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我,享受生活

发布时间:2025-05-14 20:54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我接纳,享受自我认知带来的平静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自我认知探索#

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看别人生活,二是生活给别人看。依我之见,这两大误区都会让人无法做自己,不免让人成为下一个“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之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

不论是看别人生活,还是生活给别人看在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都更为容易。

例如在我们身边的短视频平台抖音的标语“发现美好生活”,这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网络平台,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并看到各色人的生活。

进一步探究其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短视频平台的运行逻辑的共性: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将人们推入这两大误区之中。以朋友圈为例,我们常看他人朋友圈的目的不是为了增进朋友感情,而是通过他人发的照片和文字能窥探他人的生活,

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控制欲,希望对对方的了解更为全面,以此来强化对对方的控制感。

再者,人是群体类动物,分享又是人之本能,

当我们向他人分享生活时,其本意确实时分享自己的美好,但他人的点赞,评论,现金奖励等形式又勾起了我们的虚荣心,我们不禁开始攀比,为了博得他人的赞誉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因为此,那些所谓的生活又往往是当下的热点或只是浮于表面的吃喝玩乐,不具有深度和内在。

由此可见,二者的共同点在于缺乏对自己的真正了解与丧失了生活的本质,且对于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出生的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年轻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精神世界匮乏,他们为了彰显自己特性,在各地涂鸦,穿着奇装异服,吸食毒品,以获得及时的快乐当作生活的本质,追随所谓的潮流,3最终作茧自缚,丧失了自己的本质。

一味看别人看别人的生活只会让我们陷入精神内耗中,整日在意他人的行为,产生嫉妒心理,而将自己作为客体。久而久之,我们丧失了主体性,沦为他人的附庸,以取悦他人为第一优先级,从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不自信与质疑,很难真正享受,感激当下拥有的事物。在我看来,杨朱的贵己哲学,庄子的逍遥自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他们不在意他人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也不看别人的生活。

萨特有言:他人即地狱。在群体中,这更会带来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本身就是为自己而活,成为他人的监管者和小丑的角色注定让人生变得荒谬且无意义。诚然,“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在看他人生活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生活给别人看得到他人的称赞也能满足自己的自我价值。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各色人的生活,我们需要发挥我们的理性思维对所见进行去魅,合理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与能力,而非一味攀比。同时,我们需要认清社交软件的工具性,合理利用它的优势,而非被它所奴役。

网址:认清自我,享受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0033

相关内容

刘鑫:享受生活 实现自我价值
本来生活:心灵清净,享受自然馈赠
成就自我,享受生命——向往的人生生活
认领“共享菜园” 享受绿色生活
调节自我心理,更好享受生活
感悟自然享受生活
上班族依法休假:享受生活,充实自我
自驾让心情更好,享受生活放松自我
人活着,认清自己,努力生活!
享受自我成长的独处时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