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高考复习
技能认证考试备考策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重点复习高频考点。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技能认证考试#
一、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簪笔”逐渐变成了“簪白笔”。有时,物品的实用价值退居其次,而它的非实用价值则大为彰显。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高分范文
【第一篇】
无价之物
物是有价值的,它推动着需求的满足、追求的实现。
但或许自上古时代,某位原始人出于一种对美的冲动,打磨出粗陋饰品装扮自己之时,人就发现了物超越实用的价值。
说到底,物以其特有的属性满足人的需要,其价值正源于这一过程。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在动物性的、生存本能驱动的物质追求之外,惟有人拥有足够丰富的精神空间需要物去填满。人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因此对人来说,物的价值体系是多元丰满的。
根据物之属征的独特程度、鲜明程度以及人需求的先后性,物品的价值体系建构会有不同的排序。之所以物的非实用价值能掩去实用价值,是因为对于个体来说,它的非实用意义,如艺术性、美学性已超越了实用性。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博物馆脆弱的展品、艺术展精致的画作,从实用的角度看,不过是一些器具和色块;可是当人赋予其美学、人文价值,它们就成为了无价之宝。
物品的非实用价值大为彰显乃至先于实用价值而被珍视,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的参与。这一参与既可在创作时彰显,比如青花瓷上绘制的纹样予其以独特;又可在使用中被赋予,比如名家手稿、名人遗物。而更多的,是在后世获得了价值,将物放在回忆里,在历史中,它成为了对一个人、一件事、一段回忆的载体,它的价值不可再生,不可度量……甚至,它可能是无价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物品没有一个确切的价值标准通用于所有人。正如李太白畅言:钟鼓馔玉不足贵。纵然是五花马、千金裘,看似有极高的价值,也只是用来换美酒,换一场醉,销万古愁。对他人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在我这里可能是精神价值超越了实用价值。因此,从人的角度看,建立主体性的价值评判系统是有必要的,它不止影响着个体的物我观和价值观,更塑造着人的世界观——一件件物品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价值空间。
或许在当代,被价值社会和物欲社会裹挟的我们,更应当思考如何独立地对物品的价值排序。实用价值与非实用价值本没有高尚粗俗之分,但对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物来说,其主次分别显然又彰显出差异性。
物是有价值的,亦是无价的。它的意义没有恒常与局限,它的价值没有规划与先后,捧起一个物品,在其上倒映出的,应是具体的人的面容。
【专家点评】本文清晰地表现出“围绕中心层层展开”的论述特征。作者入题迅速,以“物品的价值体系建构”基于“人的赋予”为命题,从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物品价值的创造时机、物品价值标准的私人属性等梯度充分阐释;同时不忘提醒当代人要警惕物欲社会的价值混乱,重申“具体”与“差异”的赋值原则。文章收束于一个温和又开放的场景,言简意丰。定为一等卷,57分。

【第二篇】
暗香盈袖
康德曾说“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世界上美的事物往往无用,却让我们获得更深入的富足。
孟子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品价值从实用到无用的流变,源于物质条件的满足。实用带来的基础筑牢了,人们就会将视角转向注意到物的非实用价值。
