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盘活闲置物品 消费习惯可以这样变
共享经济利用科技改变了闲置物品的消费观念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改变消费观念#
共享经济盘活闲置物品 消费习惯可以这样变
2017年12月20日 15:2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无闲置社会,提供了把闲置物品盘活的可能性,应该把这个新兴产业做好、做强、做大,把我们中国人民的消费习惯改一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12月19日表示。
12月19日,闲鱼联合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估吗、有得卖、爱回收、回收宝、有闲有品、乐人乐器、大搜车、芝麻信用、蚂蚁森林等近50家机构,启动无闲置社会行动,向闲置浪费说不。
周宏春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以后,每家每户闲置的东西也多起来了,把这些盘活起来就是共享经济。“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了,共享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业态,未来会发展很大,很有潜力。”
目前,闲鱼拥有超过2亿用户,其中52%是90后,每个月都有5000万用户在闲鱼上寻找好物。
闲鱼总经理谌伟业表示,闲鱼将与众多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构建闲置行业标准和价值链,促进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凯看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可持续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尤其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循环经济得到了更大更实的发展。
“用科学技术进步成循环经济的发展,闲鱼的模式,促成了循环经济的很多目的的实现,也就说用这些技术手段,是实现了我们循环经济很多理念。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循环经济早已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实际上,大多数年轻人的绿色生活是从闲鱼开始的。因为闲鱼每一笔交易本身,就是一种绿色行为。据北京市环交所评估,三年来,闲鱼仅3C电器类物品的转让再利用,减少的碳排放就近1亿kg,按照蚂蚁森林17.9kg可以种植一棵梭梭树的标准,相当于种植500多万棵梭梭树,而这只占闲鱼交易的10%。
与无闲置社会同时,闲鱼宣布信用速卖服务正式上线——芝麻信用分超过600的用户可以“先收钱,再发货”。随着回收宝、估吗、有得卖等数十个专业回收机构的接入,全社会闲置物品的回收将更加高效。
谌伟业表示,共享经济的根本是闲置经济。“共享经济不是为了一时便利,生产出很多的资源同时又制造出很多的闲置,而是把闲置的资源先把它共享好,利用好,并且会带给每一个用户,带给社会更大的价值。信用速卖将加速这个过程。“
芝麻信用生活事业部总经理王曦认为,90后、00后成长在互联网的世界,未来消费在变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创业红利,像闲置交易、互换、回收、租赁等,会覆盖更广泛的用户需求。
“芝麻信用通过闲鱼连接用户和商家,从在线资助估值、核审到收款,在同一个基础上促成双方建立信任关系。一方面可以保护用户权益,另一方面帮助商家提供更好地服务。比如信用速卖,接入的商家不但违约率降低,而且生意会做的更大。“
(责任编辑:秦爽)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共享经济盘活闲置物品 消费习惯可以这样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7013
相关内容
共享经济时代,如何盘活闲置资源?共享经济时代,闲置共享平台如何盘活闲置资源?
闲置经济:折射消费变迁
共享经济盛行下杀出的“闲置分享”,这世道东西越多不变现真可惜了!
“换”醒低碳经济,以物换物:轻松交换闲置物品
闲置经济升温折射消费时代变迁
消费观念转变 旧物循环共享“闲置交易”催生新商机
“闲置变现,共享生活” 二手物品共享商业计划书.docx
闲置经济兴起:旧物新生与年轻人的消费变革
分享经济 盘活闲置资源(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