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推动性别平等的实践为地区和世界树立榜样——访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主席海达尔
我国实行男女平等,禁止性别歧视,这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公民权益#
新华社日内瓦3月8日电 专访|中国推动性别平等的实践为地区和世界树立榜样——访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主席海达尔
新华社记者石松
“中国近年来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诸多进步,体现在法律框架完善、多项开创性政策与决策出台等方面。”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主席海达尔日前在日内瓦万国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的实践不仅对本国发展至关重要,也为地区和世界树立了榜样。
海达尔近期在日内瓦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8届会议。她说,近年来,中国在健全法律体系、教育普及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正致力于在完善法律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全面发展的深入实践,许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并展现出积极的趋势,“中国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海达尔特别提到,中方在接受《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履约审议时介绍了近年来相关立法层面的重要举措,包括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的政治权利、人身和人格权益等各方面权益作出详细规定;民法典增设了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的条款,进一步完善了法律对妇女权利的保护机制;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反家庭暴力法成为保护妇女免受家庭暴力侵害的里程碑式立法。海达尔表示,这些举措让人印象深刻,也赢得了委员会广泛积极的评价。
她认为,中国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展现出坚定的政治承诺,并通过持续努力不断提升女性和女童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一切与30年前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密切相关。她说,自1981年《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生效以来,全球妇女权利事业迎来多项里程碑式进展,其中最重大事件之一便是1995年《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诞生。
今年2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8届会议举行人权主流化问题年度高级别主题会议,纪念《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
海达尔说,此次主题会议意义深远,《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的12个优先关切领域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即便今天重读这份文件,依然能感受到其前瞻性与指导价值”。
海达尔指出,当今世界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全球冲突加剧导致的战争和流离失所、性别视角在科技进步领域的缺失、气候变化加剧社会不平等等。“这些挑战不仅影响妇女权利进一步提升,也关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全球推动性别平等的进程中,中国的参与具有特殊意义。”海达尔说,“期待中国在这场推动全人类迈向更美好未来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完)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网址:专访|中国推动性别平等的实践为地区和世界树立榜样——访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主席海达尔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2251
相关内容
专访丨中国绿色产能使世界更清洁环保——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上海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国绿色产能使世界更清洁环保——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
关注|专访戴嵘会长:推广低碳生活,助力碳中和目标
以“中国文化、世界表达”来传播“东方生活美学”
跨越山海 中国高校学子全球视野探索之旅对话世界
专访丨中国绿色产能使世界更清洁环保
智慧家居业第一!海尔智家上榜2024世界物联网500强
对话ESG名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探索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与ESG实践之路 导 读2024年12月20日下午,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以下简称“社投盟”)“对话 ESG 名企——社投盟会员走访交...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健康家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合肥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