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个游戏治疗案例|父母和老师都应该学一学

发布时间:2025-05-19 04:26

案例1: 父母如何通过游戏引导孩子学习数学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游戏

101

Heidi Kaduson

游戏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

代表作品有:

《Quotable Play Therapist》

《The Playing Cure Individualized Play Therapy for Specific Childhood Problems》

书里收集了世界各国儿童工作者改造和总结的101个结构式游戏,分为想象、说故事、艺术、游戏、玩偶、玩具与对象、团体游戏、其他治疗8大类。

这些改造后的游戏能有效地帮助儿童走出低自尊、恐惧、多动和沮丧、释放压力、适应社会。同时,能让父母/老师/教育工作者从中了解到儿童在游戏时借助游戏所表达的愿望、困惑和期待。

1

101

假装我会(指导性语言)

如果你要求孩子自己系鞋带,通常他们会说“我不会”但是如果你要求孩子假装他们知道如何系鞋带,并且做给你看,通常你会发现他们其实已经会好几个步骤。这是一个称赞他们的大好机会。“哇,你已经知道了好多……”

例如:

利用想象游戏的情境,孩子可以从惧怕失败中解脱出来,并且自在地表现自己所知道的。用这个方法来鼓励孩子建立自尊以及自我独立。

2

101

情感文字游戏

与孩子间最佳沟通渠道是游戏,这也是孩子们最自然的自我表达媒介。游戏同时也是一种特别的沟通模式。在孩子进行游戏时,他们的防卫能力会减低,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

3

101

角色想象故事

说故事可以鼓励想象,并且揭露自己的内在感觉和自我形象;孩子选择的材料以及使用材料的方式,可以用来反射孩子的攻击性、不安全感、恐惧和愤怒。

和艺术一样,故事对治疗者而言也有着深层的意义:如果孩子在故事中常常使用一些有权利的角色,那么表示他可能需要对生活有更多的场控;如果孩子将一个成人造型放在小孩造型里,这暗示除了他自我的重要性与双亲或照顾者地位有关系。

4

101

暗喻性故事

说故事的方式不会直接正中当事人的要害,所以也就不会引起当事人对于这种方式的拒绝。孩子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并且对于自己的冲突有了新的态度,而他们也可能不自觉的利用故事的暗喻来借鉴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很多父母问我怎样给孩子故事,可以看看这3篇:

孩子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轻易地进入故事的剧情当中,这些想象的能力就是改变治疗的元素。故事中的暗喻开启了想象空间,并借由力量、自我认知和转换来达到治疗目的。

5

101

感觉气球(情绪转移)

让孩子画三个或更多的气球,把他们能够说得出来的感觉写下来,一个一个贴在第一号气球上,这气球可以叫做“所有的感觉”,剩下的气球也被命名。举例来说:如果孩子选择性面对也父母亲离婚相关的感觉时,第二个气球可以叫做“离婚”,第三个和第四个气球则可以分别叫做“母亲”、“父亲”。

气球可以因需要处理的问题而取不同的名字。从第一个气球中的感觉转移到母亲与父亲的气球上,让给孩子表达且讨论感觉。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对父母亲有着不同或相同的感觉,在孩子开始懂得自己的感觉时,就会建立起一种常态而减低焦虑。

6

101

黏土雕塑(表达治疗)

需要的材料有黏土、黏土板。(我们在家里一般就可以用橡皮泥代替)首先可以试试橡皮泥的性质,可以随意做出任何东西,或是建立一个黏土世界。活动的重点在于创作的表达,而不是美术的能力,所以每一个孩子的创作模式都是可以接受的。

关于手工劳动在心理治疗方面的作用,可以看看我曾经写过的2篇:

在完成创作后与孩子一起看看这个黏土雕塑的作品,并要求孩子谈论自己的创作。把焦点放在特定的个人观点、形体或是中心主题上,也可以建议继续创作,如讲故事等。

7

101

噩梦(释梦)

