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感受!”——如何找到高敏感的舒适区?

发布时间:2025-05-21 02:07

'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别人。例如:我感到很伤心。' #生活技巧# #心理调节技巧# #心理疏导语言#

作者:张兆利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在心理咨询中,常常有来访者向笔者诉说这样的烦恼:

“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感受,别人说一句话,我能在脑子里想象出无数种结果,很担心是不是被别人讨厌了,或者给别人添麻烦了。

平时工作也很难集中注意力,外界的任何一点小干扰都会影响到我,导致工作效率特别低,因为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稍微放松下来,所以我经常加班到人去楼空。

而且我还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绪影响到,好朋友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也会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疑心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惹到了朋友,但仔细想想我真的没有做什么,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最近我换了新工作,结识了新同事,我不希望像在原公司一样,那么容易受外界影响了,我该怎么做才好啊?”

笔者听到过许多诸如此类的烦恼:“我总是想太多,我该怎么办?”“朋友说我太敏感,跟我相处太累了,真的是这样吗?”“我在人际关系里总爱看人脸色,该怎么改变?”等等……

在这些话语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的苦恼,也能看到他们想要改变却不知所措的样子。

这种更容易被自身情绪淹没、更能感受到身边的细节、更容易受外界影响的诸多表现,与高敏感体质有关。

正如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在自己的著作《高敏感是种天赋》中写道:“多数高度敏感型人都会厌恶自身所处环境中的冲突。比如目睹一场争吵,或者只是待在一个氛围紧张的环境中。”

你对高敏感的认知或许并不准确

美国心理医生兼研究员伊莱恩·艾伦(Elaine Aron)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她在研究中发现,估计人群中每5个人就会有一个高度敏感型的,且30%的高度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动中的活跃分子。

以前的她坚信高度敏感性特质等同于内向型,直到她发现30%的高度敏感型人,在社交活动中居然是活跃分子而重新审视这个定义——

高敏感的人群 (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 通常能够更完整细致地处理外在世界的积极和消极的信息,对于外在的周围环境也有很强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这也使得在相同的刺激下,高敏感人群会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多的波动和变化。

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将“高敏感”和“内向”划等号。

高敏感型人并不能被包括在内向型人之内。换言之,只有在不舒适或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高敏感型人才会容易表现得焦虑、害羞等。

既然高敏感人群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这也意味着很多人都有着前文里所罗列的困扰,所以笔者写了几个小建议给大家,希望我们能够不再迷茫和焦虑,能够好好生活。

01

要有自己的心理边界。

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恰恰说明自己的内心不坚定,是没有很好地建立心理边界,没能通过心理边界来建立积极防御。

心理边界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限制他人,一方面是限制自己。

通过这个边界,限制自己跟行为欠佳的人接触,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通过这个边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许的行为,以及当别人越界的时候,自己该如何回应。

心理边界,好像一个围绕自我画的一个圈,用来区分内在世界和外界世界。

在圈里的内在世界,每个问题都有解,可以掌控。在圈外的外在世界,问题都不一定可控。

你要明白在大千世界里,总有一部分在你的控制内,有一部分在你的控制范围外,存在不可控的东西是很正常的。

不舒适或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也很多,在你陷入其中时,尤其需要合理的边界,这是你自我保护、积极防御的安全屏障。

02

适当降低自我要求。

降低自我要求,不代表不求上进,这是呵护自己内心的一种方式。

因为在过去,你一直都对自己高要求,并由此感到了越来越多的焦虑,你的内心一定受到了太多的负面情绪。

哪怕是一丝丝的不足,就会让你陷入自责,也在无形中感觉到了内在他人的指责,令你变得更加敏感,所以,适当降低自我要求,可以缓解你的症状。

不必担心降低标准后,你会被他人讨厌或者排挤,因为这并不一定会发生。

有位来访者曾对笔者说:“我不能降低对自我的要求,尤其是在我的朋友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我不能说不可以。”

这是一种典型的 自我牺牲,也是高敏感人群常常踏入的思维“雷区”——

我的朋友选择我,是因为我精明强干、乐于助人,如果我不能再为他们付出我的力量,他们可能就会抛弃我。

笔者不敢保证你的朋友都不会离开你,但你当下最需要思考的是,一个人只对我的付出感兴趣,那他还值得做我的朋友吗?

真正值得留在你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需要你自己来判断,但如果这个人留在你身边不是因为你这个人,而是因为你能为他做事,那就并不值得你珍惜。

在爱别人之前,要深深地爱自己。

03

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

高敏感的人往往比较自卑,总在不断努力地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总费尽心思地去隐藏自己的缺点。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期待自己被爱,期待无论自己有怎样不堪的缺点,都有人爱。

但是想要实现它,你必须先有暴露缺点的勇气,要敢于向人们展示真正的你。

或许你会担心这样会令自己受伤。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这个会令你受伤的机会,同时也会让你拥有另一个机会——看看谁会因此离你而去,谁不会。

又或许,你还会发现有些人会因此离你更近一步,即便你展现出来的自我并不如自己期待得那样完美,也依旧会有人朝你走来。

04

让自己拥有钝感力。

乍看之下,描述“迟钝”的词都是贬义词,但其实“钝感力”是一项非常难能可贵的能力,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

钝感,与敏感相对,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认准的方向前进。

拥有它,能帮助你迅速摆脱负能量。

拥有它,能让你更加坚定自己前进方向,并这个方向上去积极努力。

拥有它,能让你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和外界评价。

钝感力是帮助你坚定自己的信念,让你免受过度干扰,让你情绪稳定的一种利刃。

拥有它,能帮助你早日走上心理成长的健康之路,拥有幸福的生活。

《心理与健康》杂志:国家级心理科普杂志,关注心灵自我成长、心理健康科普。拨开心理迷雾,为你排忧解难,一起聊聊:婚姻情感、育儿教子、自我成长、压力管理、心病防治、生活哲理,一起致力于心理健康与人生幸福~

LingHeal

we support you

网址:“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感受!”——如何找到高敏感的舒适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6552

相关内容

高敏感人群舒适生活指南(一)
很难感受快乐,如何找回生活的愉悦?
如何获得舒适的居住感受?这种感受如何在居住空间中体现?
如何在居住选择中找到舒适的居住空间?这样的空间如何提升居住幸福感?
如何找到舒适的居住场所?这种舒适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MBA:情绪敏感的人如何自我管理 提升自己?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高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
专注20件事:如何找到人生的舒适区与成功之道
如何找到舒适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定义是什么?
如何在情感困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