、电暖器等调节适宜的室内环境,人体的舒适性及病毒传播率均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网址:科普:室内温湿度怎样才是健康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68791
相关内容
室内湿度与呼吸道疾病 健康科普这才是卧室最合适的湿度!高了低了都不利于健康
室内温度多少合适?最佳室内温度的健康建议
室内怎样除湿
【科普万花筒】怎样用空调健康又节能
新生儿室内温度和湿度一样吗
一次性内裤怎样穿才健康
怎样才算是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室内怎样才能保持清新
室内温湿度多少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