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满仓,天下安 从农民丰收看乡村振兴好势头
参与乡村旅游还能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乡村旅游#
又是一年秋分时,又是一个丰收节。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农业农村频道联合播出。晚会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呈现全国各地丰收场景,带观众一起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变化、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粮满仓,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2023年,广大农民以双手为笔、用汗水做墨,在神州大地上描绘了稻麦金黄、蔬果飘香的锦绣画卷,书写了辛勤耕耘、喜获丰收的动人篇章。与此同时,一批批农业科技人才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向年轻的新农人传授知识和技能。在广阔乡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不断涌现,奏响科技兴农粮满仓的嘹亮乐章。
建设农业强国,要擦亮生态底色,守护生态底盘,因地制宜“点绿成金”。以本次晚会举办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这里属于半干旱草原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曾备受风沙侵蚀危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旗森林覆盖率不足3%,经过一代代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如今森林覆盖率超过37%、植被覆盖率高达88%,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蝶变。随着零碳产业园加快打造、采煤沉陷区上建起光伏基地,产业低碳转型中的伊金霍洛旗正迎来“绿色GDP”的新丰收。
乡村要振兴,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当地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实施“全球合伙人”计划,以城乡融合和共创共富为主线,邀请全球英才加入,打造宜居宜业、共创共建的青年发展型乡村。目前,42个合伙人项目落地余村,文化创意、研学教育、零碳科技等业态蓬勃兴起。在广袤的中国大地,还有更多地方结合自身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如今中国农民不但实现了物质的丰收,也实现了精神的丰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的农民朋友长期以来有举办乡村篮球比赛的传统。近年来,当地更是打响了“村BA”的品牌,开启了一场乡村文化的嘉年华,并带动更多乡村开展热火朝天的体育比赛活动,创造了热度持续升高的乡村文化旅游新图景。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村晚”“村BA”“村超”等乡村文化体育活动的火热证明,广大农民不仅日子越过越红火,而且在致富路上建立起了文化自信,展现出新时代农民、新时代乡村文化的风采。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通过庆祝这一节日,人们看见乡村振兴的势头、现代农业的奔头、农村文化的看头、农民群众的盼头。新征程上,积极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王永利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网址:粮满仓,天下安 从农民丰收看乡村振兴好势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6085
相关内容
乡村文化振兴重庆垫江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财务管理研究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看枣庄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淮安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西藏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景美业兴活力足 村强民富画卷新
天津武清区:“智慧大脑”驱动乡村振兴“加速度”
海州区朐阳街道:图书捐赠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书香”飘满园林村
首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发布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