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疗愈心灵 用镜头定格美好
艺术疗愈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以此来疗愈心灵创伤。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艺术疗愈#
3月12日至20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心青年”心理工作室以“春之所向·从心出发”为主题,策划了“3·20心理健康周”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包括“满瓶心河、绘出精彩”沙瓶画创作、植物拓染工作坊和“爱上生活的某个瞬间”心理VLog视频征集比赛三大板块。通过沉浸式体验与艺术表达,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释放学习压力,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在沙瓶画创作的环节中,同学们运用红、蓝、绿、金等十余种彩色细沙,通过分层填充和勾线绘制等技巧,巧妙地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流动的沙画艺术,展现了独特的创意与情感表达。
“每一层沙子的颜色都代表不同的心情,比如蓝色象征平静,红色代表热情。”活动负责人、学院心理辅导员许群老师介绍,“创作过程中,同学们需要专注于色彩的搭配与沙粒的流动,能有效缓解焦虑。”
2023级卫生管理专业学生李佳依捧着自己制作的“星空瓶”感慨:“学习的紧张感,随着指尖流动的沙粒逐渐消散,看着瓶子从杂乱无章到绚丽多彩,仿佛内心也被梳理了一遍,变得清晰而宁静。”
植物拓染环节,同学们将心理健康、劳动教育、美育深度融合,参与者手持木槌,将各类植物、花卉拓印在帆布袋上,通过物理敲击释放压力,感受自然生命力。
“每一片叶子的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情绪。”活动指导老师现场示范时强调,“拓染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与自然的对话。当植物汁液浸润布料的那一刻,浮躁的心也会随之沉淀。”
2024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陈慧妍举着印有银杏叶图案的布袋说:“敲打时专注的‘咚咚’声让人特别放松,看到叶片轮廓一点点清晰,好像烦恼也被敲走了。”
“爱上生活的某个瞬间”心理VLog视频征集比赛,共收到参赛作品23部。其中作品《生活中的小确幸》记录了2024级药学专业学生胡紫薇体验漆扇制作的全过程,她在创作后记里写道:“流动的天然大漆在扇骨上凝固成独一无二的东方美学,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我理解了器物背后的文化生命力。”
作品《夜跑遇见你》则捕捉了校园夜跑时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的温暖对话。参赛作品用细腻的观察,展现了青年一代自我疗愈的智慧,镜头语言背后是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心理韧性的成长。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康养康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文英表示,希望以“3·20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为契机,以“轻量化、沉浸式、青年态”为特色,通过艺术表达、自然疗愈与新媒体传播的多元融合,为学生们构建一个情绪释放、自我觉察与社会支持的立体网络,让同学们在释放压力的同时,能够自由、健康地成长。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戴增超 编辑/高若婷)
网址:以艺术疗愈心灵 用镜头定格美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7373
相关内容
用艺术疗愈心灵艺术疗愈心灵
艺术疗愈:用色彩和线条疗愈心灵
用艺术疗愈心灵 手作开启美好人生——美术学院打造心灵手作定制集市
艺术疗愈:在创作中找到心灵的释放
艺术疗愈在中国悄然兴起:用艺术点亮心灵
艺术疗法:治愈心灵.pptx
艺术治疗:用艺术点亮心灵
珠宝学院举办用“镜头对话内心——自然之镜”摄影疗愈活动
艺术疗愈:用创意抚慰心灵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