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艺术当代 | 对话曲丰国:时间之中的绘画

发布时间:2025-05-15 01:11

从古典艺术中汲取营养,丰富现代绘画 #生活乐趣# #休闲生活方式# #艺术绘画#

本文刊登于《艺术当代》2023年第1期

采访 | 徐可 夏清琦

艺术家曲丰国的最新展览“时·迹——曲丰国三十年绘画回顾展”目前正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

曲丰国的创作起始于“时间”,他认为,有人的意识,才有时间。时间是所有人面对的问题,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有趣的是,曲丰国并非将答案直接表现在画布上,而是将本就发生在时空中的创作过程作为认识时间的载体,通过人的移动,颜料在画布上行进,经过人的等待,颜料停留并凝固,随着动作的往复,颜色也在覆盖、交融与新生。行动、颜料与时间三者相连,组成了他的绘画事件。艺术家近两年来的创作,延续着他对于“时间”这一主题的关注和实践—曲丰国在时间里行动,而行动的痕迹便是他的时空投影。

“时·迹——曲丰国三十年绘画回顾展”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3,摄影:shaunley

01

“手迹”“无题”“世界”到“四季”

艺术家曲丰国最早的抽象创作从“手迹”系列(1996—2003)开始,最早选择的材料是碳粉,双手沾满碳粉,在画布上留下印记,探索人的痕迹—手印。之后的“无题”系列(2003—2006),曲丰国把完成每幅作品的起止时间记录在画面上。“世界”系列则是关于“世为时间,界为空间”,因此世界具有四个维度,即长度、温度、数量和时间。

自2006年开始延续至今的“四季”系列,艺术家选择了代表性的颜色来描绘二十四个节气以及对应的心境。在“无题”“世界”系列中,艺术家有意将人抽离于时间之外,描述时间的存在状态。而在“四季”系列中,艺术家已将自我意识、绘画行动与抽象时间相互之间进行高度糅合和内在化,建构起以时间为线索的一个事件。

艺术当代:从最早的“手迹”系列,到“无题”“世界”系列,再到“四季”系列,各个系列是如何形成的?这些系列之间是如何衔接和转化的?

曲丰国:我开始抽象创作其实挺晚的,尝试得越多就越纠结,我感到无论哪种绘画形式,在美术史里都已经存在了,对我来说挺苦恼的。我不太希望过早把自己给固定住,就开始想是不是着眼于局部,回归到关于人的痕迹这样一个主题,像人类早期的洞穴岩壁上的手印,克莱因的《人体测量学》系列中他将克莱因蓝涂抹在女模特身上,让她们用身体在画布上作画,都是关于人的痕迹的一种尝试,自觉或不自觉的,我觉得这其中包含着一种文化信息或符号。

1993年开始,我画了一批碳粉材料绘画,我一直很喜欢粉质的材料,正好呼应了洞穴绘画的创作方式。这种媒介本身也很不容易确定,而且很容易被改变。当时我在考虑一个很本能的绘画方式,就是痕迹,我希望记录我个人的所有思想。但是,在那阶段的创作中,我把所有的技艺、技巧,包括对社会的认知都放弃掉。于是,我开始了用手作为创作工具,但尝试后发现手涂抹的范围和距离有限,于是我把画布卷起来代替手,配合碳粉,制造了新工具。它们自动运行着,有点像自然绘画那种境界,同时也蕴含着自身携带的一些文化信息。我觉得当时我走了一条比较边缘的道路,鲜少有人会关注我的作品。

艺术当代:2000年,你受邀参加上海双年展,成为当时唯一一位参展的上海年轻艺术家。当时展示了哪几件作品?

曲丰国:我的作品最集中、最大的一个亮相就是2000年上海双年展,当时提名我的是侯瀚如。在上海双年展上,展出了四件“手迹”系列作品,尺寸是2.5米×1.8米。我当时的工作室高度约2.6米,所以我的画的高度控制在2.5米,因此尺寸也不小,需要拆下来搬运,到了展场再把画布重新绷好。当时也是由我自己进行照片拍摄,选择了住宅区可以晒太阳的公共区域,在自然光条件下进行拍摄,再提交给双年展组委会。这几乎算是“手迹”系列唯一比较集中的展览。

曲丰国 手迹 布面碳粉丙烯 130 cm×110 cm 2000

“时·迹——曲丰国三十年绘画回顾展”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3,摄影:shaunley

艺术当代:你大概什么时候搬到了M50工作室?“无题”系列是否就是在M50工作室开始创作的?

