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物品可换购等价商品 交换商店在沪悄然兴起
等价换购:部分平台提供商品等值换购服务,节省购物预算。 #生活知识# #购物技巧# #智能购物#
虹口足球场附近的同鸣路上,居民区包围中的“调一调”交换商店并不难找:小店招牌色彩鲜艳,隔着橱窗就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一到晴天,店主还会把各种二手书籍、“古董”家居用品等统统搬到外面晒太阳。老客人在店里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
像“调一调”这样悄然兴起的交换商店,在上海并非一家。网络上,也有类似的“易物”平台。然而,记者发现,尽管“易物”供需两旺,但这个市场还没有被开发起来。
不少居民有交换物品需求
“今天下午空闲,看看这里有什么新货。”日前下午,两名中学生“老顾客”走进“调一调”交换商店。15平方米的小店里琳琅满目,商品种类不下百种,有几十年前的老式电熨斗、锈迹斑斑的饼干桶,也有最新潮的进口文具和小饰品,打开店堂里的一张写字台抽屉,里面放满老式“英雄”钢笔等小件,每一件小东西都可以出售。
在这里,购物或交换商品的过程简单而有趣。顾客携物品上门,由店家给出一个大致的估价,顾客再挑选等价的换购商品。只要店主认为有价值的用品,不管多少钱都能用来交换。如果挑中的物品高于换购值,可以用现金补差价,也可以再拿其它闲置物品来补足金额,而一旦选中的物品低于换购值,同样可以记账下次继续换购。
“附近不少居民有交换物品的需求。”店主说,小店生意不错,他每天接货、整理、卖货,下班后的客流高峰时段,店里经常挤满了人。小店刚开业时,店主从家里拿来闲置玩偶和亲戚朋友不用的东西“撑场面”,附近居民发现这家店后,陆续拿来家里的闲置物品,几个货架很快不够用,店主还专门淘来旧写字台摆放货物。后来,有网友拍下小店的照片传到网上,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慕名前来。“目前的白领顾客和社区居民,各占50%左右。”
3家“易物”商店一家已歇业
“交换商品不仅节约生活成本,还可以物尽其用。”一对新婚夫妇说,朋友们送的结婚摆设,许多都用不上,他们希望有个渠道低价卖给需要的人,或是用来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家庭主妇赵阿姨则更加“实惠”:“我家有3个没用过的平底锅和2套刀具组,最好能用它们换高压锅和果盘,可以省下不少钱。”
但奇怪的是,尽管人们有 “易物”需求,但提供“易物”的商店或网络交易平台却为数不多。
上海曾有3家“易物”商店,除了同鸣路上这家和浦东耀华路上的一家还在营业外,绍兴路的一家店开张几个月就黯然歇业。曾光顾过这家店的客人说:“也许是因为小店不擅长打广告,生意比较冷清,店主一直叹息微薄的收益赶不上黄金地段的店面租金。第三次光顾时,小店已经关门。”
而一些易物网站的交易也并不活跃。在一家网站上,“换客”们上传的物品中,最多的是化妆品、首饰、衣服和美容卡等,此外还有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MP3等数码产品。这家网站注册人数有数万人,上传物品超过4000件,但成功交易的记录却不多。
“喜欢易物的白领和学生,大多经验不丰富。”经常上海外网站交换物品的资深网友许晨说,不少 “换客”把想换走的商品照片发布到网上,但根本没有写清商品介绍,换物目标也不太清晰,仅仅标注“换啥都行”、“随便”等,以致换物失败。
“飞行集市”或可成交易平台
“居民区的飞行集市很适合‘易物’。”“调一调”交换商店店员告诉记者,他们以前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天都会到丽园路上一条弄堂里 “赶集”,设摊让附近居民交换物品,每次生意都不错。据了解,几年前,静安寺街道也有过类似 “飞行集市”,选在双休日组织一些小修小补、出售针头线脑的经营者到老社区里设摊,满足居民“鸡毛蒜皮”的生活需求。结果,居民们自己和摊主“谈生意”交换物品,居民和居民之间也利用这一平台交换物品,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交换市场”。
一些市民建议社区管理者可以学习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社区“周末集市”的做法,搭建平台为居民提供一个物物交换的场所,同时设定设摊者的资格认证门槛、并约定交易规则,让居民能够在比较规范、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物品交换。(记者栾吟之)
(来源:解放日报)
网址:闲置物品可换购等价商品 交换商店在沪悄然兴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8264
相关内容
岳阳二手经济悄然兴起,闲置物品变宝贝,记者探访二手置换门店南昌现首家“物物交换”商店 闲置物品开启新旅
以闲置物品交换有用物品 瑞安有家物物交换二手店
广州“80后”小伙子开以物换物商店:在这里有人处理闲置 有人交换故事
只有一个摊位在卖闲置?二手市集被专业玩家占领,闲置商品换钱不容易
闲置物品交换
闲置品不再是“鸡肋” 大庆悄然兴起“寄卖”风
闲置物品置换交易平台 让“静物”动起来
交换商店也赚钱
闲置经济日渐兴起:物品再利用 交易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