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丨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立春
《中医四季养生》- 依据二十四节气指导的养生实践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中医养生书籍#
+关注

春季养阳记住“三要三不要”
一要:饮食温补,要多辛甘


一不要:衣服不要“脱太快”立春之后,虽然从节气上来说已进入春天,但这个时候乍暖还寒、气候多变,和真正意义上的春暖花开至少还差有两个节气,适度“春捂”是顺应阳气升发的养生需要。但应注意,老年人室外春练不宜过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患伤风感冒或诱发哮喘、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同时运动应选择踏青、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舒缓方式,以微有汗出为度,避免运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否则易损耗阳气,对养生不利。
二不要:运动不要“太剧烈”

立春中医养生
摩腹养生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到“食毕摩腹,能除百病”。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揉腹可通和上下、充实五脏。
太冲穴
定位:属足厥阴肝经。太冲穴在足部背侧,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功效:疏理肝气、通经活络、醒神开窍、镇静宁神、止痉镇痛。
按摩时间及方法:晚上21点~23点。按摩时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沿着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按压左脚,以出现酸胀或胀痛为度。
太溪穴
定位:属足少阴肾经。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滋阴益肾,润肺止咳,通调冲任。
按摩时间及方法:晚上21点。按摩时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由上往下按揉太溪穴,每日按揉左右足各30下,以出现酸胀或胀痛为度,可调节和缓解肾炎、膀胱炎、遗尿、遗精等病症。
脐灸疗法
脐,为肚脐,即神阙穴;隶属于任脉,通过经络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相联系。脐下又是元气所聚之处,所以通过艾灸脐部,可激发脐深部的元气,进而使元气通过“脐关”沿三焦道路向全身通达。
脐灸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种,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的剂型敷于脐部,并在脐部给以艾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脐灸适应症:
• 消化系统引起的腹胀、腹痛、反酸、呃逆、呕吐、腹泻、便秘、小儿积食、厌食等;
• 呼吸系统引起的感冒、咳嗽等;
• 妇科类月经不调、痛经、黄褐斑、更年期综合征等;
• 虚寒体质及亚健康人群:主要表现为手足冰冷、免疫低下、怕冷、腰膝酸软、面色暗淡、自汗、失眠等。
▌来源:太原市迎泽区中心医院官微校 对:兰 杰 王 乾
审 核:牛艺龙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百姓生活丨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立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5296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科普:立春养生小常识百姓生活丨二十四节气养生——雨水
立春:健康养生自此始(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
顺时养生: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智慧
立冬:朔风渐起 养藏护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立冬
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健
二十四节气丨春色正中分 养生正当时——春分节气养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