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塑料袋说“不”
塑料袋有一定的承重限制,过重物品不建议用塑料袋装载。 #生活常识# #塑料袋#
每年的7月3日是“国际无塑料袋日”。
塑料袋被称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联合国数据显示,每一年,世界范围内塑料袋的消耗数量为5000亿个;每分钟,全球卖出100万个塑料瓶;每年有至少800万吨的塑料制品泄漏到海洋中,相当于平均每秒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被倒入海中……
面对塑料污染对环境带来的冲击,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布禁塑令,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减塑生活,希望能为居住的地球多尽一份力。
>>调查数据
每年产生90亿吨塑料垃圾
需要约400年才能被分解
塑料在20世纪初面世,因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等优点,塑料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推广。1950年,全世界的塑料年产量仅200万吨,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则达到了3.84亿吨,增加了近两百倍。
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和塑料产量的迅速增加让人们对于大量的塑料垃圾的处理措手不及。据联合国环境署报道,全球每年产生90亿吨塑料垃圾,仅9%被回收利用,大部分塑料垃圾被堆积到各国垃圾填埋厂,剩下的一亿吨则直接流入大自然。每年有800万吨的塑料垃圾流入大海,不仅威胁到海洋生态,也可能通过食物链的累积再回到人体。
据统计,这些塑料垃圾需要约400年才能被分解。迄今为止,塑料垃圾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例如降低土壤质量、危害全球范围内超270种动植物。更严重的是,进入生态系统的塑料经过不完全降解,会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微塑料,人类一旦不慎摄入将危及健康。
数据显示,一个人每年摄入微塑料的总量可能相当于一张信用卡。
最新研究显示,澳大利亚是人均产生一次性塑料垃圾最多的国家,排在美国、韩国和英国之前。澳大利亚所有的常见海鲜体内均发现微塑料成分,沙丁鱼含量最多。
>>全球禁塑
非洲禁塑令方面领先世界
肯尼亚出台“全球最严禁塑令”
欧盟2015年发布限塑指令,目标是在2019年底欧盟国家的民众每年每人消耗不超过90个塑料袋,而在2025年,这个数字减少到40。
2018年,欧盟又通过一项关于控制塑料废弃物的法令,自2021年起,欧盟将全面禁止成员国使用饮管、餐具和棉花棒等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用品将由纸、秸秆或可重复使用的硬塑料替代。
在欧洲,各国“限塑”手段可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征税收费,一种是彻底禁止使用。最早对塑料袋收税的是丹麦。1993年,丹麦就开始对塑料袋生产商征税,同时还允许零售商对塑料袋收费,这一规定直接导致了当时丹麦的塑料袋使用量下降了60%。2020年1月1日,法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国家。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非洲在塑料袋禁令方面领先世界。目前,非洲55个国家中已有34个国家颁布相关法令,禁止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的使用或对其征税。这其中有31个国家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全世界最贫穷地区。早在2008年,卢旺达就颁布法律规定,除特许商品外,禁止生产、使用、进口以及销售聚乙烯袋。
2017年8月28日,肯尼亚的“全球最严禁塑令”正式生效,严禁制造和使用零售塑料袋,希望可以彻底解决当地塑料袋泛滥问题。任何被发现出售、制造或携带塑料袋的人可能面临高达3.8万美元(约合25万元人民币)的罚款或4年监禁。如今,走在肯尼亚街头,塑料袋变少了,商贩们只提供纸袋和可重复使用的手提袋供顾客使用,少数摊位售卖一些色彩斑斓的编织袋和无纺布袋。
肯尼亚环境官员表示,以往屠宰场每10只牛就可能在3只牛肚子里发现塑料袋,目前,这个数量比已降到1只。在塑料袋禁令后,肯尼亚民众改用可回收的剑麻纤维袋子来取代塑料袋,这也替当地的剑麻农场带来一笔意外利润。
>>减塑生活
“塑料生活能免则免
能取代的东西就取代”
据路透社报道,面对塑料污染对环境带来的冲击,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减塑生活,希望能为居住的地球多尽一份力。
