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新动能——“无场景,不文旅”

发布时间:2025-05-17 18:09

旅行摄影:风景与人文的融合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旅行摄影课程#

引言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有一个词,非常火,它是“场景”。“场景”原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也泛指情景;在小说等文学创作中,意指文字表述的场面。但当“场景”一词走出文艺作品,走进生活,与产业发展关联,与文旅业态融合,与数字技术跨界,“场景”则成为集创新、变革、融合发展于一体,引领消费的新空间载体、新产业业态以及新营销模式。那么当时髦的“场景”与文旅产业碰撞,将擦出何种火花?对接文旅消费新趋势,文旅“场景”是什么?如何营造文旅“场景”?如何回归“场景”本质,重构文旅产业等系列问题值得深思与探讨。

01 文旅场景:“一切皆场景,一切皆可游”

顺应“走马观花”到“下马赏花”,再到“养马种花”的文旅市场变化趋势,从简单的观光与休闲,逐步转变为品质观光与主题休闲、度假并存,高性价比和文旅体验兼顾,追求旅游品质提升、主题文化多元、产品体验深化等消费体验,文旅“场景”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与创新。

当下旅游休闲消费者已沉迷于场景之中。过去无风景不观光,风景是观光旅游核心吸引力;当下无场景不休闲,因为休闲是精神层面的活动,而场景最具烟火气;未来无生活不度假,消费者身在场景中,是谓生活沉浸。

· “场景”即“风物吸引”。重风景,也要重“场景”。

从“景区旅游”到“场景旅游”的转变,要建设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长久以来,景区作为旅游活动的典型空间和经典业态,承载着国民大众对诗与远方的美好畅享,产品为王时代,未来传统景区要强化场景营造和内容创造,旅游目的地则要加强文化引领和科技赋能。

· “场景”即“休闲空间”。观光在于风景,休闲在于场景。

伴随着旅游景区和市民休闲空间的边界日渐模糊,场景取代风景成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关键要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园区、艺术中心、重点旅游乡村、主题乐园、商业中心等场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国土空间、文化场馆和休闲场景,开始构建起类型更为多样、谱系更加多元的泛文旅消费体系。

· “场景”即“度假生活”。后疫情时代,微度假生活方式异军突起,度假生活,离不开场景。

对于度假,客观讲,仍是一种高端、小众、专享产品。无论景区、度假区,特别是各类度假区,夜间产品是度假旅游的标配产品,无“夜”不度假,其中包括主题酒店、特色民宿、野奢露营等在内的住宿是基础,咖啡餐饮、时尚娱乐、灯光秀、演艺等则是常见的夜游产品。

02 场景营造:“科技赋能一切皆可游”

文旅消费“产品为王”时代,文旅场景本质是要塑造一种“生活方式”、营造“差异化情景”,创新一种泛消费文旅业态形式。资源不等于产品,从“资源主导”到“创意驱动”的转变,要营造差异化、独特的场景。

· 科技赋能,营造沉浸式体验文旅场景。

传统的旅游,是在特定时空下的文化与感官体验,数字文旅“场景”则将完美契合数字时代下文旅行业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即虚实结合、高频即时、沉浸体验。 “沉浸式体验”将覆盖文旅新兴消费的所用领域,成为文旅产业的“下一个风口”。现有的文旅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也将形成由色、声、味、触等多重感官深度融合的全方位交互,成为虚实结合的关键点,使受众获得真实的体验感。

沉浸式博物馆、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充分体现了文化+科技的魅力;沉浸式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馆、沉浸式灯光秀等,则完美放大了旅游+科技的娱乐效果。

· 文化立魂,创造文化感文旅美学空间。

文化构建空间美学,变“物理”空间为“文化”空间。未来文旅场景不再是单一的观览过程,通过交互乃至多线性、多重叙事的体验,每位游客可以享受到迥异的场景、故事情节、角色身份,使游客产生强烈的自我代入感,获得更有品质的文旅体验。因此,无论是各地的景区或度假区,还是虚拟空间中的“目的地”,都追求将文化体验根植于受众的心中,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而衍生更多的文旅产品。

灵山小镇·拈花湾,以“世界级禅意旅居度假目的地“为目标统领,通过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度假、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体,开创特色文化旅游的新市场,与国内其他江南古镇形成显著区别,首创了国内以禅意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 运营为本,重构多元化消费业态产品。