首先要求孩子描述一下梦境,然后讨论这个梦境怎样结束,要求孩子画下他所想要的结尾。接着要孩子将眼睛闭起来说一次梦境。在孩子进入恐怖阶段时,我会让他大力地握住自己的手,好像有一个遥控器在手上一样,然后让他顺着自己的意愿来结束这个梦。

关于儿童的释梦,可以看看我曾经写过的3篇:

在孩子说他可以见到新的结局时,我轻轻的摸摸他的手腕或手臂以加强这个梦境新结局的感觉,然后让孩子睁开眼睛。这个过程将被重复至少三次。

8

101

图画游戏(绘画治疗)

在与孩子互相介绍后,可以问:“你玩过画图的游戏吗?”并且马上在画架或白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说:“很久以前有一间房子。”这时在大正方形中画出两个当成窗户的小正方形,以及一个当成大门的长方形。

可以说:“这就像是其他的任何房子一样,有两个窗户、一个大门,一个屋顶和两个烟囱。”这时可以在屋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在屋顶的两角画出烟囱。“在屋子里住着一个男孩/女孩”,进行到这里,你虽然没有询问孩子任何事情,但是已经借由画图以及用童语解释,给孩子一些知觉上的激励。

关于绘画治疗,请参考之前我写的3篇:

这个治疗技巧适用于9岁以内精力不能集中或者精神过于紧张的孩子身上。

紧张的孩子——具有焦虑、恐惧症、沮丧、害羞、压抑,或有强迫症的孩子,对于新环境特别不能适应。这些孩子需要有趣的活动来减轻他们的忧虑。

精力不能集中的孩子——具有冲动的、不专心的、爱反对或多动的孩子,需要有明确的引导与结构。这个治疗除了能为这些不同的孩子提供所需之外,也在无威胁性的状况下建立起治疗者的权威性。

9

101

随意涂鸦(艺术治疗)

这是一个具有多项用途的艺术治疗工具,可以打破尴尬,迅速的让孩子在新环境中与大家快乐的一同学习。有时候这个治疗所产生的图画,对于每个人来说也都是个有趣的经验;有时候它也可以当做社交技巧、耐力、自尊心及其他能力的教导工具;有时候借由这个治疗的过程,使孩子与家人互相了解和彼此学习的机会。

10

101

订做一个爸爸(补偿游戏)

没有父爱的情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自我主义与社交疏离支架的关系、自尊心、数字与拼字的能力,以及自我的行为问题。

与这些失去父亲的孩子(包括隐形父亲)进行游戏治疗,是一件费力的事情。他们会有许多不想讨论父亲的因素,他们也有可能将父亲离去的气愤隐藏起来,进而表现在反抗的行为上;也有可能因为对父亲的一知半解,而无法进行讨论;或因为心里治疗过程的因素,而在表达他们的感觉与想法上有些困难,例如如法适应情感转移。这个治疗技巧的设计就是让孩子重新唤起对父亲的记忆,以建立一座与治疗者直接的桥梁。

如何教会一个男人做好父亲,也是妈妈一生的功课:

11

101

时钟游戏(自由支配)

许多容易冲动的孩子都觉得很难保持自尊,他们时常被要求不可以坐着,不可以做这不可以做那,通常无法完成已经开始的事情,也因无法得到将事情完成的那种成就感。长期下来,这都都会累积成孩子对自我的负面情绪,并且由行为表露出来。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参考这2篇:

征服是游戏治疗的能力之一,也是这个治疗技巧的一个基础。当孩子已经开始一个有趣的游戏时,通常都会长期地持续下去。这个持续很可能会帮助孩子熟悉工作,持续工作,直到完成工作,并拿到奖励为止。这个孩子可以见到完成工作的成就感,而对他们的奖励是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以及他们完成后获得的成就感。

12

101

捉迷藏(接受分离)

