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驾旅游出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幼儿安全教育:家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博客文章#
本网讯(柯 林)自驾游,当今最时尚、最受推宠的一种旅游方式,成为当今旅游市场的主宰力量。然而,在旅游途中,有不少人因路况不熟、天气变化、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等多种原因造成各类道路交通事故,给原本旅游度假休闲好时光带去沉痛的惨剧,在自驾游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由此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却在逐年递增,惨痛的事故案例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敲响着警钟。笔者作为一名基层交通民警,就如何有效遏制自驾游交通事故频发,做好自驾游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当前自驾旅游出行的特点
出行时间自主性。由于公务员、商人、自由职业者、打工族、学生、农民工作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休息时间的不统一,自驾游时间也就不统一。一年中,不管是法定节假日、周末还是其他时间,都会有无数旅游爱好者三五成群驾车前往目的地游玩,不必拘泥于某个时间段,因此,自驾游出行时间总体而言比较分散。
出行目的地区域性。现在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便捷通畅,驾车自驾旅游,有的是选择城市附近的农家乐,有的选择各名山大川,更有甚者选择沙漠、大海等各式各样地景区游玩,其中有开发成熟、各项保障设施齐全的经典线路;也有刚刚被世人发现、还未形成一定管理模式的新的休闲地,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景点使得他们的选择十分广泛,不同的道路路况,只要符合他们的喜好并且认为有能力前往的都可以确定为目的地。
出行周期短暂性。多数自驾游驾驶人都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小长假或是孩子寒暑假天驾车游玩,由于时间紧,路途远,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白天游山玩水,累了一天,晚上还要加班加点的赶路去往下一个景点,尽量压缩在路上的行车时间。加之行程结束后,人们的疲倦感和想回家的迫切感和节假日高速路上车流量大,在重重因素的作用下,促使了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违法行为,为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驾驶技术可比性。自驾游中有驾龄多年的老司机,也有刚学会驾驶车辆的新手,技术驾驶不过硬,驾龄短,对外出驾驶缺少科学的研判,遇到路况不熟、人多车挤等紧急情况就心里紧张、惊慌失措,顾前顾不了后,甚至把刹车当油门,处理应急事故、规避风险的经验更是严重不足,极易引发各类道路交通事故。
自驾游存在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路况不熟。各地旅游景点大多地处边运山区,景区路段道路崎岖,坡度较大,弯道较多,而且个别地段道路较窄,多数路段依山而建,外地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极易诱发交通事故。即使是城市、平原地区的景点,也因人多车挤、路道不熟等因素而引发事故。
技术不精。在自驾游中,既有可能要途经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又可能在宽阔地高速公路上飞速驰骋,这对驾驶员的车技及心理素质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技术不过硬的驾驶员在超车、变道时将难免与其它车辆磕碰。这种程度的磕碰,平日也许仅仅对车辆造成损伤,而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却经常会以生命作代价。
疏忽大意。一起出行的大多是家人或亲朋,一家人在一起,在往返的路途上,亲朋好友谈笑风生,再加上车窗外的连绵美景,容易使得他们放松思想上的警惕。由此,边开车边说笑,逞能超车的大有人在,无意中加快了驾驶员情绪波动,分散驾车注意力,一旦发生突发情况,驾驶员根本无法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处置,进一步增添了不安全因素。
天气变化。一年四季,不同的景区道路,天气状况各不相同,冰、雪、雨、雾,给道路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自驾游过程中,一些驾驶人对气候造成交通环境恶化估计不足,一时难以适应忽晴忽雨,时冷时热,雨雾雪风交织的气候变化,极易造成驾驶人心绪烦乱,注意力不集中,给自驾游又增添不安全因素。
疲劳驾驶。自驾游的路程相对较长,少则数百公里,多则可能上千公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道路环境单一,交通干扰少,车速快,温度高、空气流通差,驾驶人很容易疲劳,往往会感到精神疲倦,视线逐渐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午后行车极易瞌睡,甚至会出现驾驶人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勉强驾驶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对自驾游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
切实转变“管理者”思想认识。交警部门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较多,力度颇大,但针对自驾游车辆专项整治的行动甚少,检查最多的往往是客运车、货车、危化品车,而对私家车管之甚少,形成了监管漏洞。为此,作为交通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和研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找准自驾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明确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不断加强和规范对自驾车驾驶人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切实加强路面的巡逻监管,将警力最大限度地摆放到路面一线,对过往的私家车车辆状况、乘客人数、驾驶员资质严格进行检查登记,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认真仔细的排除每一起安全隐患,切实形成“查隐患、强管理、保安全”的良好局面,确保整治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切实完善“游玩地”基础设施。要加强景区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标识设施建设,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对于方向、目的地、路况的判断,大多都依靠标识牌。交警部门要积极协同路政、交通、景区企业等相关部门,加强对景区的实地调研,对景区内的停车场设计、道路设施的规划进行科学论证,确保符合交通安全标准和通行条件。在重要景点和危险路段上要投入警力,现场指挥,及时疏导交通,热情服务于广大游客,要实施“一名交警就是一位导游、一名交警就是一处路标,一名交警就是一处风景”的旅游交通警务,为自驾游铺设“平安路”。同时,要加强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的隐患整治,定期排查,建立台帐,联合相关部门及时治理,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在急弯、陡坡等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牌,引导车辆安全通行。
切实增强“驾驶员”安全意识。强化宣传。交警部门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以及驾驶人手机短信平台,定期不定期的刊登、发送出游信息,提醒驾驶人在驾车出游前需要做的对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检测、车载必备品准备和路况的提前掌握等工作,遇到雨雾雪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对策等内容;强化教育。要加强驾驶员的日常安全培训,教育驾驶人不得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强化练习。针对自驾游新手驾驶员较多现象,交警部门要组织驾驶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勤于练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多练习,掌握好的驾驶技术,安全才会有保障;温馨提示。通过温馨的提示为自驾游驾驶人提供详实的出游知识和安全技能,筑牢他们的思想安全防线,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和谐警民关系。
切实提高“施救者”工作效率。自驾游者在遇到交通事故、各类险情、突发疾病等意外事件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救助。因此,相关责任单位必须建立由公安交警、消防、卫生、医疗、保险、机修行业等单位、部门、企业的联动机制,并经常性开展相关应急或救援演练,并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组织的人力物力投入,一旦自驾游者发生危险需要救助,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感到事发现场,抢救伤员。(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责任编辑:金怀克
网址:浅析自驾旅游出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6073
相关内容
常见自驾危险隐患及应急措施家庭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docx
居民燃气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家庭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厨房炉灶起火隐患预防措施
家庭安全隐患预防知识
厨房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居民家庭燃气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厨房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厨房安全注意事项
家庭安全隐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