曲丰国:2003年我搬到M50就开始了“无题”系列。我觉得换工作室,换个环境,会让人彻底转换个思路,像是把过去放下了,面对一个新空间要有新的创作。“无题”系列也是处于摸索阶段,虽然会怀疑自己,但是享受了不用迎合市场的创作上的自由和快乐。

艺术当代:2007年,北京现在画廊举办了你的个展“无线风光”,当时我正好在北京看到了你的个展。你的画面颜色有深沉的,也有色彩鲜明的,对你画面中用点和线来记录生命的轨迹也记忆犹新,当时个展既展出了“无题”系列,又展出了最新创作的“四季”系列吗?

曲丰国:2000年,我认识了黄燎原,2004年他创立了北京现在画廊,2007年他正好在做抽象展,邀请我参展,“无题”系列和“四季”系列都带去了。当时我尚未有意识地去捕捉时间这个概念,只是下意识地把每幅画创作的起止时间记录下来,像时间碑文一样,标记在画面上。但没想到很多人在看这个时间,在琢磨画上的时间,每个人可能都在这个时间里有过经历和回忆,人们通过一个时间标记在读取那段生命轨迹的片段。

2023年6月20日,艺术家曲丰国在为展览做最后的调整,龙美术馆(西岸馆),摄影:shaunley

02

时间与抽象

曲丰国曾说:“时间就是太抽象,太让人着迷,我弄不明白,又表述不清。有人的意识,才有时间。它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能够唤起大家的回忆。”时间与抽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被曲丰国永久凝固在绘画之中,累积着他对世界的认知,以及时间对生命的度量。

艺术当代: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你创作的也是抽象作品,你如何通过抽象语言来表现抽象概念呢?

曲丰国:我和艺术家朋友也一直在探讨这个话题,所有绘画里都有时间,但如何让观者感受到绘画里时间这个因素,我想用更极致的方式去表现时间,去一步步靠近时间。“四季”系列一开始只有大幅的四幅画—春、夏、秋、冬。慢慢的,在过程中我也是在不断地尝试,后来我感觉到有些线太清晰了,得虚实变换地去画,就出现了“刮”这个行动,刮掉一些再重新开始。当施加了一个新的行动、一个新的力量,有了新的运动之后,时间便形成了,时间的痕迹便流淌出来了,就像马列维奇主张的动态张力。渐渐的,“刮”就变成我自觉的行动了,这是我和颜料共同完成的时间痕迹。颜料是偶然的、不确定的,它会突然顿一下,或跳跃一下,形成无法预知的波纹和花纹。

艺术当代:时间的意义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很多人认为时间意味着循环往复,你一直围绕着时间进行创作,你将时间形容为轮回,你在作品中是如何表达的?

曲丰国:线条是一维的,绘画是二维的,通过不断地重叠和刮掉,线和画布之间可能形成一个更深、更远的维度。虽然说时间在不断流逝,但第二年四季会回来,四季的变化预示着生命的变化。四季的轮回,生命也重新轮回了一遍。“四季”的创作是在画布上挤上颜料,刮掉,再重复,这种劳作让我感到很幸福。完成一幅作品大概需要画六到七遍,这对时间的需求量很大,而创作本身就是时间流逝的过程。这样的创作过程每一次都能带给我惊喜,我很期待刮出来的结果。这种感觉就像人活在每一刻时间中的偶然,有一份命运的变化和期待。这份乐趣让我觉得绘画里可以一直有着反复的期待。

艺术当代:你的工作室在M50,你感受到的抽象艺术在上海的整体氛围是如何的?上海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方式和这座城市的城市品格又有怎样的联系?