从婴孩、学步的孩子到幼小的孩子的情绪发展顺序,包括从躲猫猫到追逐游戏,至最后的捉迷藏游戏性。这些游戏的背后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包括了熟悉人际焦虑与分离焦虑,透过团聚经验区分个人及亲密关系。躲猫猫以及捉迷藏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从需要成人在场,转变到在心理上建造一个内在的精神生命,来帮他们在家中或是主要照顾者不在场时也能安心。

关于角色互动游戏,给大家参考这2篇:

在有治疗性的适当引导下,捉迷藏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空间,面对焦虑,赢得掌控感,并建立强壮的自我意识。

这个治疗对于有多重丧失、被疏忽、父母离婚、亲人死亡、忧虑、多次搬家、自己或是照顾者住院,或是其他种类的时尚情况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孩子有不被需要的感觉时更是如此。

13

101

制作玩具(负性情绪处理)

孩子一般都可以利用玩偶轻易的表达出恐惧、愤怒、困惑或悲伤的情绪,也会利用玩偶来描写自己生命中所需求的愿望,玩偶提供治疗者与孩子互动的机会。鼓励孩子用玩偶帮助自己确认并表达情绪,同时演出自己生活中不同的事件。

下面说几个利用玩偶的技巧:

让孩子选一个或找一个可以着色的玩偶代表今天的心情,然后说说今天的感觉。

让孩子选一个如果有人说他丑、愚笨、善良时能代表他心情的玩偶,并上色。

让孩子先选一个玩偶,然治疗者来说明玩偶的感觉自己家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

当我和不熟悉的孩子进行互动时,我会依照他们实际的情况制作新的玩具,也会在家里里随时最一些纯白的、可以上色的玩具,让孩子在需要时可以使用。

14

101

撕纸(声效治疗)

从笔记本上撕下几页写过一面的废纸,告诉孩子如何将这些纸撕得更小,然后撕得更细。将小纸片放在房间的正中央,当堆成一大堆时,和孩子一起将纸片丢到空中,这些纸片在整个房间内飘扬,孩子会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这个游戏提供打架意外的另一种解决途径,让紧张的孩子放松,并扩大违规者的界限,给孩子一个完成承诺的机会,促进父母/老师/治疗师与孩子间的情感连接。

15

101

奶瓶(安抚和镇定)

许多自己动手拿奶瓶的孩子都会在奶瓶中装满水然后吸食,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表情。我的观察告诉我:这个动作是借由退化到婴儿时期的动作来达到安抚与镇定的效果,好像他们在想“我知道我长大了,可是我喜欢这样,也感谢你让我这样做”。当他们觉得安抚够了时就会停止。

关于安全感建立或修复问题,请参考这2篇:

16

101

纸箱(给孩子一个容器)

许多孩子对于纸箱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纸箱意味着一个很大的想象和自由空间。纸箱可以被孩子当成交通工具(公车、汽车、火车以及飞机),也可以当成秘密的藏身处、道具、角色、义务、安全帽以及怪物等。这些纸箱对于具有学习障碍、只能障碍、沟通困难的孩子有着实质的治疗功效。

17

101

挤压和触碰(缓解压力)

孩子和大人一样会有压力,但是孩子们并不懂得什么叫压力,以及压力来自何处,孩子们也没有能力自己将压力减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而这个游戏就是通过放松肌肉紧张度来帮助孩子在无形中排解压力。

如果孩子同意的话,我会站在孩子的后面轻轻的抓着孩子的肩膀。看孩子是否用力的方法就是感受孩子肩膀的松紧度。肌肉紧绷时,触摸孩子会使他觉得痒。这个方法其实用在成人身上也是有一些效果的。

18

101

会唱歌的笛子(音乐治疗)

音乐有吸引、催眠、抚慰、放松心情的用途。它对人心灵的慰藉作用是可以增进治疗与和谐。医院中用安抚的音乐就是用来帮助焦躁/恐惧/抑郁的病人的。

关于音乐和语言治疗,可以参考之前我写过的2篇:

