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时有人、收时无人!如何培养孩子整理、收纳区角材料的好习惯?
设定个人物品收纳区,培养孩子的整理习惯。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生活习惯指导#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每天游戏、学习不可缺少的活动。但由于幼儿对区角活动材料的反复操作,诸多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活动后常常是“玩时有人,收时无人”,造成很多区角因疏于整理而凌乱不堪,不仅影响了活动室的整洁,而且给下次游戏带来许多麻烦。
新学期里,如何收纳区角材料才能让班级不乱?如何培养幼儿整理、收纳区角材料的好习惯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合理规划和利用班级空间
班级空间的合理规划和使用是整洁的前提。有时候班级里的乱,并不是玩具材料太多,而可能是我们把东西摆在不该摆放的位置了。另外,两室配套的班级和三室配套的班级是不一样的,面积大的班级和面积小的班级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班级老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班级的所有空间,让幼儿的学习、游戏、生活都从容有序开展,让班级所有的物品和区域材料都能有序摆放在最适宜的位置。
02
提供设计科学的收纳橱柜
任何班级的乱,都与收纳方式有关系。现在我们走进大多数幼儿园的班级,一般区域材料都收纳在两层或三层的开放式橱柜里,橱柜几乎都一个模样,也几乎都是一种规格。其实,这本身就不科学。因为各年龄段幼儿的身高差异很大,自我管理的能力差异也很大;班级的人数也不完全相同;每个区域里的材料无论是外形,还是大小、长短、高矮都不同,需要呈现的方式也不同,区域里的材料也不是都同时需要……
如此说来,区域材料的收纳方式和呈现方式都应该不同才对。所以,管理者需要为每个班级、每个区域配备材料收纳的橱柜,有高、有矮,分层设计,橱柜可能3层,也可能4-5层,每一层的层高是不同的。橱柜有开放的,也有封闭的。开放的橱柜有利于幼儿自主收整材料;封闭的橱柜有利于教师收纳暂时不用的区域材料和多余的原始材料。
03
师幼共同制定材料整理的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如何让幼儿自觉地遵守规则呢?老师不妨这样引导幼儿共同讨论整理材料的规则。
“为什么要整理材料?”
“不整理东西会很乱!”
“不整理玩具他们就会找不到家,他们会想家!”
“不整理好了,下次就没法玩了!”
“怎样整理才会又快又好呢?”
“把材料分开放。”
“把大积木放在大筐子里,把小雪花片放在小筐子里。”
“物品从哪拿的还放哪去。”
“笔和笔套不可以分家。”
“如果有小朋友不参与整理怎么办”?
“下次不让他玩活动区。”
“罚他不能当值日生。”
“告诉他赶快整理好。”
……
热烈的商讨之后,教师可以把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整理规则张贴在活动区的显眼位置。
由于规则的制定是师幼共同完成的,幼儿参与了制定规则的全过程,所以他们不仅能够自觉自愿地遵守,还起到了互相监督、提醒的作用。
图片来源:小红书@醉晚清风
你可能感兴趣: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区域活动开展更有序?
04
使用适宜的标识,便于材料整理
有了一定的材料整理规则,每次活动区活动之后,幼儿能主动把相应的物品收回到橱柜里,但花费时间较长,而且经常会因为物品筐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怎样才能让幼儿将活动材料整理得又快又整齐呢?