曲丰国:20世纪90年代,我就认识了丁乙,他展现了抽象当中的哲学意义,让抽象与世界产生关系。一开始他说看到世界是平的,理性地把这样的世界方格化、极致化;后来他说随着城市化进程,上海从空中俯瞰就是光芒四射的,有一天他在拉萨仰望天空,他面对着星空中的一个个“十”字。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进行着对世界的理解和转化,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他对世界认识的过程,用构建出的作品和概念来对应世界,让它有意义,赋予图形和形式以意义,赋予生命以意义。

“时·迹——曲丰国三十年绘画回顾展”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3,摄影:shaunley

曲丰国 四季谷雨 150 cm×240 cm 2021

03

“四季”迎来了“春在”

在“四季”系列中,曲丰国持续着绘画行动:挤出的颜料,一条条直接留在画布上,然后被尺刮掉,如此重复直至整张画布被水平向的线条填满,不同的颜料也相互交融。春天是蓝绿,夏天是朱红,秋天是白黄,冬天是玄色。曲丰国曾说:“时间在人身外均匀流逝。生命如朝露,人在时间里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构成了历史。事不只是因为时间显现,时间也因为事而显现。人始终在创造着,并同时间不能一刻分离,这是一件大事。”

艺术当代:“‘四季’最重要的是我把它变成了一个事件,而不是一张画面对某一个时间点。它一直是流变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这个“事件”如何理解?你觉得“四季”系列在你这些系列当中是最重要的吗?

曲丰国:我觉得当代绘画不像过去,并不能用一张画代表艺术家所有的理念和意志,需要绘画过程才能体现艺术家的特质。对我来说,一幅画结束了,面临下一幅新的对象,我需要重新开始。“四季”系列是我延续最长的一个系列,我觉得艺术家最终都是把作品变成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包含了所有,是艺术家引导出来的一种力量,它是不断通过时间和行动积蓄起来的力量。在不断命名和描绘“四季”系列的过程中,我感知到了色彩和时间的变化,观者也在其中观看到了他们心中的风景。“四季”系列到了下一年,又变成了一个新的事件被描绘。

曲丰国 四季2023黎明 布面油画 260 cm×360 cm 2023

曲丰国 四季2023晨曦 布面油画 260 cm×360 cm 2023

艺术当代:这让我想到了《阿瑟·丹托论肖恩·斯库利》评论集中,阿瑟·丹托提到了斯库利以其妻子命名的抽象绘画系列——“凯瑟琳绘画”系列,丹托评价“凯瑟琳绘画”系列“所具有的意义恰如生活”,或许抽象的语言展现的正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和事件。你的“四季”系列就容易让观众联想起在不同季节中生活的点滴。

曲丰国:抽象绘画和具象绘画都可以理解为在时间之中的绘画,比如卡茨绘画,他的模特都是他生活中的人,他表现了人物的时光,艺术家个体在时光里感受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时间的关系。画面虽然具象,但是捕捉到了每个人在时间流逝中那种光一般的印记。

布展视频。拍摄剪辑:杨翼

// 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在展出 //

➤ 地上展厅

六角彩子个展“靠近你的宝藏”

缓步徐行——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

露西·布尔:维纳斯世界

➤ 地下展厅

时·迹——曲丰国三十年绘画回顾展

壮游与长歌:莫言/王振 两块砖墨讯特展

// 龙美术馆(重庆馆)正在展出 //

沈小彤的画

(免费对公众开放)

LONG MUSEUM

热 门 展 览 Current Exhibition

网址:LONG×艺术当代 | 对话曲丰国:时间之中的绘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1150

相关内容

论中国当代艺术家对西方经典画作的再创作
绘画艺术融合民间艺术,彰显新时代深邃魅力
画意摄影,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中国风艺术,宁静致远
旅行中的绘画艺术
与生活的对话——“中国家庭”当代艺术展
60年代走出绘画的“偶发艺术”
当代艺术中的宁静表达
2024重庆当代艺术展:自适其适,探索生活中的艺术之美
艺术与健康:从中国当代艺术窥视国人的心理健康
当代国画艺术家==赵春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