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化活动提升小班幼儿整理习惯的有效策略

发布时间:2025-05-19 10:19

婴幼儿睡眠习惯培养策略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博客文章#

摘要: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能够让幼儿可以全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为幼儿进行其他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就要求幼儿园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其中,整理习惯是生活习惯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未来长远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整理习惯对幼儿能够在结束了区域活动之后,对使用过物品进行真理的意识具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就结合幼儿园在区域化活动中提升幼儿整理习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整理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在实际的幼儿园的教学中,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且思想意识和行为意识都没有完全地成熟,从而使幼儿对自己行为控制能力仍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在实际的区域活动时经常会出现物品摆放杂乱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急需改善的现状中,幼儿园就应该利用区域活动的优势和特点,注重提升幼儿的整理习惯,以此保证幼儿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幼儿园区域化活动提升小班幼儿整理习惯过程总存在的问题

(1)意识培养缺乏依据

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年龄偏小,对很多事物都没有健全的概念和意识[1]。同时,小班的幼儿正处于人生发育的一个特殊的阶段,就是要通过搞破坏来吸引家长和老师的注意。因此,对于区域活动环境杂乱无章的现象,幼儿不仅不会进行整理,反而会让其更加凌乱。针对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老师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导致对幼儿整理意识的提升没有有力的依据,从而使整理意识的提升长期得不到显著的提升成果。

(2)引导方法陈旧传统

由于利用区域活动提升幼儿的整理习惯没有具体的内容对其进行指导,使得幼儿园依然采用传统陈旧的引导方法,即单纯说教、反复强调的方式。小班的幼儿正处于一个小的叛逆期内,导致老师对幼儿整理行为的引导经常处于无济于事的状态。如果老师在此过程中逐渐失去耐心而出现言语过于严厉的情况出现,甚至会使幼儿对整理物品产生逆反心理。传统陈旧的引导方式,使幼儿对老师的指令配合程度较差,严重阻碍了学生整理行为的发生。

(3)评价体系片面扁平

良好的评价体系是对提升结果进行检验的重要途径[2]。而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中,利用区域活动提升幼儿的整理习惯逼并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评价标准,也没有系统化、结构化的评价体系,使得幼儿整理习惯的提升策略没有可以创新和优化的依据。对幼儿整理习惯的提升长时间得不到具有建设意义的反馈,使得区域活动的利用率逐渐降低,甚至彻底失去意义。

二、幼儿园区域化活动提升小班幼儿整理习惯的有效策略

(1)调查分析情况,制定有效提升策略

幼儿园在制定提升幼儿整理习惯之前,要进行小组会议针对提升策略进行头脑风暴,列举一些具有实际效用的备选方案。然后,利用调查问卷和电话回访等方式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全面了解[3]。再利用观察分析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基于现有的信息和资料,在制定整理规则时可以让幼儿也参与进来,让幼儿认为自己是主人公的满足感中,对自己制定规则更加认可,并以此来提高幼儿对整理物品的参与度。同时,在制定提升策略时,幼儿园还要利用文献法收集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一方面可以有利与解决在制定提升策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让得出的提升方案在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同时更加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

(2)采用合理方法,加强习惯提升效果

正确的提升方式是有效提升策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显现提升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总结出合理有效的提升方法是指导幼儿园每一个工作人员认真思考的课题。如幼儿园可以在家长的协作下,将提升幼儿整理习惯的效果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使其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再比如在提升幼儿整理习惯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来总结合理的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达到促使幼儿能够自主进行整理的目的。最后,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常规的激励效应,对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良好整理习惯的幼儿加以物质奖励和语言夸赞,借助幼儿对老师的关注度的重视,促使幼儿为了能够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而整理区域活动中使用过的玩具或者图书。

(3)总结过程经验,展示显著提升成果

对提升幼儿整理习惯过程的总结是幼儿园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久而久之会是幼儿园逐渐形成反思的习惯,从而对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提升过程的反思和复盘,可以让幼儿园从中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从而对现有的提升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助力幼儿提升整理习惯的作用。同时,幼儿园也要通过增设公开课的形式,将现有的成果展示给家长,使家长能够更加认可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和对幼儿成长的贡献。幼儿园方面也要将现有的成果以论文、教案以及影像的形式进行留存,以便日后可以使其成为幼儿园展示教育成果的依据,并使其能够成为幼儿园的办学特色,从而极大程度提高了幼儿园在未来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幼儿园在利用区域活动提升幼儿整理能力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意识培养缺乏依据、引导方法传统陈旧以及评价体系没有系统化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通过调查法、观察分析法以及实践研究法等探索方法的共同协作,总结出幼儿园可以通过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提升策略、采用合理方法加强提升效果以及总结经验展示成果等有效提升策略的实施,让对幼儿进行整理习惯的提升能够得到显著的成果。幼儿整理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让幼儿的生活能力有所提升,也让区域活动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更是实现了幼儿,家长和老师的三方面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孔丽媛.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和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1.

[2]徐云.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9):18.

[3]张苏珍.浅谈如何养成幼儿整理习惯[J].科普童话,2018(32):101+103.

网址:浅谈幼儿园区域化活动提升小班幼儿整理习惯的有效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8588

相关内容

浅谈如何养成幼儿整理习惯
让幼儿成为教室的主人 ——提高中班幼儿区域活动自主整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园生活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浅谈大班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
浅议小班幼儿生活活动指导策略.doc
促进大班幼儿形成整理习惯的有效策略探析.pdf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生活化策略
利用区域游戏提升幼儿生活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策略浅谈.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