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以法之名守护家庭安宁
参与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 #生活技巧# #环保生活理念# #环保法规#
来源 | 图文来源平果司法
声明:发布图文,来源于网络,为了研习法律、传递信息、宣传法治,与商业利益无关。如无意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对家暴“零容忍”,是社会共识,更是社会态度。为进一步遏制家庭暴力行为,让广大妇女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反家暴法知识和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特向大家科普反家暴法的知识,一起向家庭暴力坚决说“不”!
1.家庭暴力是什么?
暴力形式=身体+精神,保护群体=家庭成员+其他共同生活的人。
《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以后不要说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
你曾经习以为常却给对方伤害颇深的行为,
可能是违法的!
家庭暴力并不局限在夫妻、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反家庭暴力法》附则强调了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叫家庭暴力!所以同居的情侣们,不要以为没有一纸婚约的约束,你就可以随意打骂你的亲密爱人。
2.受害人可以向哪些部门求助?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无论性别,遭遇家暴时
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既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除此之外还要求强制报告,即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护令,如何申请?
反家暴法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依照法律,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4.申请时提供哪些材料可作为证据?
家暴的证据收集:包括但不限于报警、接警、出警记录;鉴定资料、医院病历、伤情照片;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邻居证人证言;施暴者保证书、短信、微信记录;妇联、社区、居或村委等组织、团体出具的相关材料等。
5. 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国人传统观念里面,家丑不可外扬。很多人都认为家庭暴力是家丑,因此往往选择秘而不宣。但其实家庭暴力不是一种家丑,而是一种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行为。
面对家暴 请勇敢说“不”
逃离家庭暴力看似很难,但只要家庭暴力受害人勇于发声,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妇联以及社会公众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一定能够有效帮助受害人从家庭暴力的“泥淖”中逃脱出来。
声明:发布图文,来源于网络,为了研习法律、传递信息、宣传法治,与商业利益无关。如无意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网址:【普法宣传】以法之名守护家庭安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35571
相关内容
以法为剑,守护青春与社区安宁东湖评论:普法宣传重在“活”
【宣宣普法】民法典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保护范围
普法宣传安全防范知识讲座.pptx
守护数字生活,2024年江苏省网络安全宣传科普行在宁举办
安全宣传进家庭丨安全教育进家庭 亲情守护幸福行
家庭安全宣传标语190句
中银消费金融开展“共筑反诈防火墙,守住财产保安宁”专项教育宣传活动
【安全宣传进家庭】各级妇联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宁河司法所开展精神卫生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