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总将深情寄细丝
手工编织钥匙扣的详细步骤 #生活技巧# #手工DIY技巧# #手工编织品#
千百年前,许多实用性较强的生产和生活手工编织用品在一双双巧手中诞生。岁月变迁,传统手工编织品如今以千姿百态的装饰工艺品出现在大众视线里,在点缀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承载着浓郁的文化底蕴。
透过一件手工编织作品,我们仿佛能看到漫长历史中,那些勤劳智慧的先民,用双手编织出的美好生活。近日,记者一行远赴沁源,通过拜访手工编织非遗传承人杨丽俊,探访了手工编织的成长痕迹。
非遗档案
◇名称:手工编织 ◇级别:省级 ◇类别:传统美术
◇传承人:杨丽俊 ◇传承地:沁源县
传承千年的乡土记忆
1968年,杨丽俊出生于沁源县赤石桥镇善朴村。炕上的坐垫,房檐下的簸箕,姥姥下地时提的花篮……在杨丽俊儿时的记忆里,这些用玉米皮、柳条编织成的小物件,既美观又实用,这让年幼的她对当时农村流行的枝条编织倾心不已。
等到十几岁时,杨丽俊已经可以有模有样地编织出家里常用的物件,针线篓、坐垫……那时对她而言可谓信手拈来。渐渐的,她不再满足于家用物件,她发现用好看的线绳,不仅可以编织小孩庆生时的“生日锁”,而且只要稍作调整,五颜六色的线绳便可以编织更多漂亮的手链和挂饰。
最初,杨丽俊只是痴迷于手工编织技艺。后来,当她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甚至有人开始愿意花钱请她制作手工编织饰品时,她意识到了其中隐藏的机遇,于是她不断推陈出新,开始制作吉祥挂饰、摆饰和编结服饰等。
“每一个分类中都包含许多作品,好比吉祥挂饰又可以分为大型壁挂、室内挂件、车内挂件;摆件可以有花瓶、吉祥物等;编结服饰可以说种类最多,也最受欢迎,随着人们对个性的追求,手工编织而成的项链、吉祥锁、提包备受欢迎。”如今,有着多年编织和销售经验的杨丽俊,已经将手工编织发展成为她的创业项目。
手工编织经历不仅练就了杨丽俊的一双巧手,也不断拓展着她的思维和眼光。然而,收获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辛苦。现年不到50岁的她,一双曾经灵动的双眼已变得模糊。曾经细嫩的双手被打磨出老茧,有时甚至变得麻木。可是对此杨丽俊无怨无悔,她说:“当我了解了手工编织的历史后,我深感其中蕴含的不仅是历史记忆,更刻印下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为此我必须将其传承下去。”
手工编织的吉祥寓意
编织技艺的起源可追溯至几千年前。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竹编更为惊人,约有200多件,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种有篓、篮、箩、筐等。
据杨丽俊介绍,手工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艺之一,按原料划分,主要有竹编、藤编、草编、柳编、麻编等6大类,而到当代,各种丝、棉、麻、尼龙、混纺等成为工艺品的主要材料。其编结技术,除需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结的编结技巧外,均具共通的编结原理,并可归纳为基本技法与组合技法。
手工编织的最后阶段是自行设计作品阶段。设计一组美观大方的手工编织艺术品,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其用途和功能,再决定其大小和形状,同时考虑颜色的搭配和配饰的适当运用。饰品的应用讲究细腻精致、古朴优雅的风格。只要将饰口随心所欲地和结组灵活运用,把自己的艺术美感和浓浓情思融合其中,便能充分表现出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采用哪一种线,得看要编哪一种结,以及结是作何用途而定。一般来讲,编结的线纹路越简单越好,一条纹路复杂的线,虽然未编以前看起来很美观,但是取来编结,在一般情况下,不但结的纹式尽被吞没,而线的本身具有的美感也会因结子线条的干扰而失色。”关于编织材料的选择,杨丽俊有着自己的见解。
同时,杨丽俊告诉记者,除实用价值外,很多手工编织技艺都具有美好的寓意,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与中国结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祝福,是赞颂以及传达衷心祝愿的佳作。
紧跟时代的工艺传承
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持续增温,喜欢琢磨新事物的杨丽俊从中发现了新机遇。通过经营公司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营销,她制作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得到更广泛的推广。“没想到人到中年,咱也追了一把潮流,以前只知道可以通过网络销售,一次偶然的机会,将我的作品上传到微信朋友圈,居然很快有人和我联系,说喜欢图片上的工艺品,希望能够制定一批相同的产品。”回想起第一次从微信接单的经历,杨丽俊依旧喜不自胜:“咱也做了把紧跟潮流的微商。”
然而,并不是每次手工制作都会顺利。在杨丽俊心中,每一个新作品的创作,都意味着一次冒险,可能会遭遇失败。但是,她坚信想要将传统手工编织不断完善传承下去,就必须不断创新。她说:“先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唯有与时代同步,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否则只能湮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在杨丽俊的带动下,她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喜欢编织并从事编织。一位曾参加过杨丽俊举办的妇女手工编织班的学员说:“杨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手艺,帮助我们开辟了创业新途径,真是咱的贴心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技巧,学会经营。”
如今,杨丽俊不仅在全市各地举办的手工编织培训班上指导当地学员,还在家乡成立了俊腾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在致力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挖掘和培养现代农民的文化底蕴的同时,还积极帮助众多贫困户走上创业路,仅今年以来经她培训的达千余人。“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手工编织、民间插花、创意饰品、传统刺绣等手工艺品制作技术能够在家乡得到全面普及,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现代民间传统文化和沁源乡风民风完美结合。”杨丽俊这样说。
长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瑞英 图/崔晓宇
编辑:周 丽
监制:赵卫祥
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事先取得长治日报社的书面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网址:手工编织:总将深情寄细丝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0271
相关内容
手工编织家居饰品(手工编织装饰品)活动预告 | 手作时光,用丝带编织生活美学
DIY手工项目:用钩针编织生活的美好
手工编织地毯方法教程
手工编织:一针一线绣出生活的美好
将情感织入衣物,设计师用繁复的手工编织营造浪漫美感
缂丝之美,编织晚年艺术梦——引领老年人艺术编织新风尚
手工绳编DIY
新 创意手工金珠儿童手链编织教程,让孩子们尽情发挥创意
木暖手工: #钩鞋子 #手工diy #纯手工编织拖鞋 #爱生活爱编织 #爱手工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