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 节能减排,从给生活做减法开始
作品展示环节是比赛的一大亮点,能展示个人风格。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手工制作的乐趣# #手工制作比赛#
第三届“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
节能减排,从给生活做减法开始
作者:张琪
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荣获奖项:国家节能中心“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
二等奖
作品简介:文旨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启示人们,给生活做减法看起来是一种家居整理、收纳术,是为了节能减排,但是从深层来看,是一种活在当下的人生境界,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给生活做减法,不仅能够节能减排,也是一个人有意识优化自己生活品质的行动,能够有效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01
建筑师凡德罗有句名言:Less is more!意思是少即是多。细品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一句话,但对于致力于节能减排的我们确是再合适不过的一句提醒。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满足于它的功能性,人们对它的附加条件要求的更多,对性价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当购买一件商品时,过去我们可能仅仅是在意它是否物美价廉,但现在我们还会关注它的包装如何,它是否具有名气或者是它是否具备更多的附加功能等等。这种看似能够提升生活水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致的消费习惯,却在无形中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增添了额外的压力,也在我们的心理上添上了重负。
疫情期间,一档云综艺《嘿,你在干嘛呢》应运而生,它采用VLOG的形式,记录疫情期间的湖南卫视主持人何炅、李维嘉、杜海涛的“宅”家生活。通过这档节目我们看到了他们三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李维嘉和杜海涛富丽堂皇的装修风格相不同的是,何炅的家里颇为简约,没有过多的装饰和色彩,而是简简单单地采用黑白灰的颜色基调。特别是出镜率最高的客厅也只是放着黑色的沙发和桌子、黑白色的靠垫、白色的地毯,简单但却文艺。
同样,何炅的厨房的摆设也相当简洁,简约精致的厨具仿佛是装修公司的样板间。节目一经播出,网友对何炅的生活方式议论纷纷,有的网友认为何炅的家处处透露着冷清的单身孤独者的观感,太冷淡,没有烟火气;也有网友认为,虽然家具装饰少但都是能够体现何炅身价的名贵精品。而我却看到了一个“少即是多”的高配生活。
曾经有人问雕塑大师罗丹:“什么是艺术?”罗丹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减去多余的部分。”艺术尚且如此,人生不也如此?人生的绝大部分苦恼正是来源于对物质生活的过多追求,学会给生活做减法不仅能够节能减排,也能够让我们的心灵更加轻盈和满足。当我们舍去不必要的装修装饰,我们房间里的东西就少了,我们既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清洁整理,也不需要花费精力去思考搭配和更替。我们的生活会因此变得简单起来,放空思维,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人生。
何炅也在节目里说,在疫情宅家期间,自己的心比较定,看了很多书,有时候一天就可以读一至两本书。这也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给生活做减法的好处,所拥有的东西少了,物质欲降低了,就能专注于做自己真正感兴趣和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也能由此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和头脑变得更加充盈,达到“少即是多”的高配生活。那么如何给生活做减法以实现节能减排呢?可以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02
选择越多,未必幸福越多。
心理学家施瓦茨曾经提出过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叫选择的悖论,意思是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
有一家超市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第一天,售货员在食品区摆出了24种果酱,来购买的顾客可以随意品尝,并切购买这些产品还可以享受打折优惠。但是第二天,售货员只摆出6种果酱以供顾客品尝和打折购买。结果,与超市一开始预想的结果完全不同,超市里第二天卖出的果酱数量,要比第一天多整整10倍。
心理学家追寻原因后发现,当人们面对过多选择时,很多人会本能地迷茫,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比较:这24种果子酱一定有最划算、最具有性价比的,如果选错了,岂不是损失?因此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会因为收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获得性启发式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甚至即使人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结果、机会成本等等相关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是本该感到幸福的我们反而幸福感大大降低。
现在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当我们想要购买一件商品时很容易在丰富的商品种类中迷失自我,例如当我们想要购买一部手机时,我们会发现市场上有上千上万款手机可供挑选,有高档的手机也有普通的手机,有大屏幕的手机也有折叠屏幕的手机,有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手机也有适合玩游戏的手机等等,往往我们就会在挑选过程中忘记我们到底想要一部什么样的手机。市场上的选择越多,越让人想要“货比三家”,如果买不到完美的产品总觉得很不甘心。于是选择,也成为了一种压力,选择越多,幸福未必越多。
当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出现时,我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去进行更多的比较,进行复杂的选择,同时,当选择越多,我们做出选择的预期就越高,也就越有可能失望。如果我们想在进行选择时省时省力,我们往往会选择的更多,购买的更多,我们也会拥有更多我们本不需要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环境塞得满满当当,幸福感也未必提高甚至下降。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面对过多的选择时,要把可供选择选择的范围缩小,即明确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当留下的只是少数有限的选择项时,我们通过排序,依次减掉不够合适的选择项,最终剩下的就是我们最想要也是最需要的选项。
