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仲晓燕)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城区海绵化改造,大大提升了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求,我市对部分路段进行了下沉式绿地改造,修建了雨水收集管道和蓄水池。主要实施了市区上海路、昆明路等城市道路下沉式绿地改造约12.59万平方米,设置绿化带开孔路缘石,将雨水引入绿化带中,节水效果明显; 在长春路、昆明路、天津路与北环路,天津路与西宁路等十字路口修建雨水收集管道约4776米,将雨水引入北部防护林或排入就近的绿地、水系;在延安路与农贸街丁字路口西北角、泰安路与广州路十字西北角等处修建雨水蓄水池3座(塑料模块组合水池,蓄水量达800立方米);在龙首湖工程、龙首新区部分地段绿地景观工程建设中,应用了植草沟、人行道透水铺装、停车场透水铺装、无砂混凝土地坪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