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能源效率,实现能源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新能源汽车#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单位GDP 能耗呈现下降趋势,绿色转型发展成效显著。但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节能减排的压力仍然巨大,能源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能源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这就对能源效率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一国的长远发展,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最重要的能源,但其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容易引发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系列问题。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使命。如何提升能源效率、降低单位能耗、减少污染排放是中国目前能源发展的关键。由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而能源效率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平衡各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是实现区域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碳中和”意味着经济社会运行所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必须低于自然界中和的碳总量以达到“平衡”。碳中和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非常重视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碳中和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提高能源效率是关键。只有降低能源依赖、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才有条件、有可能让可再生能源接棒支撑经济发展。因而能源效率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差异进行研究,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性。
南京晓庄学院王荣老师在该领域发表的科研成果:Evaluation and difference analysis of regional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 under the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s: Insights from DEA and Theil models(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差异分析:来自DEA和Theil模型的启示),创新性地从地理空间视角下研究各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及其演进规律,该研究成果一方面丰富了现有研究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有助于补齐政策短板、精准找出能源效率政策的着力点。
该成果创新之处在于:(1)基于修正松弛变量的Super-SBM模型,不仅可以解决非期望产出对决策单元效率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解决松弛变量的问题,有效克服了传统DEA的缺陷,可以突破临界值1,可以对不同区域进行大小比较,使测算结果更加科学准确。(2)利用Theil指数对区域差异进行分解,将区域差异分为区域内部的差异和区域之间的差异,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可能来自于区域内部的原因,也可能来自于区域之间的原因,通过Theil指数可以清楚的说明该问题,并且可以得出区域内差异和区域之间差异的比重,具有方法上的创新。(3)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以为提升区域能源效率及缩小区域能源效率差异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作用。
该成果的主要贡献在于:(1)将碳中和与能源效率结合进行研究,体现了全球经济绿色发展的新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在碳中和目标下,分析了区域之间能源效率的差异,对于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在碳中和目标下,提出了中国各区域提升能源效率的对策,对于实现中国及全球的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作用。
该成果以英文发表在该领域高级别期刊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该期刊为领域内Top期刊,同时被收入SSCI和SCI检索(JCR一区,中科院二区),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这有利于本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实践。同时,该成果被引多次,被该领域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多次引用,被Energy economics 及Resources policy等高级别期刊多次引用,大大提高了该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网址:提升能源效率,实现能源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314
相关内容
中国将致力转变能源消费方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挥节能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产生活迈向低碳化
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做好“加减乘除”,避免一刀切
实现“双碳”目标,节水如何应对?
科技赋能园区减碳 华电综合能源系统提升能效10%-30%
如何通过能源管理系统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着力实现“双碳”目标 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