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

发布时间:2025-05-18 01:13

案例6: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和谐,体现超然的生活态度。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案例#

陶渊明: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
2018/6/16 21:45:00 洞见

        

    洞察|见解每晚十点,1000万人陪你读洞见。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Jesse朗读音频

     01

     静观自在,认清自己的内心。

     一个人的痛苦多半来源于妄念,就是追求了自己不该追求的东西。

     我们苦苦追求,求而不得,又迟迟不肯放下。内心波澜四起,痛苦万分。

     其实我们追求的很多东西,并不是生命所必须的,也未必是契合自己秉性的。

     陶渊明一生两次出仕,一次是江州祭酒,一次是彭泽县令。

     他讨厌官场的迎来送往,讨厌对上级的卑躬屈膝。

     最终,他选择回归田园。

     他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他突然醒悟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名利官场根本不是自己的菜,也不是自己证明价值的唯一途径。

     回到自己的田园,耕读为业,写诗自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中国历史上从此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却多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人生就是这样:只有安下心来,才能认清自己,才能开出自己的花。

    

     02

     随遇而安,保持一颗平常心。

     王维有一首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走到没有水的地方,就坐下来抬头看看云。

     不要太在意外在的环境,不要太在意得失荣辱。

     只要内心安宁,人生处处都是风景。

     陶渊明曾写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人生就像是一个小舟,在命运的巨浪中前行,何时上岸,何时翻毁都不是由人掌握的。

     何必想那么多呢。

     纵然再执着,再难放下,人也终究会离开这个世界,得失荣辱,名利权位,都是过眼云烟。

     不妨安顿心灵,超然豁达。

     去耕田、去写诗,去喝酒,去陪伴父母亲人。

     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就是人生幸福的真相。

    

     03

     淡泊宁静,减少自己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个满足了,那个就会冒出来。被欲望拿捏的人,就像背负枷锁的囚徒,永远不得解脱。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知足,保持淡泊,人生才有不会遭遇祸患。

     诸葛亮曾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看清名利荣辱,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保持内心的安宁,才能抵达自己的方向。

     人心是一个有限的容器,能装的下欲望,就装不下其他。

     减少干扰,人才能专注,才能笃定。

     在离开官场之后,陶渊明不再摇摆于归隐和出仕之间,真正意义上定下心来。

     他给自己写的自传中说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他独自坚守着清贫。

     也正是这样的坚守,让他得以清除内心的杂念,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成为诗人陶渊明,写下不朽的诗篇。

     大千世界,万种诱惑,内心的宁静,才是最好的修行。

     认清自己,随遇而安,保持淡泊的心境,人生才有安宁幸福可言。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洞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

网址:陶渊明: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9770

相关内容

陶渊明:内心平静,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
陶渊明最经典的十首诗,让生命回归丰富的宁静
内心宁静,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保持内心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
论陶渊明的和谐栖居
“躺平”诗人陶渊明: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住自己的节奏
陶渊明与心中的桃花源
陶渊明的自然哲学
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