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色彩、音乐与形式

发布时间:2025-07-02 00:51

约瑟夫·康定斯基的抽象摄影探索了形式和色彩的内在意义。 #生活知识# #摄影技巧# #摄影大师作品#

大师丨康定斯基

提莫奈,不得不说说她的妻子——卡米尔。莫奈虽然一生创作了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 但是这么多作品里他只画一个女人。就算妻子过世后,莫奈仍无法忘怀,他在塞纳河边买了一栋房屋,建造了一座小花园,不分昼夜地画着卡米尔最爱的睡莲。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除此之外,他区别于其它艺术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是艺术家中为数不多的一位重要的艺术理论家。可以说他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的《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点、线到面》、《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康定斯基通过三个阶段发展出了自己的视觉语汇——从早期具象的油画作品以及其中那些神圣的象征主义,到他狂喜的、歌剧式构图,再到其晚期几何式有机的色彩平面——全都体现了他在艺术、诗歌、音乐、艺术理论、民族志、哲学以及科学方面的综合兴趣。就连他在俄国、德国以及布里亚特(俄罗斯的一个小民族)的家族出身,也成为他无穷创造力的源泉,使他在成为世界公民的同时,保持着与自我根基的紧密联系。

1866年出生于莫斯科,祖父是沙皇册封的西伯利亚贵族,祖母是蒙古的一位公主,贵族后裔;中学时代成绩优异,兼任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1893年从“俄罗斯清华”莫斯科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之后又获得了法律教授的职位。

以上这些方面在康定斯基的作品之中相互起着作用,创造出这位艺术家以活力动感而闻名的特点,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康定斯基关于艺术与感官相结合的理念,也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精神。

20世纪初,西方画家面临的是一个焕然一新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成为了自然的主宰,当以往的无法解释的现象被打上了科学的烙印,成为了一种清晰可见的规律之时,自然己经被降低为可利用的对象被肢解、破坏,而不是以往人类精神的寄托。科技对人们生活的理性安排得到的结果却是人的精神陷入了一种僵化的状态。正如尼采说的“上帝死了”,人类在加强对自然支配能力的同时,精神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和本性,有了物质上的满足,却越来越丧失了自身的精神家园所带来的快乐,在现实中,人开始感到孤独、恐惧。

面对这个恐惧的空间,艺术家们必然会从变幻无常的现实世界逃避出来,从而转向内心世界去寻找一个栖息之地。艺术家开始成为有思考的权利的个体。

他在《艺术中的精神》一书中写道“任何客体—无论它是‘外在自然’的直接造物,或者是凭借人的手才得以出现的—都是由特殊生命,并因此而肯定会发生作用的实体。人不断受到这种心理作用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康定斯基关于过程与体验的本质,弥合了主体与客体之间,以及观看者、被看者以及作者之间的鸿沟。因此,这种语言上的集中也相应地唤起了所有感官的联合。通感是一种在颜色、形式之间唤起的内部联系,能够经由视觉、声音以及情感制造出全方位的体验。它在康定斯基的实践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塑造了他与其所处时代之间的关系。

黄·红·蓝

说起康定斯基从法学专业到画家的转变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有一天,康定斯基回到家,突然发现椅上挂着一幅他从来没见过的画。这幅奇特的画令他目眩,过了老半天,才发现这幅画,原来是他自己的作品,不知道是谁把它挂反了。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色彩和线条本身就能打动人心,而人由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那一次的偶然发现,使康定斯基渐渐舍弃了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转而用心钻研线条和色彩在人类心理引起的反应,创作了许多纯粹由颜色、线条和各式形状构成的作品。从此一手开创了抽象艺术先河。

1896年,30岁的法律教授经过一番思考,还是觉得画画比较适合自己,辞职,来到慕尼黑成为一名高龄艺术生;1900年从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

色彩、音乐与形式

1、色彩

康定斯基在游历中了解了更多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以及立体主义后,认为艺术必须关心精神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物质方面的问题。在他的思想王国里,总有那么一个神秘的内核,使他陶醉。他写道:“色彩和形式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

马上的情侣

康定斯基的早期绘画已经表现出以色彩感受为特征的倾向,同时受到俄罗斯民间神话故事及新印象主义的图案和色彩的影响。《马上的情侣》是一件瑰丽而浪漫的作品。一对情侣骑在马上,行进在河边,远处是夜空与城堡,树叶似点点繁星。这幅画以色点为主,结合块面和线条,有着抽象艺术的形式感。整个画面充满了蓝宝石般的宁静和诗意。

1889年,他去沃拉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在那里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它们夸张、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给康定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录中说,“一路上,我都带着一种旅行在另一个星球的感觉。”

康定斯基自小就开始画画、写诗、弹钢琴、拉大提琴,具有联觉(知觉混合)的能力,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尽管曾明确地表示“我不是要绘画音乐”,但康定斯基的理论却充份地反映了音乐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其抽象主义艺术观的产生,正是由于受到音乐的启示。

2、音乐

在康定斯基看来,音乐一直是一门旨在表现艺术家的灵魂和创造音乐的独立生命的艺术,它不需要复制自然,也不受自然的约束。而绘画,作为一门寻求表现画家的内在精神与灵魂、寻求表现艺术的内在意蕴(色彩与形式生命)的艺术,也不应该受自然表象的约束。

