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昌:生命里的微尘|中原作家

发布时间:2025-05-18 14:44

南京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城市旅游景点#

作者:孙志昌

来源:西安日报

清晨一睁眼,只见阳光斜斜地洒进屋内,透过窗帘斑驳地落在地毯上。

这块深蓝色地毯,是去年买的,上面点缀着精美的花纹,颇为赏心悦目。但是,我凑近细看,就会发现其表面覆着一层薄薄的灰尘,微尘在光影中轻盈飘舞,为这间屋子平添了几分生机。

我蹲下来,用手指轻轻一抹,手指上立刻沾了一层灰。这些灰尘也不知道打哪儿来的,一天天积累下来,就多了,真是烦人。我每天都扫地,就是没法完全扫干净。灰尘好像有生命似的,总喜欢在那些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悄悄地躲起来。

小时候,我妈总说:“家里有灰尘,就是懒。”她拿着鸡毛掸子,到处扫啊扫的,不让一粒灰尘落地。那时候我还不懂她的意思,觉得她的要求太高了。现在,我自己做家务了,才明白灰尘有多顽固,真的不是光靠人力就能彻底清除的。

地毯上的灰尘真是够狡猾的,钻到纤维里面,藏在花纹下面。用扫帚扫一下,它只是稍微翻个身,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用吸尘器吸,它就躲起来,等你一停,它又悄悄地出来了。有时候我都在想,这些灰尘是不是真的有灵性,专门跟人对着干。

前几天,邻居王大嫂来我家,看到我正在和灰尘作斗争,就笑着说:“干吗这么较真呢?谁家没点儿灰尘啊。”听她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轻松多了。原来不只是我家有灰尘,灰尘是每家每户的常客,只是有些人比较在意,有些人不太在乎而已。

仔细想想,灰尘也不是完全没好处。阳光里的微尘,让丁达尔效应更美了,给光线添了形状。显微镜下的灰尘,不是藏着好多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吗?灰尘就像是缩小版的山河,是微观世界。它们无处不在,悄悄地把万物连接起来。

我突然想起了老张,他是我们小区的清洁工,每天天还没亮就开始打扫。经常看到他弯着腰,认真地清理落叶和纸屑。有一次我问他:“每天都扫,每天都脏,你不觉得烦吗?”他站直了身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脏了,我们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一直都很干净,那我们还忙啥呢?”他这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想了很久。

地毯上的灰尘,可能就是生活的隐喻。我们总是梦想着一尘不染的完美,却没意识到灰尘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追求干净的心是好的,如果因此变得焦虑,那不就失去了生活的真正乐趣吗?不如学学王大嫂的开朗,或者老张的踏实,和灰尘和平相处。

我放下抹布,不再和灰尘较劲。如果它们愿意留下,那就随它们去。反正明天灰尘还是会有,今天扫干净了,明天又会积起来。倒不如省下力气,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阳光依旧照在地毯上,灰尘依旧在光影中跳舞。我看着它们,突然觉得这些小东西也有它们的可爱之处。它们默默无闻,却记录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微不足道,却承载着生活的痕迹。

人生在世,谁不是一粒灰尘呢?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和地毯上的这些小颗粒相比,又能大多少呢?区别在于,我们会思考、会烦恼,会为地毯上的灰尘而烦恼。而灰尘只是灰尘,静静地存在,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喜怒哀乐而改变。

这么一想,我对这些小东西竟然有了一点敬意。

网址:孙志昌:生命里的微尘|中原作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3478

相关内容

微尘:高树上的一只蝉|中原作家
山东省昌邑市孙斜村:“文化立村”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讲座|学者孙周兴谈尼采:作为生命之美的艺术
变“看不到灰尘”为“摸不到灰尘” 用精细化管理擦亮宜昌文明之镜
陨落的生命微尘(刘兴诗)
《建筑》杂志刊发|孙英:“好房子”中的绿色低碳探索
烟火微尘
这个周末,一起去看艺术家孙岩的生活“日常”
微尘的书评 (181)
那些生命,飘荡如微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