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学习

发布时间:2025-05-19 10:33

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个别化辅导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技巧# #学业辅导策略#

[案例背景]

《纲要》第三部分第一条中健康目标指出:幼儿园要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确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使幼儿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促进幼儿的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的创设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其优点在于让幼儿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在时间上也允许每个幼儿按自己的认知速度进行学习。其活动过程也是自主的,有利于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这些特点正是符合小班幼儿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操作、自由摆弄的特点。同时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在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尤为重要,生活区域的创设可以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以最宽松、最愉快、自由的方式,在生活情境中探究、摆弄、操作、并从而得到锻炼和发展。但我发现相对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其它区域如“益智区、美工区”等,选择去生活区的孩子总是寥寥无几,有时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状况。

活动的观察一:

观察幼儿:寒寒

观察生活区域内容:

1、喂小动物

材料提供:用纸盒粘贴制成的动物:小兔、小猴、小猫、小狗;红酒桶;橡皮纸制成的食物:香蕉、萝卜、鱼、骨头;四只分类收取食物的塑料篮子及一只放食物的塑料篮子

2、扣钮扣

材料提供:缝有纽扣及揿钮的小猪抱枕、小鱼抱枕;雌雄搭扣、纽扣搭扣布块;纽扣及纽洞链接的长布条

3、绕毛线

材料提供:用卷筒纸链接成的小动物头饰、各种颜色毛线

观察幼儿行为表现: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始,很快幼儿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玩,今天进餐速度较慢的陈啸寒没有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区域,我引导他去给小动物喂食。陈啸寒只玩了一会就把一篮子的食物全分完,并跑来对我说老师我不想玩了。随后他又来到了“给小动物揿钮扣”,只见他拿起一只小猪抱枕又从篮子里拿了几片有揿钮的布片一一揿了上去,很快一只小花猪也完成,接着又拿起一条小鱼扣钮扣,很快也完成了。最后又拿起了“绕毛线”,当看到里边的毛线已经绕满没有剩余的毛线球,就又四处观望寻找自己喜欢的区域玩。

对幼儿行为分析:陈啸寒是班中能力发展都较好的孩子他因为用餐慢没有及时玩到自己喜欢的区域选择了以上活动内容。在进行“给小动物喂食”时由于他对这些动物特征、习性都有所了解熟悉,所以在喂食时根本不需要考虑的一个个很快就喂完,完成活动非常快速。在进行“给小动物揿钮扣”时陈啸寒动作熟练、揿扣的技能已经完成掌握,这些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很简单的事情了,兴趣自然而然就降低,只得再次去选择对他更具挑战性的活动。

小班第二学期孩子们的发展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明显进步,且我们班的孩子个体差异比较大,像陈啸寒这样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好的孩子对这些材料就缺乏挑战,同时小班幼儿是自理能力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发展比较快的阶段。孩子们的手、手指、以及手眼协调的发展都将在这一阶段获得突飞猛进的变化,但这一阶段的幼儿对一些精细度较高的动作都不能较好完成,必须选择调整材料以适合发展层次各不相同的幼儿。

观察后找出问题原因:材料提供层次不明显,缺乏挑战性

对此问题进行调整:

1)喂小动物调整:

材料提供:各种形状的动物嘴型头像若干、筷子、勺子、镊子等生活用具、各种形状的珠子、积木、豆子等

调整说明:

在材料的提供上我考虑到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将原来的“喂小动物”根据动物爱吃的食物喂进行了改变重新又增加了几只动物,并且根据幼儿手部运动的特点,由易到难的选择了不同的材料如:动物的嘴型投放了不同形状的材料(积木、橡皮纸、各种豆类),另外又在一旁放置了筷子、勺子、镊子等生活用餐工具供幼儿练习使用。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以前的根据动物特征喂小动物食物,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选择使用用餐工具进行喂小动物。

2、扣钮扣调整:

材料提供:缝有纽扣及揿钮、雌雄搭扣的动物背景布、完整布景照片一幅

调整说明: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鲜艳、具体、形象可爱的事物,而我原先布置的揿钮扣只是平面的摊在桌子上不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我将这些材料结合布置创设成一块动物园的布景悬挂起来,让幼儿从中可以随意取放,增添自己喜欢的动物打扮,即可以锻炼幼儿扣纽扣等的生活技能又能增添情趣以拼图的形式一一扣到布景上。

