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沐乡村——写在定陶区南王店镇万庄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之际
推荐去云南的丽江古镇体验乡村文化,那里有美丽的纳西族村落。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旅游推荐#
+关注
“年纪大了就要定期测血糖、量血压,有问题咱们早发现、早调理,健康日子长着呢!”近日一大早,定陶区南王店镇万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来乡医甘绍庆的声音。理论宣讲室内,50余名老年人端坐着,听甘绍庆讲述日常保健知识。
对于万庄村村民而言,宣讲活动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该村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涵盖政策理论、技术技能、健康知识等丰富多样的宣讲活动,让志愿服务延伸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万庄村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目标,构建起完善、高效的创建机制,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创建文明村镇的各项工作稳步前行,成功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的殊荣。
环境焕新绘底色
美丽乡村入画来
房舍错落有序,街道整洁平坦,绿植修剪整齐,文明标语与墙绘相互映衬,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村里环境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以前坑洼的道路、残垣断壁都被改造了,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村民王翠云说。
近年来,万庄村以“整洁、绿色、美观、宜居”为目标,持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行动。村委会通过争取上级资金、联合乡贤能人、发动村民自筹等方式,为环境美化提供了资金保障。
原本坑洼不平的道路得以全面修缮、硬化,590平方米破损路面被精心修补,700米残垣断壁重建成美观实用的景观,980平方米文化墙绘满民俗风情与文明新风彩绘,成为村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崇德向善树新风
共筑文明幸福家
“老刘,我知道你们想把老人的后事办得风光些,可铺张浪费不是孝顺。咱们村新章程倡导厚养薄葬,简单庄重反而更能体现心意。”村民刘乔民的父亲去世三周年,红白理事会成员万鲁军正为其做思想工作,号召白事不攀比、不浪费,宴席按村规民约的标准来办。
万鲁军介绍,如今村里面大事小情,村民都会提前跟红白理事会进行报备,文明乡风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广场上那面“文明积分墙”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参与公益活动、践行新风尚的村民。
万庄村以群众需求为核心,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幸福院、农家书屋等阵地建设,创新打造文明乡风培育平台。
在移风易俗领域,推出“万礼新章”实践品牌,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规范婚丧嫁娶流程,通过主题宣讲、案例分享,破除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万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招募志愿者135名、专管员1名,建设了5支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万美万德 润我乡土”品牌项目,常态化开展“讲、评、帮、乐、庆”系列活动,让美德健康生活理念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万庄村还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道德评议会定期评选“好媳妇”“最美志愿者”“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栏、表彰大会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树立榜样力量;村民议事会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对村庄发展规划、重大事项决策等进行民主商议,让村民真正成为村庄治理的主人。在多项举措推动下,万庄村邻里互助成风,村民深度参与乡村治理,幸福感与归属感显著提升。
产业扬帆促振兴
拓宽富民新路径
万庄村“两委”立足本村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招才引智多措并举,全力推动西瓜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村“两委”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对集体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打造富万家产业园,一改往日小打小闹局面。
在建设过程中,他们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万庄村党支部书记万宪银介绍:“如今俺村的富万家产业园涵盖了育苗、水果、蔬菜、花卉等多种种植模式。高标准大棚减轻了老百姓前期投资压力,智能化温控系统与滴灌设施让农作物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产业园还开设田间课堂,定期邀请农技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致富碗’。”
如今,园区年产值高达1500万元,每年可为村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群众年收入超过2万元。产业的兴旺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万庄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份荣誉凝聚着全体村民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懈努力。
菏泽日报记者 刘卫国 通讯员 田海天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文明新风沐乡村——写在定陶区南王店镇万庄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之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7298
相关内容
文明新风拂江海 和美乡村入画来全国文明村镇丨“五彩”三岗:慢生活里劲吹文明风
王店镇以“三美”创建为抓手提升镇村形象
青岛:文明润乡村,新风拂万家
安口镇:乡村治理“有分值”,乡风文明“有价值”
厚植“家和文化” 打造“幸福家园”——探访兴仁镇徐庄村乡村振兴之路(上篇)
荥阳市王村镇:文明实践“落地开花” 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示范区孙庄村入选河南省首批美丽宜居村庄
湛江雷州市:文明乡风劲吹 和美乡村展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