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解读】人教版物理有哪些变化?这篇文总结最全
盲文阅读教学通常与有声读物结合,辅助理解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盲文阅读教学#
9月新学期,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投入使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为例,讨论一下新教材的主要变化。
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为例,讨论一下新教材的主要变化。
一.章节结构变化
1、删减、调整少量章节
新教材三册共22章,每章内容与原教材基本相同,只在几个知识性章节标题有调整,例如:
八年级上册第5章删除《显微镜与望远镜》章节 八年级下册第4节 增加《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章节 九年级上册调整《比热容》、《能量转化与守恒》顺序2、增加跨学科实践
这可能是肉眼可见的最大变化了! 几乎所有的版本新教材都增加了这方面的项目,因为新教材改版是按照2022新课程标准来的,而“跨学科实践”是2022新课标中加粗的“新要求”。
所谓的“跨学科实践”,是包含“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
“跨学科实践”主题的内容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特点,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及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人教版8-9年级全书一共增加了12个跨学科实践项目:
八年级上册
1.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2.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
3.制作望远镜
八年级下册
4.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
5.制作微型密度计
6.制作简易杆秤
九年级全一册
7.制作简易热机模型
8.制作简易调光台灯
9.为家庭节约用电提建议
10.为家庭电路做设计
11.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
12.为节约能源设计方案
跨学科实践有什么意义?
简单来说,物理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是通过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将物理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其中提到的项目化的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例如,制作一个望远镜,一方面学习透镜的成像规律,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天文知识;再比如,设计一个古代建议杆秤模型,学习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如何应用在生活中,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魅力。
说的通俗点,学生自己“做项目”的过程就像小孩子“过家家”,模仿的是研究生,甚至是科学家、工程师们研究课题项目。虽然初中阶段的物理理论知识不难,但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栏目设置变化
1.引入了“问题”板块
旨在通过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高度践行了新课标“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2.优化“章后小结”
新教材优化了章后小结,通过前三章作为实例,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图表等形式,自主建立知识体系图谱,物化知识内容。同时增加体会、感悟环节,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加以提炼和升华。
3.新增“复习与提高”
这里的"复习与提高”实际就是每个章节之后的“试题”,此变化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章后试题”层次分明、类型多样, 兼顾基础性作业和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有效避免学生简单重复、机械训练,满足课标切实减轻课业负担的要求,同时试题的设计也体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
三.内容细节变化
1、部分重要概念、定义变化
新教材对部分重要概念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义,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学生理解的深入与准确。
举例说明:
去掉了“量程”的定义,直接改为“测量范围是多少”,方便学生理解; 添加了“比值定义法”的描述,为后期很多物理量的学习和理解提供帮助,比如速度、密度、比热容等;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为“一切物体总要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惯性定义为“一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状态的性质”,突出了惯性是物质的属性,描述更加准确,减少学生初学时的误解。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补充了与“接触面材料有关”的说明,更严谨;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定义调整后,避免了对额外功的误解; 浮力的测量通过理论演绎说明了浮力等于重力减拉力的理由;2、实验探究变化
新教材加强了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通过必做实验与非必做实验的调整,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必做实验变化分析
名称调整数量8个,占比89%;内容深度调整3个,占比33%;内容小幅调整5个,占比56%。
(2)非必做实验变化分析
名称调整数量3个,占比30%;内容深度调整4个,占比40%;内容小幅调整5个,占比50%。
四.内容细节变化
1.插图变化
新教材插图总计201张,新增图片数88张。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卡通人物图系列的中二小男孩被换掉了,换成了更正经的形象。
2、素材变化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我国“新科技成就”或者“古代传统文化”等素材。比如我国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新型潜水器等。一方面体现教材编写与时俱进,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们树立民族自信,激发爱国情怀。
● 文章来源于学而思老师王淇磊的个人公众号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环球物理立场。
环球物理
ID:huanqiuwuli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
投稿请联系 14511055@qq.com
网址:【新教材解读】人教版物理有哪些变化?这篇文总结最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3558
相关内容
“字”有妙法 “识”之有味——2024秋新教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识字 教材解读.docx新教师个人成长总结范文十五篇
高一新生换新书,各科目都有变化!教材“新”在哪?
中考教育物理总总结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教材知识总结梳理第五单元学习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第课时生活用电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总结最新10篇
关于新教师个人成长总结范文(通用14篇)
最新小学变废为宝教案 变废为宝教案(大全8篇)
小班教学工作总结最新10篇
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应用文写作学习总结(最新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