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治疗与康复

发布时间:2025-05-16 18:53

了解脑卒中后的长期康复计划,进行持续的康复治疗。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脑卒中#

+关注

脑卒中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 “脑内风暴”,不仅威胁生命,更可能留下肢体偏瘫的后遗症,让患者的生活瞬间陷入困境。但请相信,这并非终点 —— 科学的治疗与系统的康复,能成为患者重拾生活希望的 “钥匙”。本期《康复100》栏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图片

图片

话题:

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治疗与康复

图片

卒中的基础知识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脑卒中,俗称 “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因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占比超 80%;后者则由脑血管破裂出血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肥胖等都是高危因素。大脑是人体 “司令部”,卒中发生后,对应区域功能受损,极易引发肢体偏瘫。

快速识别,牢记“120口诀”

1 - 看 1 张脸:是否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

2 - 查 2 只胳膊:双臂平举,是否有单侧无力下垂;

0 - 聆(0)听语言:说话是否含糊不清、表达困难。

若出现任何一项症状,立刻拨打 120,把握黄金救治时间。

急性期的精准治疗

发病后 4.5-6 小时是关键期,符合条件者需紧急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开通堵塞血管,挽救濒死神经细胞。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并发症,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个性化康复训练

早期被动训练:在患者卧床期间,家属或康复治疗师需帮助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包括肩关节外展、内收,肘关节屈伸,腕关节旋转等,每个关节重复 10 - 15 次,每天 2 - 3 组,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同时,定时为患者翻身,避免压疮形成。

中期主动训练: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尝试主动运动。从床上翻身、坐起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床边坐立、双腿下垂训练,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待患者能够稳定坐立后,进行站立训练,可借助平行杠或站立床,从短时间站立逐渐延长时间。此外,还可进行桥式运动,即患者仰卧,双腿屈曲,抬起臀部,以提高腰背肌力量和骨盆控制能力。

后期强化训练:针对患者的精细动作和步态进行强化训练。精细动作训练可通过捡豆子、系纽扣、使用筷子等活动,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步态训练则在平坦地面上进行,纠正患者异常的行走姿势,如足内翻、划圈步态等,必要时可配合减重步态训练仪辅助练习。同时,还可加入平衡训练,如站立位单腿站立、平衡板练习等,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身体稳定性。

多维度辅助支持

除拐杖、助行器、矫形器和电动轮椅外,还有更多新型辅助设备可供选择。如功能性电刺激(FES)设备,通过电流刺激瘫痪肌肉,帮助患者完成抓握、伸膝等动作;虚拟现实(VR)康复系统,利用沉浸式虚拟场景,让患者在游戏化训练中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智能康复机器人,可辅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和主动训练,实时监测训练数据,为康复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长期康复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如鱼类、豆类等,控制体重,减少卒中复发风险。同时,严格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进一步损害。

心理与社会支持:肢体偏瘫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康复积极性。家属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陪伴,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患者可参加卒中康复病友会,与其他患者交流康复经验,互相支持;也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和干预,改善心理状态。

定期复诊与病情监测:患者需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进行身体检查和功能评估,医生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和用药。同时,患者要学会自我监测,如每天测量血压、血糖,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若出现头痛、头晕、肢体无力加重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康复100 在线答疑

我因脑卒中导致肢体偏瘫,目前病情已稳定。为了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除了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是否还有其他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二次卒中,除控制基础指标外,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与规律作息。康复训练时,务必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或姿势不当,可先从低强度的主动辅助训练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这样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提升康复效果。

我已经脑卒中康复训练一个月了,肢体还是很僵硬,康复训练要一直做下去吗?还能有效果吗?

康复训练是长期过程,肢体僵硬是常见现象。持续训练能改善肌肉张力,像按摩放松、关节活动度训练、借助康复机器人辅助练习等都有帮助。坚持下去,随着神经功能恢复和肌肉状态改善,肢体功能会进一步提升。

康 复 寄 语

图片

林福鑫

教授  副主任医师

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我们已为生命筑起坚固防线,而康复将是重获新生的关键战役。神经的修复需要时间,身体的重塑需要毅力,每一次治疗方案的制定、每一次康复计划的推进,都是我们携手突破的方向。请相信,科学的治疗与系统的康复能激活大脑的代偿潜能。别因暂时的困境气馁,每一次坚持都是神经突触的新生,每一回尝试都是功能重建的基石。

图片

王雅斓

作业治疗师

卒中后的康复之路或许充满艰辛,但请相信,每一次肢体的微动、每一句模糊的言语,都是生命顽强的证明。作为康复治疗师,我会用专业与耐心,陪你唤醒沉睡的神经,重塑运动的力量。康复没有奇迹,只有累积的努力 —— 从翻身坐立到重新迈步,从失语沉默到流利表达,你的每一份坚持都在为未来铺路。别害怕暂时的停滞,更别低估自己的潜力,让我们携手,把康复的每一步都走成希望的轨迹。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治疗与康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0972

相关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对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辨证饮食疗法联合激痛点温针灸对脑卒中后偏瘫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影响
脑卒中康复的居家康复训练方法
生活辅助器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如何居家康复?这5个要点缺一不可!
生活辅助器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头针联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生活康复护理指导
偏瘫康复训练计划(5篇)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