按图示标记整理
引导幼儿将各式积木、娃娃、汽车、蜡笔、彩泥罐等玩具、用具放在纸上,按住后沿着四周的轮廓画下来,撕或剪成图卡标签,用胶纸粘贴在各橱柜相应的部位,以提示幼儿整理时应归放到标签处的筐里。
例如:装剪刀的小桶放在了画有剪刀图案的图形上,铅笔的家在画有铅笔图样的纸盒里,其他的如小勺子、胶水、橡皮等也各有其位。这种图示法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图片来源:小红书@超超小朋友
同时可以运用拟人化的情境、儿童化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并乐意接受,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把“玩具宝宝送回家”是提醒幼儿将物品放回原处;把同一类玩具放在一起,可以说成“好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等等。
按文字标记整理
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可以在各个区角及橱柜上运用图文并茂的标记,满足各个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让幼儿根据文字卡片来进行收拾整理。
图片来源:小红书@唔西_迪西
例如:“阳光百货”区域是摆放幼儿角色游戏需要的各种物品的地方:包括水果货架、蔬菜货架、休闲食品区、日常用品区等,这类文字标志直接展现的是物品名称。
而有一些文字标记展现的则是所标记物品的玩法和作用:
如“蹦蹦跳眺”是一根根跳绳的家,“抱一抱”是各类胶水、胶带等材料的家,“折折剪剪”是手工材料的家,“和时间赛跑”是幼儿自制钟表的家等。
图片来源:小红书@Spirit
文字标记的使用,不仅让幼儿在活动中很快就能找到所需材料,而且活动结束后也会迅速将各种材料各归其位,材料整理的速度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05
相互监督,及时评价
规则和标志的建立以及使用,使活动区材料的整理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每一次的区角活动中,可以请幼儿轮流担任管理员,成为区角的小主人,从自身感受出发,提醒与监督同伴收拾整理,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及交往能力。
幼儿之间的相互监督能让他们的规则意识日益增强,及时准确的评价则更能使幼儿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
每次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在巡视中给予幼儿及时的评价:
“你收拾得真快”“你的玩具摆得挺整齐”“你们两个合作得真棒”“娃娃谢谢你把她送回了家”……
老师看似随意的一句鼓励,能让幼儿获得极大的满足,对他们的好行为是一种正强化,从而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
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后的分享交流对在收拾整理中表现突出、或者是有进步的幼儿进行肯定,并让他们为同伴讲述整理的过程与方法,使幼儿在相互学习中提高材料整理的能力。
END
杂乱无章的材料摆放是区域活动常态化开展的绊脚石,只有增强幼儿材料的收纳整理意识以及提高相关技能,才能保证区域活动顺利地开展。收乱为整,纳繁为简。相信在老师们的引导和帮助下,幼儿一定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本文参考:《幼儿园区域活动68问》,董旭花著)
▄
READ MORE
燃情九月,蓄势待发!亿童文教精彩亮相第五届深圳教育装备博览会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来啦!手工、游戏、集体活动全都有
▄
TOPIC TAG
话题标签
话题标签,即可获取相关内容
#“生活·探究·成长”主题资源包
#“生活·探究·成长”幼儿材料袋
#亿童主题学习包 #亿童学习包
#多元发展课程 #玩玩做做
#起思逻辑包 #分级阅读(加强版)
#探究操作包 #蒙氏数学升级版
#趣蒙操作包 #玩创音乐
#小小毕加索 #情境创意美术
#创艺美工 #亿童幼儿英语
#创意美术 #亿童酷酷英语
#托班生活课程
#托班发展课程
#亿童活动区·托班
#亿童运动区·托班
#亿童活动区 #亿童机械探索区
#科学探究室 #亿童光影游戏区
#亿童扭扭建构 #炫彩建构
#亿童乐器组合
#语言区/数学区/音乐区/美术区
#户外美工区 #沙水探究区
#亿童扭扭建构(大型版)
#亿童沙水区 #亿童户外游戏区
#探索游戏区 #亿童搭搭建构
#户外音乐区 #游戏木屋组合
#跑酷运动组合 #体能运动包
#圆木运动组合 #亿童运动包
#钢架运动组合#亿童绳网区
#方木运动组合
微博
亿童官方微博
视频号
亿童学前教育
视频号
你好幼教人
视频号
幼儿园你好呀
点击分享
点点赞
网址:玩时有人、收时无人!如何培养孩子整理、收纳区角材料的好习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8594
相关内容
家居收纳 培养孩子收纳好习惯户外游戏材料如何收纳、整理?这两点很关键!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五篇材料(存储版)
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哪些?如何培养?
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学生习惯养成一览表,请收好!
如何培养孩子整洁习惯?3种能力让房间清爽有序!
培养收纳整理理念 助力幼儿深度学习
干货 | 户外游戏材料如何收纳、整理?这两点很关键!
如何用收纳整理的思维助力孩子成长
关于加强培养中小学生整理收纳习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