在日本横滨市,32岁的女性佐藤绘里表示:“参与日本海岸线净滩活动时,我第一次意识到塑料污染如何影响到全世界的海洋、海滩。我想没有人可以从塑料垃圾的掌心逃走,它们存在于街道上、山中、地下水里,它们无所不在。于是,我开始执行减塑。在家中,我们会尽可能减少产生碳足迹,塑料生活能免则免,尽量选用可以重复再使用的物品、避免一次性的消耗品。”
在印度孟买,34岁的女性穆格达谈到自己的减塑生活时表示:“能取代的东西就取代。我们会用竹制牙刷取代塑料牙刷,用洗发皂取代需要装进塑料瓶的洗发水、沐浴露,到餐厅打包时也会自备容器,而且比起商品会用塑料包装好的超级市场,我们也会选择到传统市场购买蔬菜、水果。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餐具,我会自备餐具和不锈钢的吸管。”
在希腊雅典,39岁的帕特里表示:“塑料制品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想要不去使用它真的不容易,只是一旦我们把减塑生活当成一种习惯,我想我们总有办法完全杜绝塑料。除了减塑,我们还可以多做其他事。比如,回收塑料、纸张、玻璃等,购买用回收物品再制而成的产品等。”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44岁的布兰迪表示:“我们试着减少碳足迹,自带咖啡杯什么的,但我们的减塑行动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像我购物时总想着要买包装最少的商品,但真的很难,因为所有东西都被包装起来了。我总觉得塑料制品的数量正在增加,特别是那些不能回收的包装纸,毕竟方便性是使用塑料的重要原因。”
在新加坡,31岁的奥黛丽说:“我们试着压抑我们想要买新东西、非必需品的欲望。如果想喝奶茶就自备杯子。我们会给3岁大的女儿使用可重复的布尿布,不过每天夜间至少需要用一次纸尿裤。”
在以色列雅法,对有些人来说,减塑生活遭遇的难题反而在克服他人的成见。39岁的狄安娜表示:“很多人不明白减塑生活的好处,购物时不能用塑料袋装菜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恶心的事情,但我还是会这么做。”
>>口罩污染
疫情之下塑料污染严重
澳大利亚:废弃口罩可以铺路
为阻止新冠病毒进一步传播,一次性的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的瓶子得到了大量使用,如今它们遍布大街小巷、自然环境和海洋之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日均口罩消耗量每天最高可达数十亿,相当于每秒12000左右只口罩被使用,而口罩在环境中降解可能需要400-500年的时间。
《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称,新冠疫情下,全球每天要丢弃近35亿个口罩,塑料污染成为疫情的“后遗症”。据一家国际环保组织估算,2020年全球共生产了约520亿个口罩,其中至少有15.6亿个口罩最终被抛入大海,相当于生产了4680-6240吨的海洋塑料污染。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指出,即便只有1%的废弃口罩没能得到正确处理,每月也将有大约1000万只口罩流出,污染河流和海洋,它们会捂住海龟的口鼻、缠住了海鸥双脚、被海豚吞下、被企鹅吞食……因无法消化和进食导致其死亡。
专家指出,病毒通过废弃口罩传播的可能性几乎忽略不计。更大的挑战在于,口罩使用量之大使治理塑料污染成为难点。希腊海洋生物学家米利乌表示:“当手套、口罩被丢弃到街上后,经雨水的冲刷就会进入到大海之中。口罩的原料之一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塑料,进入海洋后会逐渐分解成微塑料颗粒,被海洋生物吞噬和吸收,最终难免进入人类食物链。”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使用一次性口罩是防疫重要措施。如何更好地处理废弃口罩?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指出,口罩可以与其他回收的建筑材料结合,制成铺路的原材料,长约800米的双车道道路可以消耗约300万个口罩,且通过这种材料铺成的道路比其他材料更坚固,又具有韧性。
美国公司向一些美国家庭提供付费的口罩回收盒,当盒子装满废弃口罩后将其回收,再加工制成铁路轨枕等塑料制品出售。法国公司则把回收的口罩研磨后与粘合剂混合,制成类似塑料的硬质材料,可用于制造遮阳板、汽车零配件、储物盒等物品,甚至还能为学生制作量角器等几何工具。 华商报记者 郭霁 编译
减塑生活,从每个人做起,为我们和自然生物居住的地球尽一份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对塑料袋说“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4050
相关内容
如何收纳塑料袋,如何收纳塑料袋?垃圾分类该如何对待塑料袋?
莒县世起塑料厂 果蔬打孔塑料袋批发 打孔塑料袋
塑料包装,塑料包装袋 食品袋
【塑料袋收纳方法】塑料袋怎么收纳 旧塑料袋收纳小窍门
【收纳塑料袋】收纳塑料袋价格
保鲜袋与塑料袋的区别
塑料袋也分种类,这几种塑料袋劝你别装食物!
塑料袋收纳盒厂家
厦门蔬果塑料袋│塑料袋生产│工业塑料袋│日用塑料袋厂家│厦门市鑫泉塑胶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