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循环市集,换来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15 17:58

因果循环,种下什么收获什么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哲学理念#

天津北方网讯:“怎么个换法?”“都能换什么?”不久前,一场循环市集在黄河剧院门口举办,活动现场,不时有居民拎着大包小包的闲置衣物、废旧纸箱过来询问。“你看,我换了纸巾、湿巾。”在市集一角,刚刚处理掉一双旧鞋的刘志媛阿姨遇到了老邻居,满意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战利品”。

丢了可惜,堆在家里占地,人们想给废旧物品找个“好去处”。显然,近在身边、主打旧物置换的循环市集提供了这样一个便捷渠道——帮居民换走旧物、换来实惠。

城市如同有机生命体,每天都会“制造”垃圾,社区、企业、学校、家庭等作为其中的生产生活基本单元,是废旧物产生的重要源头。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需要激活这些“细胞”的参与活性。除了南开区长虹街道举办的旧物置换循环市集,还有很多其他“激活”方式在探索。比如,很多小区门口都设置了智能回收机,用微信扫一扫,将纸张、塑料、织物等物品投进去,即可换算成一定金额存入个人账户。统筹考虑需求和利益,让“无废”理念以可见、可感的方式融入生产生活,“无废城市”建设才会更有实效。

在废旧物产生者与利用者之间搭建“桥梁”,循环经济的链条才能畅通。“我们有自己的绿色分拣中心,可以将破片拆解的塑料、金属、纸张等,分类对接到下游企业用于再生产。”循环市集现场,一家主营再生资源回收业务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一方希望有更便捷、优质的回收渠道,一方期盼更稳定的“货源”供给,解决供与需的矛盾,需要某种“黏合剂”。而规范、有序的可回收体系,无疑将起到这样的作用。一些地方在小区附近设置大件垃圾集散点、上线家具清运小程序等,都是在帮废弃物找去处、帮再生资源找来处,以此促进废旧物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有效对接。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区域转型,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大工程,同时也是一件需要人人参与才能落地的精细活。这个过程中,循环市集的形式可能千变万化,但不变的是如何激发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临近中午,市集上还是很热闹,不时有居民抱着废纸箱子、推着旧自行车,来询问“能换点什么”,一些原本存在楼道的杂物得以清理,社区腾出了更多可用空间,而新旧循环中,我们的城市也打开了更大发展空间。(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网址:一场循环市集,换来什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4775

相关内容

旧物置换新生活!快来九里亭街道绿色循环集市“淘宝”吧
旧书循环、文创交换、趣味互动……翠苑街道一社区二手集市开市
问一问 | 参加文化市集,为什么二手书交换成为新潮流?
旧物交换新生活,九里亭街道绿色循环集市盛行!
以环保、循环生活为主题,这一市集亮相上海
跳蚤市场——让旧物循环,让生活永续
什么是太阳能热水循环系统?
居民现场“淘宝”,黄贝街道“社区换享市集”活动让闲置物品循环利用
闲置物品循环利用!这场社区里的公益市集很“绿色”
“万物可循,绿动校园”——绿色循环市集顺利开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