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
农村环保:参与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 #生活乐趣# #生活# #农村生活#
1总则
1.1 适用范围
根据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界定,本指南的农村指人口在1万人以下行政村和自然村,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及处理工程的规划、立项、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1.2 术语与定义
1.2.1农村生活垃圾指农村人口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可回收废品,砖石、灰渣等不可回收垃圾,农药包装废弃物、日用小电子产品、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危险废物。
1.2.2农村垃圾收集站指单个村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容积一般小于3m3;
1.2.3农村垃圾转运站指用于垃圾转运过程中的单个大型村或多个村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设施,容积一般大于5m3。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本指南主要参考了以下文件,包括:
(1)《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 50445-2008
(2)《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
(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 02-2004
1.4 技术模式选取
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卫生、可再生能源和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建立县(市)—镇—村一体化的生活垃圾污染防治体系,总体规划设计,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工程项目村村共建共享、城乡共建共享。
1.4.1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原则上适用于处于城市周边20—30公里范围以内、与城市间运输道路60%以上具有县级以上道路标准的村庄,生活垃圾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纳入县级以上垃圾处理系统;
1.4.2集中式处理模式
集中式处理模式适用于平原型村庄,服务半径大于或等于20公里,人口密度大于66人/km2,且总服务人口达80000人以上,建立可覆盖周边村庄的区域性垃圾转运、压缩设施,该设施与周边村庄间的运输道路60%可达到县级以上公路标准;
1.4.3分散式处理模式
分散式处理模式适用于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于或等于66人/km2,与最近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距离大于20公里,且与城市间运输道路40%以上低于县级公路标准,推行垃圾分类的分散型村庄,提倡对分选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就地及时资源化处理。
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2.1 概述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在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源头农户内,将垃圾分为有机垃圾、可回收废品、不可回收垃圾和危险废物四类,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化的分类方式。
2.2 建设内容
2.2.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材料:为了使农村重视生活垃圾分类、正确实行垃圾分类,需在村内设立相应的垃圾分类宣传展板,发放相应的垃圾分类宣传材料,主要包括宣传展板和宣传手册。
2.2.2户用垃圾桶: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过程中,每户村民配备2个垃圾桶,用于盛放有机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垃圾桶容量以6-8L为宜;
2.2.3可回收废品由村民自行售卖处理,危险废物依据当地的危废处理规范执行。
2.3 投资估算指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通过宣传,让农户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自行分类,原则上不需要支付相关运行费用,但是为了提高农民分类意识,每位村民年均培训一次,培训费用约25-30元/人·年。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部、有机垃圾治理专家
版权声明:此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生活垃圾集中分拣中心项目初步方案 小区垃圾处理技术方案 禽畜病尸—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案 五化分类综合处理技术与其它处理技术之比较 一套设备,所有垃圾变废为宝! 专家解读《垃圾处理一百问》(连载之六)塑料制木塑复合板篇(垃圾后续处理)网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3290
相关内容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南京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厨余垃圾变有机肥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桶采购
农业农村部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进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分类规范指南.docx
由“难点”变“亮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放光彩
一种农村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法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有新意见了!
振兴乡村,如何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