他说:“一个画家如果不满意于再现(无论艺术性如何),而渴望表达内心生活的话,他不会不羡慕在今天的艺术里最无物质性的音乐在完成其目的时所具有的轻松感。他自然地要将音乐的方法用于自己的艺术。结果便产生了绘画的韵律、数学的与抽象的结构、色彩的复调,赋予色彩以运动的现代愿望。”

康定斯基的许多画作,都被冠以音乐的标题,如“即兴”、“抒情”,等等。仅以“即兴”为题的作品就有三十五幅之多,都被一一编号。这些作品,起初还较为写实,到后来,则愈加变得简约和抽象。最终在画中仅留有几根主要线条,而客观内容的描述则被全然地抛弃。

构图八号

Sky Blue

康定斯基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力。他将自己早年的一幅描绘莫斯科暮色的画,用诗一般的语言形容成交响乐:“太阳将整个莫斯科融为一体,它像一支狂欢的大号,使人整个身心、灵魂为之震颤。……它只不过是这部交响乐中使每一种色彩达到最最强烈程度的最后一个音符而已,不过它确实迫使莫斯科像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重复地奏出最强的音节。粉红色、淡紫色、黄色、白色、蓝色、淡黄绿色、火红的房屋和教堂——每一种色彩都是一首独立的歌——令人心醉的绿草、低声喃喃的树木和白雪,都随同成千个声音在歌唱,光秃秃的树枝奏出小快板,克里姆林宫那红红的、坚定庄严的围墙及上方精美的白色钟塔,像一声胜利的欢呼……。”

而当他后来在剧院听着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的时候,那乐曲的旋律,则又转化成这幅莫斯科暮色的画面上飞动的线条和璀璨的色彩:“对我来说,《罗恩格林》似乎是这个莫斯科的充分体现。小提琴,深沉的低音调,尤其是管弦乐器,那时在我看来都形象地呈现了黄昏时分的冲突。我用心灵之眼去体会这色彩,粗野的、几乎着魔了似的线条在我的眼前飞舞。”

正是这种对音乐的敏感,使他总是把绘画和音乐相提并论。他认为,画家其实做着与音乐家同样的事情,他们都追求表现“内在精神”,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用的是视觉的语言,而后者则是用听觉的语言。他把绘画当作由各种视觉要素所构成的交响乐,称其为“色彩的大合唱”。他说:“绘画是不同世界雷鸣般的碰撞……。每一件作品的创造恰似宇宙的创造一样——通过各种乐器浑然一体的喧嚣所形成的有如洪水爆发的那种巨大声响,来创造一支交响乐,创造一支天球的音乐。”

3、形式

康定斯基认为“形越抽象,它的感染力就越清晰和直接,在一幅构图中,物质因素活多或少有些多余,多少会被纯抽象的形取而代之。”抽象的形往往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刺激,给人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联想的内容更广泛,思维更宽阔。虽然自然的塑性已经很美,已经是一种伟大的艺术,没有艺术家能比的上了。

康定斯基的抽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和自然的真实想背离的,但实际是和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它只不过是离开了自然的表皮,但还是符合自然的规律的。不过是把自然这个整体通过另外一种更新颖的形式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情。所以说他的抽象不一定受客观世界的约束,在他的画中,从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都可以看到内在精神、激情的自由流露,这是他强调精神表现的产物。

构图九

第十乐章

几个圆圈

可见,抽象的绘画比物象的更能表现丰富的精神层面,更加的自由和丰富。康定斯基还提出了那缩紧到最小度的艺术性,必须作为最强大的抽象被认识。假使在一幅画里的一根线条从摹写实物的目的解放出来,而自身作为一种物作用着。或许抽象的形体都是自然形体,但不是实用的物件。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所谓精神是指事物的内容,内在的音响,而形式是物象或抽象。康定斯基曾写道:“凡是内在需要的,发源于心灵的,就是美的。”艺术家选择一根线条、一个图形、一块颜色,都发自于心,因此都“只能以有目的的激荡人类的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这就是康定斯基的“内在需要原则”。

绘画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在康定斯基的观点中,他赞扬精神的而贬低物质的,这也是他抽象绘画的原因之一。他认为艺术本来就是心灵的活动,那些写实的艺术家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并不能把人们内心的状态和情感描述出来,所以他极力提倡精神的世界。这是哲学上的唯心主义思想,他极力推崇精神、灵魂,贬低物质,这才导致他的绘画走上抽象主义道路。

1933年末,康定斯基在巴黎定居,一直到逝世。对他来说,最后这个时期,无论是在作品的数量上,还是在思想与形式的发展上,都是丰富多彩的。总之,他继续追求更自由、更有生物形态的造型和色彩,偶尔还创造生物形态的质感,但这种质感,比他以往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的质感,更加辉煌、多样。

敦煌焕新展:请接收来自1600年前的第二弹重磅幸福!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取走”所有。

转载请通过后台与“取走”取得授权。

网址:康定斯基:色彩、音乐与形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7799

相关内容

约翰·施特劳斯:音乐是人生的艺术
音乐剧《蝴蝶梦》:悬疑色彩中的女性成长蝶变
高血压自我调节:运动+音乐疗法+色彩=康复保健
音乐治疗的定义及基本理论
画家马蒂斯的色彩革命:对色彩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研究
释放压力的艺术:色彩与音乐助你找回内心的平衡
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儿童娱乐空间的情感表达
音乐与健康
色彩疗法:当色彩治愈时
音乐能够治疗多种疾病 音乐疗法的基本特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