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三大举措”应对老龄化
积极应对老龄社会,提倡健康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老龄化社会观念#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正确把握我国人口发展大趋势和老龄化规律,着眼长远,做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国各地以“三大举措”积极应对老龄化,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加大经费投入应对老龄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加速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300亿元,截至2021年底,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4万个、床位总数比2012年增长了一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养老服务滞后的短板问题正在有效解决,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全覆盖,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达到13万多个,为农村老人提供娱乐、餐饮、慢病管理等服务。
二、加强日常照护应对老龄化,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不断完善。老了,也要健康地老去,成为老年朋友的共同心愿。为了让老人享有健康夕阳红,国家推出系列举措: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推进“互联网+护理”试点工作,医养结合服务被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免费服务,出台《“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完善身心健康并重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等9项任务。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搭建起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长期照护等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三、消除设施障碍应对老龄化,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成为共识。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无障碍设施,老楼加装电梯、居家适老化改造,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对老年人更加友好。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现如今,老年教育纳入了终身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老人通过参与为老服务、义务讲解员、义务监督员、乡村支教等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融入社会,发挥余热。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年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从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增长,高龄老年人津贴、护理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保障了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陈少田)
网址: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三大举措”应对老龄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6737
相关内容
寿光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协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适老”更要“助老”
宁波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各地加快适老化改造步伐 多措并举共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岳塘区多举措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
我市六举措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
协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消费万花筒)
“荆楚银龄行动”来了!湖北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老龄化社区:打造老年人友好型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