运营为本,关键在于恰当的文旅业态配比,构建多元化的业态产品体系。文旅作为一种生活体验方式,文旅业态是满足文旅消费功能的产品,因此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皆可场景化。如:淄博烧烤和袁家村“吃”的场景、莫干山“住”的场景、独库公路的“行”的场景、满洲里“购”的场景以及不夜城、主题公园、主题演艺的“娱乐”场景。鉴于文旅项目中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购物及配套设施等业态的比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黄金比例,使得文旅目的地业态配比是运营过程中最落地,关联性最强的一项工作,与开发商、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开发项目的成败,因此要根据项目定位、客群定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

03 文旅产业:生活场景回归“诗酒田园”

场景化消费将重塑文旅行业的竞争格局,未来文旅,场景一定等于流量!文旅产业本质上是“场景消费”,终将回归“诗和远方”。通过场景力量的吸引带来了流量,社交行为营造场景氛围,由此产生的情感共鸣激发新消费,从而构建起“流量变留量”的文旅产业的生态闭环。

文旅产业的场景,无论是好山好水,因景而往;好吃好喝,因爽而趋;还是好人好梦,因爱而去。本质上都在描绘一个画面,讲述一个故事,营造一种生活场景,最终吸引游客对此情此景产生向往,进而走进这个故事,成为其中的参与者、体验者。因此,应对文旅消费新热潮,无论是城市与乡村、景区与度假区等文旅空间载体,能否吸引游客到访,能否提供给游客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多的获得感,本质上取决于有没有高品质的生活场景,因此营造生活场景,重构场景化导向的文旅消费体系。

追随趋势,永远被趋势所迫,引领趋势,才能赢得时代红利!偶然中有必然,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 精 华 文 章 值 得 关 注 】

@ 锦上添花新晋中国百强文旅企业,排名43位。

@ 阮灿如 : 网红营销---景区快速引爆赢利的神器

@ 【干货版】驱动升级乡村旅游的“八要素”

@ 阮灿如: 旅游营销的十六个一

@ 中国下一个暴利行业是乡村旅游

@ 研学微度假与乡村生活综合体的发展前景研究

@ 旅游在于活动,节庆在于轰动。

@ 淄博又出王炸了!

@ 城市营销怎么“火出圈”

@ “非遗+旅游”是活态,也是业态

@ “村VA”出圈,带火文昌餐饮旅游!

@ 文旅项目如何提高转化率?

@ 露营剧本杀:打开数百亿文旅市场的新机遇

@ 夜间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 贾云峰:品牌的引爆逻辑与无界营销

@ 南宁之夜万人狂欢水枪大战一触即发!

@ 【新观点】逆向旅游如何“一路顺风”?

@ 乡村振兴战略要从“产业乡村”转向“文旅乡村”

@ 今年最流行“氛围感”旅行?

@ 解锁东北不夜城夏日快乐的100种方式!

@ 【模式可学】6个人管理300亩农场,

以定制活动为主,日接1000人!

@ 文旅项目超级IP的十个特征

@ 如何打破农庄不赚钱的僵局,这5大秘诀要收藏好!

@ 泼水节追逐着啤酒龙虾节 ,南宁之夜嗨翻整个炎夏!

@ 文旅部开展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工作

@ 避暑、研学和康养领跑暑期游市场?

@ 《长安三万里》成功演绎中国式浪漫,

这些目的地再次“出圈”。

@ 三大爆红不夜城, 带火山东文旅夜经济

图文章转自康养文旅情报站,仅供学习交流,不作商业

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址:文旅融合新动能——“无场景,不文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7427

相关内容

王洁平:新文旅 新场景 新消费——走进文旅融合的“场景化时代”
王洁平:新文旅 新场景 新消费——走进文旅融合的“场景化时代” 【品橙旅游】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在当下文旅产业的复苏中已成“热词”, 且在引领和驱动文旅新消费中呈现强劲动能之势。...
沉浸式文旅丨文旅融合迈向“场景消费时代”,“内容+体验”营造消费新动能、贯通新质生产力
文旅融合 多元赋能
沉浸式文旅丨“VR+文旅”,数字赋能沉浸营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消费
城市微旅行 文旅深融合
文旅融合升级:沉浸式体验与场景消费的崛起!
文旅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完美结合
文旅融合 科技赋能 个性多元——透视旅游消费新趋势
Z世代“情绪旅游”,营造文旅新场景,重塑文旅新体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