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香影,古画中的“香生活”

发布时间:2025-07-02 01:26

复古主题的摄影或绘画,捕捉生活中的艺术瞬间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方式# #复古风情#

每个年代的画作都是时人生活的缩影,通过古人画作可以了解古人的真实生活。宋、明、清三朝《清明上河图》都绘有卖香的香铺,通过画中香铺可以了解古人真实的香生活。

宋代《清明上河图》中的香铺名叫“刘家上色沉檀拣(揀)香铺”,主营沉香、檀香、拣香(上品乳香)与调 制好的香丸、香末,香铺大门上方大横匾额上有“刘家沉檀□□丸散□香铺”字样。

《 图清明上河图》中的香铺

宋代焚烧的香,多是由各种香料加炼蜜调和而成的香丸, 韦骧《和叔康首夏书怀 》:“ 夏景渐长民事简,静开黄卷爇香丸” 。如今生活中常见的线香,在元代时才开始制作出来,元代理学家李存书信《慰张主薄》:“谨具线香一炷,心粗菜,为太夫人灵几之献”。

到明代,线香已非常流行,明代仇英版《清明上和图》中的香铺已将线香作为主要产品销售,香铺门前挑一招贴上书“上料八百高香”,两个香匠师傅正在,晾晒制作好的线香与盘香。

仇英《图清明上河图》中的香铺

明代香学专著《香乘》中,记载有多种线香香方,其中有一首“卷灰寿带香”传入日本后成为日本流行的名香,日本德川幕府末期举办的青湾茶会中,就曾使用过“寿带香”。品质优良的线香还会被当做礼品送人,明人王绂有《谢庆寿寺长老惠线香》一诗,描写庆寿寺长老赠送的线香 :

插向薰炉玉箸圆,当轩悬处瘦藤牵。

才焚顿觉尘氛远,初制应知品料全。

馀地每延孤馆月,微风时飏一丝烟。

感师分惠非无意,鼻观令人悟入玄。

除了薰香,线香还被医家用于疗疾,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 线香”条:

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线香可入疮科用。其料加减不等,大抵多用白芷、芎 、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 本、高良姜、角茴香、连乔、大黄、黄芩、柏木、兜娄香末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筒竿成线香,成条如线也。亦或盘成物象字形,用铁铜丝悬者,名龙挂香。

明人坐像图中的线香

线香在明清时期也称作“安息香”, 徐珂《清稗类钞》“制安息香”条:“安息香树之脂,坚凝成黄黑色块者可为香,并可制药。 今通用之安息香则多以他种香料合木屑作线香状,但袭安息香之名,实无安息香料也 ”。

在清代版《清明上河图》中,香铺门前招牌写有“诚制沉速白檀,安息各色名香”,画中香铺顾客很多,一位顾客手拿一束线香正要出门,香铺外还晾晒有制作好的线香。

清院版《清明上河图》

线香因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逐渐成为主流香品,《钦定日下旧闻考》载:“京线香,前门外李家每束价直一分”,古人也常用线香熏衣,《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秦重就用安息香(线香)熏衣: “回到家中,把衣服浆洗得乾乾净净,买几根安息香,薰了又薰”。

香在古人的生活中,如穿衣吃饭一样重要。在文人雅集活动中,总有一炉香在旁,增添文艺活动的气氛。文人雅集常选择在雅致的园林中,户外焚香要选择香味浓郁扩散了强的香品,像上好的沉水香,味润烟清,直接焚烧也无焦燥之气,是文人雅集活动中常用的香品。

香炉中燃烧的沉香

雅集活动中清谈、作画、抚琴都可焚烧沉香, 宋人赵希鹄《洞天清录》中说焚香弹琴最宜水沉、蓬莱香, 旖旎之气的龙涎、笃耨不入琴供:

焚香弹琴,惟取香清而烟少者。若浓烟扑鼻,大败佳兴。当用水沈、蓬莱,忌用龙涎、笃耨、儿女态者。

蓬莱香,也是沉香的一种,气清味长,周去非《岭外代答·香门》“ 蓬莱香”条 :“蓬莱香,出海南,即沉水香结未成者。多成片如小笠及大菌之状,极坚实,状类沉香 ”。 杨万里《晚兴》一诗中曾提到焚烧蓬莱香:“双井茶芽醒骨甜,蓬莱香烬倦人添”。

