枡野俊明:禅与极简生活艺术
家居布置中融入禅意的慢生活艺术,如简洁的极简风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慢生活艺术# #家居布置风格#
这篇整体是以说教形式展开,但完全不感觉到说教。反而都觉得很有道理。
◆ 文前内容 >> 禅、极简,都不是抵抗物质,对抗生活,而是要理性、理性、再理性看待物质、欲望,过平衡的生活。 >> 所谓极简生活,即在生活中,什么都不浪费,只拥有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样的生活,才是美丽的生活。 ◆ 前言 禅与极简生活艺术 >> 为了创造出一处空无一物的空间,我们必须放上一些物品。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无一物,我们看到的就只是一片广阔的土地。只有放上一些物品,我们才能感觉到“这是一处空无一物的空间”。这体现的是“有=无、无=有”。我想,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极简”吧。 >> 能否极简地生活,要看你能否辨别出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能够分辨什么是重要之物,就是一种智慧,就是明禅理。 ◆ 第一章 生活极简 >>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培养辨别“哪些方面应追求高品质”“哪些方面应节俭”的眼力。自己必须拥有的东西是什么?在现在所持有的东西中,哪些是多余的?真正能让自己觉得满足的东西是什么? >> 过去并没有可在夏天和冬天之间的季节穿的衣服。在冬天过渡到夏天之前的春天,在夏天和冬天之间的秋天,过去的人只能边用自己的身体调节寒热边生活。 >> 我常常建议有烦恼的人、心情不舒畅的人“给自己一段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时间”。 >> 打扫卫生可以让心情变得愉悦。放弃可让自己收获惬意感的机会,很可惜。亲自动手,获得踏实感和舒服感 >> 守住自己的本心,不盲从,不跟随,你才有分辨事物的能力。 >> 让人觉得愉悦的习惯往往会不断地传染给周围人。而且,你也可以主动将你养成的好习惯和周围人分享。 >> 空无一物的餐桌,放一朵花即可。 >> 空出来的空间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你将它填满。正因为有它的存在,我们的内心才能变得从容。 >> 在家中养成这两个习惯——规定每件物品的摆放位置,用完后马上放回原处——也是件重要的事。 >> 大家如果能舍弃所有执着心和邪念,让自己拥有一段什么也不想的时间,内心就会逐渐被清洗干净。 >> 大家没有必要用电视打发寂寞,只有关掉电视,在寂静之中与自己的内心面对面,并努力战胜寂寞,才能真正消除寂寞。如果不能消除寂寞,那享受寂寞,一个人静静地发呆也不错,睡个好觉也行。 >> 人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谓禅式生活,即边全速运转五大感觉器官边生活。 >> 人最直观的感受永远先来自于自己的身体,所以,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有什么问题,就先从改变自己的身体状态开始吧。让自己的身体活动起来,自己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活跃,身体是心理状态的载体,身体好,心理状态一定会好。 >> 因活动身体而感觉到的愉悦,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 正因为全家出门旅行是一年一次,所以你才那么开心。如果将旅行的频率改为一个月一次,你的开心程度也一定会急剧下降吧!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日子是平淡的日常,能给人带来刺激的日子只不过占其中的百分之几。 >> 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你可以歇一会儿,或给自己泡一杯美味的茶,让自己慢慢地享用。可以说,这样的瞬间才是最幸福最平静的。 >> 请不要过度追求刺激,多磨炼磨炼能助你感知日常小幸福的感性思维吧!“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日子”,绝对不存在。比如,和朋友聊天,忘我地工作,就是每天都能发生的事情——这些事都是令人高兴的事。 >> 无论我们面对什么,都应持有一颗“的”之心,而非持有一颗“和”之心。这是禅的教义之一。首先,我解释一下何为用“和”的心看事物。比如,心里想的是“我和工作”“我和朋友”“我和丈夫”,便是用“和”的心看事物。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看事物,就会把自己和其他人或物等放在对立的两面。比如,如果你想的是“我和工作”,你就会逐渐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如果你想的是“我和朋友”,你就会逐渐产生嫉妒心和竞争意识;如果你想的是“我和丈夫”,你俩在想法上的不同就会成为问题逐渐突显出来。换言之,以“和”的心看人或物,就会让自己总是处于对立面。请试着以“的”的心看事物吧! >> 如果你总是强烈地想尽量多结缘,且仅仅想结一些对自己有利的缘分,人际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后,你就会产生猜疑心、嫉妒心。因为强行多结缘,实际上就是让自己的心受更多的束缚。 >> 在佛教中,有“调整三业”这个说法。所谓“三业”,即“身业”“口业”“意业”。所谓“调整身业”,即调整身体。如让自己做一个举止优雅的人、让身体保持健康等。“口业”表现在措辞上,“调整口业”,即意味着我们不应冲别人发火,或用肮脏的话诋毁别人,而应一直用平稳的语气、热情的话语和别人说话。只有调整好“身业”和“口业”,内心(即“意业”)才会变得平和。 >> 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果让别人觉得如沐春风,别人也会以温柔回应。 >> 如果我们只是拥有场面上的朋友,那我们只能看到表面的自己。换言之,我们最终会忘了自己的真心。 ◆ 第二章 工作极简 >> 工作极简,训练你的能力——即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工作目标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用多长时间,并了解工作的优先顺序。 >> 如果晚上时担心和不安涌上你的心头,请告诉自己“明天早上再思考”吧!如果你将令你担心和不安的事留到第二天早晨思考,你就会发现大部分事都不是什么大事。 >> 请在自己的生活中安排一件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能轻松完成的事吧!这件事一定能成为你的心灵支撑。 >> 立即行动,不仅可以让你的心变轻松,还能助你远离困境。 >> 做好今天的事,今天就会简单,因为没有堆积,明天也会简单。简单的事情累计起来就会变得麻烦复杂,简单的事情今天做完了,就会越做越简单。 >> 好的日常状态是,今天以一百分的状态结束,明天从零开始。每天完成一个从零到一百再到零的循环,这样,每天都是简单的新的一天。 >> 请记住,拥有一段独处的时间和一处专属于自己的场所,可以让你重新以精神抖擞的状态开始新的一天。 >> 的。因为留有富余时间的人,能让我感觉到他(她)的从容和做好一切准备的自信。与这样的人合作,工作往往能顺利地往前开展。 >> 工作时请全神贯注地工作,吃饭时请用心品味饭菜。 >> 禅和极简,一个重要的相同点就是讲究效率。一次做一件事,专心致志,完成一件再做一件。只有完成了,才是效率,同时做两件事或多件事,一件都没完成,就是没有效率。 >> 有的人,无论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这其实是不信任他人的表现。 >> 懂得放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恰恰是一种“极简”,一方面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信任,一方面省下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给了别人学习、成长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非但不会让事情变复杂,反而会有多种收益。 >> 如果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务、育儿,你都想做到完美,你的人生往往会变得更复杂。如果你不想让人生变得更复杂,你就应该想好现在应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 有一句话叫“哪天想做,哪天就是好日子”。 >> 减去顾虑,简化自我,只保留想做的愿望,然后,就做。 >> 正确的做法是,无论有多少事等着要做,也要一件一件地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想正做的那件事,做下一件事的时候再想下一件事,即一事不毕,一念不起,也就是专心。 >> 当你专心做一件事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后,你就能认真地生活,你的生活也会拥有简单而明快的风格。 >> 固然竞争能让社会进步,但有时候不争、不抢、不急、不躁,也许也是一种进步的方式。人人都拼命向前的时候,不妨试着后退一步,你会发现,那里有更广阔的空间。 >> 如果你只追求结果,那么工作的本来意义就会发生改变。而且,你就会草率地工作,并忽视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信任、团队合作等。 >> 与其强迫自己快速向更高等级迈步,还不如先赏识现在的自己。即使你落后于他人,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毕竟不强迫自己,让自己走自己的路,才是重要的事。 >> 请记住,无论你走的是哪条路,只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就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信息获取量和信息获取难度,而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甄选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真正愿意吸收的信息。 >> 有句禅语叫“水急不流月”。它的意思是:无论水流多么湍急,映在水面上的月影都不会流走。 >> 无论社会流行什么,无论他人主张什么价值观,我们都应努力坚守自己。 >> 当有人拜托你做什么时,首先你应客观地看这件事,然后再答应做自己能做的部分。比如可以对对方说“这是我擅长的领域,我来做吧!但是,除此之外的部分都是我不擅长的,请拜托其他人做吧”等 >> 请大家不要这么想:很多人都能做到,那我也一定能做到;他都能做到,如果我做不到,就太不正常了。 >> 记住,有些事即使做不到,也没关系。只要别失去你自己,只要别失去宽容之心。 >> 如果能以“回不回复都能接受”的心情,以与人保持一点距离的方式与人交往,我们在精神上也会觉得轻松愉快。别人怎样做是别人的事,我们怎么保持心态是我们自己的事。说到底,无论面对什么情况,自己的心也要定得住。 >> 当你的碎片时间都被这些SNS工具所占据的时候,那么,这些曾经给你带来便利的工具,已经成了你的主人,而你成了它们的工具。 >> 将目光转向自然,我们就能与自己的内心交谈。而与自己的内心交谈,我们就能意识到对于自己的人生而言,什么才是重要的。 >> 笑是美,是爱,是好天气,是我们无论何时都能送给自己的礼物。 >> 如果你认为,所谓“赢家”,即能挣很多钱的人,或是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人,而收入低的人即属于“败者”,那么你只是看到了人生的表面。 >> 我的努力,不是与人竞争,我只是为了完善自己。