3、绕毛线调整:

材料提供:动物底板、扭扭绳、毛线、绸带、尼龙绳、酸奶杯

调整说明:

绕毛线是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的最好方法,主要通过缠、绕,锻炼幼儿手的控制能力。但是小班幼儿的兴趣容易转移,过于统一的材料也不适合不同水平的幼儿的发展。于是我将原先单纯的绕毛线改变成绕在动物狮子的头上就像帮狮子装饰头发一样,而且材料也选择了不同质地的线以满足不同幼儿的水平,同时还增加了通过扭扭绳缠绕在手指上制造卷度来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

效果反思:

经过这样的改变一时间这些受冷落的活动又重新围满了幼儿的身影,有的幼儿动手能力强他就选择新提供增加的材料来尝试,而对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还是选择原来的材料操作。

1、班级中26名孩子的性格、性别、喜好、能力各不相同,在提供材料时不能一刀切,要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层次性的材料。就像以上案例中发展较好的陈啸寒小朋友一样,他对根据动物特征喂小动物食物这一活动中明显已不能满足,没有挑战性的活动对于他也就失去了兴趣,可是对于班级中还有的个别幼儿这一活动内容还是需要的,所以并没有将这一内容去除,而是另外又增加了根据动物嘴型及选择使用不同的生活用具来喂小动物这一内容让不同能力的幼儿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2、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对于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材料会更加的有兴趣,在提供材料时除了考虑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合幼儿,同时还要做工精美形象可爱,这样幼儿才会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样是扣纽扣同样是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原先的材料就提供的粗糙不美观,幼儿活动中只是扣完所有的扣子便无其他内容,而新提供的动物背景布,可以一边锻炼扣纽扣一边以拼图的方式考虑哪块是合适放上去的给活动增添了层次与趣味性,成为了他们感兴趣敢挑战的热点地方。

活动观察二:

观察幼儿:瑶瑶、婷婷、芳芳

观察生活区域内容:

1、我给妈妈串项链

材料提供:各种颜色的塑料管子、绳子;妈妈头像图片;奶粉桶摆放妈妈头像;提示图

2、折叠摆放归类衣裤、袜子

材料提供:各种衣裤、袜子;贴有衣裤图示的橱柜、放袜间隔盒;折叠衣裤、卷袜子的提示图

观察幼儿行为表现:胡诗瑶和陈吴婷最喜欢串项链活动,每次串好项链后都会要求老师带在他们脖子上,但是自从美工区里提供了彩纸条可以自己用固体胶贴串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带回家后,她们俩便不再愿意去串项链。老师“你们怎么不去给妈妈串项链了?”陈吴婷“老师,那个项链一点都不好看,只有三种颜色,我妈妈给我买的项链都是有彩色珠子串起来的很好看的!”而一旁在娃娃家内的郑慧芳从橱柜里拿出衣服裤子又塞进去,完全没有按要求整理折叠好,对于贴在一边的折衣示意图也根本不看一眼。

对幼儿行为分析:生活活动的内容渗透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思维带着很大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大多是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他们的生活经验大多来自个体的周围生活,在家中看到爸爸妈妈干活他们也想去尝试,看到妈妈戴漂亮的项链打扮自己他们也会模仿着妈妈打扮自己。但是我在进行生活区域内容投放的材料不够逼真,环境不够温馨导致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都不能持久。在提供的串项链活动中我只是用塑料管子剪成一段段供幼儿穿成一串,由于塑料管子颜色不鲜艳又不够形象原本几个一直爱玩的女孩子

网址:个别化学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8658

相关内容

强化学习与优化的区别与结合
个性化学习路径的优化策略
优化学习策略:发现并提升个人学习效率
优化学习的18个策略
大数据教育智能化与个性化学习
化学学习方法
好“项目”助力居家个性化学习
AI学伴辅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学霸秘诀」10种日常学习法,告别“死板学习”
智能时代的学习:5个你不能错过的AI学习平台,打造个性化学习体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