《西园雅集》中焚香清淡的情景

谈天之时置炉焚香,别有一番气氛。在《西园雅集》图中有“焚香清谈 ”的情景,文人与僧人闲坐畅谈时,旁边放置有焚香所用的炉瓶三事。 炉瓶三事由香炉、香盒、箸瓶组成,此三件为一套。香炉用以燃香,香盒贮香丸、香饼、香木,箸瓶盛放香匙、香箸。

对爱香之人来说, 焚香是最好的待客之道,陆游《闲中偶题》:“客来拈起清谈麈,且破西窗半篆香。” ;许棐《题常宣仲草堂》:“客来无可款,石炉添水沉。”在沉香清馥韵雅的香气中闲坐畅谈,是古人特别的社交方式。

除了挥毫、清谈、抚琴等文艺活动的雅集要以香助兴,古代文人还常举办专门的“ 品香雅集”,南唐保大七年宫中曾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品香雅集”,《十国春秋·南唐元宗纪》载:“保大七年,召大臣、宗室赴内香宴。凡中国、外域名香以至,和合煎饮。佩戴粉囊共九十二种,皆江南所无也 ”。

此处雅集 齐集国内外各色香料名品,各种单品名香、合香、香饮等有九十二种之多,有《 宫词》记录了此次“ 香宴”:

小殿龟头向晓张,鹅梨帐底散芬芳。

搜奇更薄江南产,昨日深宫宴内香。

“独坐闲无事,烧香赋小诗 。”,独处时,香是排解寂寞心绪的一贴良方。古人常以焚香习静的方式安顿心灵、修身养性,南宋马远有一幅《竹涧焚香图》,描绘宋代士大夫松下竹间,默坐焚香怡情的情景。

马远《竹涧焚香图》

大自然的山水景致,是习静的好地方。择一处风景绝佳之地 静坐 焚香, 让自己思绪沉淀、脱离恼人的俗事,是古人最平常的享受。

独自清静时,焚烧清幽的柏子香是不错的选择。柏子香由柏实一味香料制作而成,柏实的芳香气体主要成分为菘萜、柠檬萜,具有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的作用,非常适合清修时焚烧,孙蕡《幽居杂咏》诗曰:

柏子香消昼景迟,坐调元气学希夷。

旁人那解玄中意,文火温温只自知。

芳香缭绕自然少不了女性之追捧,在古代仕女图中常能看到“ 香”的影子, 许庄绘《仕女行乐图》轴,描绘仕女在庭园中休闲打牌,在牌桌上也焚有一炉香。在大户人家的庭院中,香几、香炉是最日常的摆设,仕女在庭院中沉思时,可随时焚香调适心情。

《仕女行乐图》

女子们庭园,可焚烧能招引蝴蝶的“蝴蝶香”,春天在花园中焚烧,散发的香味能招引蝴蝶:

蝴蝶香,春月花园中焚之,蝴蝶自至。檀香、甘松、玄参、大黄、金砂降、乳香各一两,苍术二钱半、丁香三钱,右为末,炼蜜和剂,作饼焚之。

仕女在庭院休息时,看着飞舞的蝴蝶,闻着甜润轻盈的香气,这样的氛围会让人更加放松自在。在众多古香方中,有一首拂手香深受女子所喜,他们将其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香饼,挂在胸前芳香身体:

白檀香三两(滋润者,剉末,用蜜三钱化汤一盏许,炒令水尽,稍觉浥湿焙干,杵罗细末)、米脑一两(研)、阿胶一片。右将阿胶化汤打糊,入香末,捜拌匀,于木臼中捣三五百杵,捻作饼子或脱花,窨干穿穴线,悬于胸间。

与现在将焚香视为风雅之事不同,焚香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香净化空气、愉悦心情、辟邪驱疫,时时刻刻洇润着古人的生活,陈与义《烧香》:“明窗延静昼,默坐息诸缘。聊将无穷意,寓此一炷烟”。

网址:画中香影,古画中的“香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7925

相关内容

从古画看宋人日常生活中的四雅
宋代文人生活四雅: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古画里的中国生活
傅京生:木香楼画作谈片——徐冬青画作赏析
萝岗香雪梅花开,摄影绘画展风采!
赴一场初夏的古堡约[绘]!天然植物版画及香薰diy体验课
文人四艺 |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
中国风家居的搭配指南,仿古挂画篇
中国数字油画网 定制手绘画螺旋画手工diy材料创意人物装饰画简约ins风蚊香画
画中一窥古人的读书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