经过在自己孩子身上的实验后,我觉得教导孩子使用笛子/口琴等简单乐器确实是有效的。

内向的孩子可以在帮助下参与配合,每周短短的练习对那些没有抗压性的孩子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成长迟缓的孩子也通常都可以先出明确的学习能力,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通常可以忍受短时间的练习,并且在所学的曲子增加后培育出增加的荣耀心;

视力不足的孩子也在缓慢的的握法练习下得到了可以吹奏单音的成就感,以及心理的改善;

对于机动性不足或是无法协调的孩子,也可以慢慢的教导他们使用正确的握法。

19

101

购物游戏(社会交往)

观察孩子如何与他身边的世界互动,将焦点放在孩子现存问题的机动性上。观察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可以帮助设定一些互动方法,确认孩子的现存问题。

关于孩子同伴交往的能力培养,可以参考这2篇:

对于一些在分享上以及合作上有困难、不能和同伴建立起关系的孩子,将照顾状况排入游戏之中,让孩子练习这些技巧。这个技巧也可以用在大多数孩子的身上。

20

101

我是小宝宝(同伴竞争)

这个游戏尤其适合两个孩子的家庭及准备要二胎的家庭。很多家长说在有了老二之后,老大变得爱哭闹、脆弱、娇气,比之前有了很多“不可理喻”的毛病。那是因为在新的宝宝出生后,父母原本分给自己的时间和爱都要转移去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孩子原本在家庭的中心位置得到了冲击。

笔记

101

发展心理学曾列举过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包括: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情绪发展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此外,游戏的作用不仅仅可以促进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也是心理咨询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个4、5岁的孩子可能还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一个10岁的孩子,即便具备了完整的表达能力,但生活中一些意外事情的发生也会导致孩子无法正常与父母/老师/陌生人沟通,因而逃避与人眼神交流、言行出现障碍等。所以很多人都认可说:孩子的世界,成人不懂。

面对有心理问题需要援助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在做游戏时,儿童可以释放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修复心理创伤。

游戏是迅速打开孩子心门的重要方式,游戏(更准确的所是游玩)可以拉近我们与孩子的距离,生活中常见成年人说“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其实很多是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玩。

很多读者会问我“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方法是科学有效可行的。” 我只想说,我也是边当妈妈边摸索边学习来的。

以下2篇合辑可以供你找到更多问题的参考答案(并非是标准答案)

作为一个母亲,我读这本书的目是为了学习更多的游戏,让孩子可以缓解压力、宣泄情绪。在这个处处是压力的社会,孩子可以从家庭游戏中获得外界给不了的乐趣和安全感。

有时候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你需要玩,也需要安排好时间玩。” 时间让孩子成长,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慢慢发现他无法体会孩提时代的一些珍贵的感受,而游戏,就可以让孩子再次感受到他的重要性和父母对他的包容。

通过游戏,我慢慢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让自己放下身段去体会孩子的世界,体会他的恐惧、担心、害羞、愤怒、压抑,了解他的世界里的规则,让我和孩子之间多一个舒服的沟通方式。

希望这篇文章也可以给所有父母们/老师们/儿童心理治疗师门一些启示。

jonnerunahui

妈妈好老师

微信公众号ID: K-12EUDCATION

网址:101个游戏治疗案例|父母和老师都应该学一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6924

相关内容

病房教室:艺术疗法,学习疗法,游戏疗法,父母和孩子的舒心丸
游戏疗法
亲子游戏学龄前宝宝和父母互动小游戏集合1
父母学会“自我家庭治疗”,抑郁、双相孩子更容易加快康复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亲子关系缓解个案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
父母成长书单
这3个简单易懂的心理学效应,每个父母都应该知道
建议每个中国父母,都该学学“夏东海”
幼儿园亲子游戏104个,老师孩子都爱玩!
一个老教师的忠告:家有中学生的父母须谨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