为什么记录事务的文字可以发展成丹青雅颂?为什么书写方式能变成挥斥方遒的书法艺术?因为人的本性是审美的。美学价值是非实用价值中最突出的一个。人们有爱美的眼睛,所以能发觉物的特殊价值。
从实用到非实用过渡的另一个向度是其历史性。京剧艺术在最开始是用于满足皇宫贵族的娱乐需求,而如今,脸谱文化中的忠孝奸佞成为一种流传的价值观,京剧元素掀起“新中式”热潮——它的价值在于向每一个中国人阐释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
同时,在现代社会,有许多人大胆地彻底舍去了物品的实用价值。如“盲盒”的设计,没有任何致用之处。但现代年轻人愿意为打开它那一刻的惊异感所传递的情绪价值买单。这体现了对物品价值崭新的定义,让价值评判的标准更加灵动鲜活。
由此观之,对非实用价值的强调多出现对美的追求、对快乐的向往、对传统文化之根的寻觅——这本质上反映了人们主体性越发强健的过程,体现出人们越发渴望向灵魂深处探索的景象。
可是,当代社会竞争的加剧让我们的价值认知有向实用倒退的危机——人们一味追求效率与意义,对生活不断进行简化,让度出非实用的享受。
这样的生活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我们失去了在实用物件上发觉到美的惊喜,我们失去了对生活中的灵韵不经意的感知,我们汲汲营营,汗流浃背,到头来本利全无——这就是实用价值主宰世界的后果——人被不断分割,沦为死物。
或许在这个真相荒诞的世界,终极之点是所谓无用之物。读多少经世之书、治世之说,也无法让我们变成有趣的人,给物品的非实用价值留下空间,便是为生命留下一抹浪漫的反抗色彩。
不是所有桥边红药都为谁而生,不是所有花开花落都为谁而香。且看那墙角数梅,唯有暗香。
【专家点评】文章开篇聚焦物品价值从“实用”向“无用”流变的原因分析,结合书法、京剧、盲盒等实例娓娓道来,说理亲切自然。人们对审美和快乐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之根的寻觅是主要原因,而其本质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此外,还指出当下面临着过度追求效率、简化而让度出“非实用价值”的倒退。文章层层深入,有现实性和思辨性,可读性强。结尾正是“无用之用”的一抹浪漫色彩,颇具意味。判为二等卷上,55分。
【第三篇】
一颗核桃的金色光芒
契诃夫《万卡》中,圣诞夜的宁静,纷飞的白雪,映射出一双冻得发红的脚。小男孩万卡又冷又饿,却在信中希望爷爷帮他要一颗用金纸包裹的核桃装饰品,作为圣诞礼物。
或许核桃最实用的价值便是有营养的美食吧,但在万卡心里,那只金纸核桃是他压迫生活中的一抹希望。这大抵便是核桃的非实用价值吧,却又支撑着一个可怜的孩子抗过冻馁。
实用价值似乎是物用的直接体现,是最直接也是最原本的使用所带给人的便捷;但非实用价值却又是在间接的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无用之用”。就像是宋朝有名的白玉孩儿枕,其创制之初便是“枕头”的功用,但随着时间流逝及其工艺之精湛而赋予更深厚的文化价值,陈于展厅,昭示中式美学智慧。
不可否认,物的实用价值是重要的,若是没有那支“簪笔”,古人又如何能及时记下重要信息?诗人们又如何能适时地留下真情流露却转瞬即逝的灵感?大臣们又如何于紧张快节奏的朝堂之上提取帝王指示?但有时物的非实用价值会成为一份独特的精神享受与情感体验。从“簪笔”到“簪白笔”大抵如此,“白笔”之簪既是对传统的沿袭,亦是对风雅与风度之美的真诚追求,看似无用的“白笔”实则装饰了人们的发髻,亦装扮了人们的心灵。
然而,在这个工巧追曲的时代,现代人似乎又将目光重新嵌入了物的实用价值。刘在富说,人从动物进化成人用了几百万年时间,而人退化为禽兽只需要一刹那。古人在岁月中发掘的“无用之用”用了很多很多年,可是现代人在一刹那间就将物用局限于单一使用方式。在优绩主义的裹挟下,人们看待物之功用的视野越来越狭隘,感知世界、利用世界的道路也越发窄化,在一味地追求实用性的偏执与疯狂中必然失去了人生与事物的真正价值。
鉴于此,我想我们应该少一点庄子所谓的“机心”,多几分海仑斯所说的“人的植物性力量”。一味地追求实用,与一味地追求非实用,不都是不纯粹的“动物性力量”与“机心”吗?多一份植物性力量,即是在功利风暴的侵扰下,坚守植物生长的纯粹,保持一颗不被外物裹挟的心。
一颗核桃在万卡的心中承载着金色光芒。不妨让我们也去找寻生命的这颗核桃,役于物却又不役于物之用。