今天胜过昨天的自己,明天胜过今天的自己,每一天都有小小的进步,就是让人开心的事。 >> 不是所有的事情,你都能做好。要知道,总有自己能力达不到的地方。认识到这一点,你的人生就会轻松很多。 >> 该歇歇时就歇歇吧。要敢于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之处,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累,歇一歇也没什么大不了。很多事情都可以简单化处理,我们自己的心态,也应该如此。 ◆ 第三章 精神极简 >> 没有一种情绪是坏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掌控,如何使用情绪。 >> 如果你已经开始感觉到压力的存在,可以稍稍偷偷懒——能否这么做,至关重要。 >> 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偶尔偷偷懒吧!如果因偷懒而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再恢复原来的做法。 >> 将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毕竟是件难以办到的事。不过,在偷懒前我们还需做一件重要的事:将能偷懒的事和不能偷懒的事区分开。 >> 可以做任何事情的这段时间,才是真正考验自己的时间。这段时间主要考验的是“你做了什么”“如何与自己面对面”“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人生正因为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我们才有继续前行的价值。 >> 空出来的空间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你将它填满。正因为有它的存在,我们的内心才能变得从容。 >> 在做什么前,可以优先考虑“自己想做什么”这个问题。 >> “顺从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是指任性地生活,而是指“边如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边生活”。 >> 有一句话叫“哪天想做,哪天就是好日子”。光想不做,你的人生会充满遗憾。 >> “主人公”这个词原本是禅语。可以说,我们是否以自己人生的主人公的姿态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 >> 心里一出现垃圾,就马上处理吧!如果总是往后拖延,最终你将无法下手处理。 >> 当你专心做一件事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后,你就能认真地生活 >> 不断向梦想靠近的人,不仅清楚地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还会一步一步地向自己的梦想迈进。 >> 当你静静地面对并反复回味从你心底涌现的各种感情后,你会发现你的内心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淡。 >> ,坏事中也很可能隐藏着好事,或许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创造出更好的人生。在黑白之间,在对错之间,其实还有一个过渡或缓冲。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非此即彼,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立选项。在黑白之间,允许留有一块空地,是对世界,对他人,以及对自己最大的宽容和善待。 >> 我觉得,能感受幸福的人,都是能喜欢“当时当地”的人。当时,就是喜欢自己所存在的那个时代或那个片刻。当地,就是喜欢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或正存在的地方。 >> 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你的青山。如果有一天场所发生了改变,那么你所到的新场所便会成为你的青山。对于你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在哪儿,而是你是否正在你所在的地方努力生活。 >> 请经常倾听自己的内心吧!问问自己是不是非改变不可。我觉得,改变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你能正面审视自己的资质,拼命做好力所能及之事,你的好不就会自然而然地为众人所知了吗? >> 我认为,如果你能重新审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就一定能找回原来的自己。 >>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回到原点,也就是在烦恼时、迷茫时,回到父母身边,也许都不需要什么倾诉和安慰,只是平静地陪伴,心情就会好起来。 >>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是否拥有独处的时间,非常重要。 >> 以前,人们每天都有独处的时间。因为也没有手机等高科技产品,所以即使是在上下班的途中,也可以让自己拥有一段独处的时间;即使从离家最近的车站到家只有一小段距离,也能让自己暂时不被任何人打扰。我觉得,这些独处的时间在无形中已成为助大家重新恢复活力的宝贵时间。 >> 置身于孤独之中,静静地与自己相处,也是极简的表现。与静静的空间简单相处,与自己的内心简单相处,我想,你一定回寻回那个简单干净、从容自在的自己。 >> 用很大的声音和谁说话,只会让你的某种情感变得越来越强烈。即使是必须训斥或警告某人的时候,我们也不应大声训斥,而应用平稳的声音训斥。这么做不仅是为别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 >> 不让涌上心头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是件重要的事。 >> 我们应该养成将涌上心头的怒气暂且咽回肚中的习惯。在养成这个习惯后,动不动就生气的次数就会逐渐减少,被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甚至自己的生活的次数就会减少。生活的简单,请从情绪的简单开始。 >> 不要让自己因“讨厌谁”而费心劳神。 >> 喜欢或讨厌某个人是人的主观行为、非理智行为,与别人对你的评价没有任何关系。 >> 春天花一开,虫子便会聚到花的周围。树木的枝叶一变得茂密,鸟儿便会前来栖息。而且,一到冬天,它们便会主动离去。我觉得人与人的关系与此并无区别。只要你走的是你觉得正确的路,你努力过的是你的人生,就一定有人会被你吸引。 >> 只把注意力放在他人的短处上的人,在看自己时其实也是如此。换言之,看得到自己长处的人,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对自己的短处怀有自卑感的人,不知不觉间就会只盯着他人的短处看。总之,看不到对方的长处,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是一回事。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评论谁,实际上就是在评论自己。 >> “在与人接触时,若总是能边让自己持有一颗体贴之心边用温柔的话语说话,那么你说的这些话便是爱语。” >> 多余的话应尽量不说,可以不说的话应留在心中。 >> 有句禅语叫“春风无高下,花枝自短长”。树木既有伸得很长的枝条,也有长得很短的枝条。毫无疑问,长枝条可以吹到更多的春风,而短枝条只能吹到少许。不过,传达春的气息的春风并不知道这一点,它总是平等地吹过所有树枝。可以说,这是一句可以传达出“虽然世间一切是平等的,但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别”的禅语。 >> 不要成为“看起来很幸福的自己”,请为成为“能感受到幸福的自己”而努力吧! ◆ 第四章 物质极简 >> 物质极简,不是让大家不追求品质,只使用廉价的东西,而是建议大家应该培养辨别“哪些方面应追求高品质,那些方面应‘节俭’的眼力”。 >> 珍惜物品的心与珍惜人的心,有密切的联系。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有我们忽略了的“作用”,去从“无用”中发现“有用”,一定会让你的内心变得智慧,会让你的生活变得简单而丰富。 >> 不浪费任何东西,是禅宗的基本精神。 >> 定量生活,自己的生活需要多少东西,就买多少东西,不浪费就是收获,少买就是多得。这收获得不仅是自己对生活的掌控力,还说有对自己内心的掌控力。 >> 所谓储备,并不是指我们应储存很多物品。我觉得储备还包含我们应做好以下这种心理准备的含义:当缺什么的时候,或去某个地方买,或用替代品代替;当买不到的时候,想办法忍耐。 >> 在必要的时候只拿取必需品的所需用量,多余的东西一律不取,已成为禅式生活的基本做法。没有多余物品的空间,是让人觉得清爽的空间。而这样的空间,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无比愉悦。 >> 我一直认为,物品和人之间,存在一种缘分。在不计其数的物品中,只有其中一个会来到自己的身边。即使是到处可见、大量生产的物品,自己也只能拥有其中一个。我觉得,只有珍惜这种缘分,珍惜物品,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 如果我们一直珍惜某个物品,多余的物品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我觉得,不增加物品与不增加杂念是一回事。 >> 如果下雨的时候我正好在大楼中,在雨停之前,我会在某个地方消磨时光。如果我是在外面行走的时候遇到雨,我会跑到屋檐下避雨。如果我是在陌生的街头避雨,我会一边眺望这条陌生的街道,一边享受短暂的休息时光。我觉得,以这种心情慢慢地走人生之路,我们的内心会更愉悦。 >> 如果某样东西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也可以做出“即使买得起,也不买”的选择。 >> 如果没有多余的房间,请在家中打造一处空无一物的空间吧!大家可以通过在房间的某个角落放一张小桌子,打造出一处可以静静地思考问题的地方——应尽量少在桌子上放物品,并让小桌子的周围呈空无一物的状态。这样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心灵的避风港或休息场所吧!我觉得,所有人都需要一处这样的空间。 >> 人生来本“空”,在成长过程中,“空”被越来越多的物质和欲望填满,烦恼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我们需要想一想自己曾经“空”的时候,回到简单的状态,脱离欲望的枷锁,我相信,你会得到简单的快乐。 >> 的价值观而强迫自己做一些事,是一种贬低自己的行为。 ◆ 后记 平衡欲望,即得幸福 >> 当你执着于自己的欲望,执着于自己获得的东西后,守住它们便成了你活着的目的。与此同时,害怕失去的念头会不断地涌上你的心头。于是,“不安”和“担心的事”便产生了。 >> 修心则是为了合理地平衡欲望。无欲未必则刚,有欲未必自取灭亡。修禅的人,可以以无欲为最终目标,但世俗之人,只要能从禅的指点中,看清欲望,平衡欲望,就足够了。
网址:枡野俊明:禅与极简生活艺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1129
相关内容
茶香记《禅与极简生活艺术》枡野俊明 日本国宝级庭园设计大师 生活美学 禅的生活禅与极简生活艺术
《禅与极简生活艺术》经典读后感10篇
《禅与极简生活艺术》丨人活到极致处的 简单 丰盛 美好
禅与极简生活艺术.pptx
心灵整理,简约生活:55条禅宗智慧
生活的艺术简介
禅与极简生活艺术:过简朴的生活,还是过俭朴的生活?
禅与极简生活艺术pdf,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禅与极简生活艺术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