因此,学会给生活做减法,不仅能让我们最后选择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也可以避免过量购买自己不那么需要的东西,对实现节能减排尤为重要。
03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曾经有一对生活在宁静小山村的夫妇,尽管生活清贫但也其乐融融。有一天,农夫像往常一样去田野里耕种,结果他一锄头下去,竟然挖到一座价值连城的金罗汉。农夫和亲友都乐不可支,决定办场宴席好好庆祝一下。
可是农夫的妻子却愁眉苦脸,有人问她:“你丈夫在田野里挖出了金罗汉,现在你们不愁吃不愁穿,还可以去住漂亮的大宅子,你为什么还整天闷闷不乐呢?”农夫的妻子答道:“因为我们不知道另外的17个金罗汉在哪里。”欲念太多,导致本该快乐的农妇却整天闷闷不乐,本来幸福的家庭也变得不再幸福。如果农妇懂得给生活做减法,减去欲念,痛苦自然也就少了。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这个观点近几年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因为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使得很多人的物质欲极大膨胀,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处理不好,最后只能不断降低自己的标准,在将就和妥协中流于平庸,过上低配的生活。但是如果能够认真地、明确地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放纵自己的欲望,筛选好自己想要的目标,并且倾尽全力去实现和完成,不随意妥协和将就,我们就能有效减少欲念,过上理想的高配生活。
《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认为,“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通俗的讲,就是整理出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对其进行“断舍离”。在整理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是自己本来并不需要的,我们可以果断的舍弃,可赠送亲友也可捐献给需要的人;或者有一些东西我们可以加以改造重新利用,进而能够达到一个节能减排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反思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购买那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是否是心中贪念导致,并提醒自己以后要注意避免过量购买的情况再次发生。
通过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这样一个梳理,去除心中的杂念和贪念。“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减去欲念,少点痛苦,此为幸福。
04
追求“更少但是更好”。
君子不役于物。我们所提倡的节能减排,给生活做减法,并不是为了减而减,而是为了更好才减,这也是精要主义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精要主义是英国作家格雷戈·麦吉沃恩在《精要主义》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追求工作精粹切要的理念及系列配套做法。概括一下就是:做事追求“更少,但更好”。它要求的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少数对的、更重要的事情。
我们都有过去理发店排队的经历,通常我们进理发店之后,通常要经过或久或短的时间等待,即使落座以后也并不能马上理发,还要经历理发师的按摩和推销产品,这种方式往往使我们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日本快剪理发店QBHouse的创始人小西国义发现这一问题后,创办了QBHouse。与其他理发店不同的是,QBHouse只做剪发,染烫、按摩、推销等其它服务都不做,并且创新美发工具等只为了在10分钟之内剪完头发。尽管QBHouse只做“剪发”这个通常理发店中利润最薄弱的项目,但它做到了极致,这也使得它成为了日本最成功的连锁理发店,还拓展到了海外。
QBHouse的这种策略和原则,就是追求“更少但更好”,少做一点事情,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策略。日本有一个短语,叫一生悬命,意思是:在一个地方,用尽全力。对于我们也是一样,地球上有太多的资源可供我们开发使用,但是我们要明确,不是要把所有的资源都做开采出来,我们才算是实现成功,而是当我们放弃那些价值不高的资源时,把剩下的资源利用到极致,正所谓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追求更少,但是更好。
电影《卧虎藏龙》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我们总是习惯将目光盯在自己没有的东西上,拼命地去争取、去获得,全然不管它对我们有没有用,会不会让自己满身包袱。如果努力争取的东西与目标无关,或者目前拥有的东西已成为负累,又或者劣势大于优势,那么不如舍弃这些包袱,即便它们有可能让我们看似光鲜亮丽。
很多人正是因为不愿放弃眼前所拥有的,最终错失了一大片森林。当然放弃也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舍弃,放弃是创新的钥匙,放弃有时比拥有更有意义。放弃能够让我们创新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率,尽管看起来我们拥有的东西少了,但是我们所拥有的却是更加精致和有用的东西,我们的环境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表面看,给生活做减法是一种家居整理、收纳术,是为了节能减排,但是从深层来看,是一种活在当下的人生境界。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给生活做减法,不仅能够节能减排,也是一个人有意识优化自己生活品质的行动。
文案 | 张琪
编辑 | 朴玉兰
审核 | 杜伊琳
网址:“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 节能减排,从给生活做减法开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59363
相关内容
节能减排大赛优秀PPT讲好节能故事 传播绿色理念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高一优秀作文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活动方案优秀8篇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优秀作文
节能减排的英语作文(优秀11篇)
大学校园节能减排创意和设计大赛.docx
工学院举办“节能减排,从生活到竞赛”精工开讲
节能减排大赛活动方案(精选3篇)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