【专家点评】作者以契诃夫笔下小男孩万卡希冀的金色核桃,引出下文对物品“实用价值”与“非实用价值”的讨论。在以理性笔触承认实用价值的重要性后,作者借白玉枕蕴藏的中式美学智慧,簪白笔中暗含的对风雅之类的真诚追求等,具体阐释与论证“非实用价值”的独特性,使文章重点明确,言之有物。与此同时,作者以对时代的关注,让后文对“找寻这颗生命的核桃”的呼吁顺理成章。但倒数第二段对“人的植物性力量”的引用与主题契合度较低,建议调整。故评为二类卷上,55分。
【第四篇】
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
海德格尔曾言道:“人,诗意地栖居。”
于是我们怀揣着憧憬栖居于这片土地,开始追求生活的诗意与美好。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正如现代生活的尽头是诗和远方。人类对审美要求的提高使得有时物品的实用价值会退居其次,而非实用价值则大为彰显。
不可否认,事物的非实用价值在现代社会这一流动的盛宴中具有非凡的意义,对当代人审美品味的培养与情操的陶冶起助推作用。东汉时期文人墨客耳边的簪白笔,苏州园林的漏花窗透过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辉,秦淮河上夜游的画舫中游人饱览金陵风韵,无一不是当下抚平人心浮躁的清风,营造一份“对影成三人”的雅趣。在工业革命机器的轰鸣声打破田园牧歌的宁静时,我们仍能借物品的非实用价值在自我内心支离破碎的土地中寻一方天地,对抗工具理性蔓延、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
此外,物品的非实用价值在体会诗意美的同时,也为当今物品研发设计迸发灵感来源。当创新赋能市场以下沉式的诗意审美,于是故宫云肩蝴蝶圆镜、手工刺绣《兰亭序》的麻布挎包问世,南博芙蓉琉璃双耳小粉炉、湖北博物院越王勾践剑的毛绒挂件风靡,在提高大众审美素质的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非实用价值拉动消费与经济增长,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然而,物品的非实用价值固然需要彰显,其原有的实用价值亦有举足轻重的价值。放弃实用价值而一味追求审美实为本末倒置,为不明智之举。国货化妆品牌花知晓原本因精致工巧的花型工艺和亲民的价格广受好评,但因其注重外形而未精进化妆用品质量而口碑下滑,花哨繁杂的外观也由其优势成为饱受诟病的败笔。由此观之,只有达到实用价值与非实用价值合理的平衡,方能达到价值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行稳致远。
请谨记,实用价值是培育审美之花的沃土。缺乏实用价值的审美与非实用价值功能只是无实的花,终将黯然枯萎。在彰显审美与非实用价值时,别忘记实用之基,使实用之功大放异彩。
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正如现代生活的尽头是诗和远方。让那滴耀眼的蓝墨水跃入实用的海,曳尾于蔚蓝之中。
【专家点评】本文胜在文风端正,文脉清晰。同时较为精准地把握题意,从“非实用价值”的意义落笔,详写了非实用价值于“现代人审美培养”和“物品研发灵感”两方面的作用,又不忘回扣“实用价值”,辩证地谈及“非实用价值”滥行的弊端。论点清晰,例证详实贴切,文笔优美有功底,读之有清新自然之感。美中不足的是结尾处对实用主义价值过于夸大,言辞略显绝对。故判为二类卷中,53分。
相关链接:
0507高考复习|2025南京“二模”作文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
网址:0513高考复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3123
相关内容
高考还有100天:复习黄金时段如何提高复习质量高考政治高效复习3大策略
考研冲刺期的高效复习策略
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十个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英语高效复习技巧方法有哪些
2018高考备战:高三英语寒假复习计划!精华学习计划!
初三考生:2014中考复习计划高分五步骤
高考前几天怎么复习才能超长发挥
考研数学冲刺备考指南高效复习规划和时间管理
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