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科普周】担心病毒进家门?家庭消毒,这样做就对了!

发布时间:2025-07-03 14:26

使用消毒液喷雾对门窗进行消毒,预防病毒传播。 #生活技巧# #家庭清洁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尚未过去,家庭消毒成了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用什么消毒产品能杀灭病毒?不同情况下如何正确进行消毒?

担心病毒进家门?

家庭消毒,这样做就对了

疾病流行期间,外出回家后,应及时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含醇手消毒剂进行手消。划重点:预防的关键措施就是洗手,洗手,洗手!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并定期消毒;有身体健康状况不明的客人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室内做好通风换气,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冬天开窗通风时,需注意室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

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速干手消毒剂、碘伏、过氧化氢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那么,有效的消毒产品具体指的是什么?常说的“含氯消毒剂”都有什么呢?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消毒法都可以杀死它,大家可以视情况选择以下消毒产品。

(一)医用酒精

75%浓度的酒精或酒精棉片效果最佳。如果酒精浓度过高(例如90%),需要在使用前稀释至75%左右再进行消毒。切记不要把酒精大量喷洒在婴幼儿和成人身体上,防止酒精过敏。使用过程中注意明火,防止火灾发生。

(二)含氯消毒剂

注意,不是名字里含有“氯”字,就是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指的是溶于水能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但“氯二甲酚”“对氯间二甲苯酚”等虽然名字里都有氯,但其实属于酚类消毒液。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商品包装和有效成分。

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腾片等都属于含氯消毒剂,直接稀释后装在塑料容器里就可以在家进行消毒杀菌。

虽然含氯消毒剂的杀菌灭病毒能力强,但刺激性也强。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避开皮肤和口鼻。需佩戴口罩、橡胶手套和防水围裙,同时建议佩戴护目镜防止溶液溅入眼内造成伤害。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配置和使用漂白剂溶液,用冷水配置漂白剂,热水会影响杀菌效果。

最后再提醒一下:含氯消毒剂不能和洁厕灵同时使用,容易产生有毒气体。

(三)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适用范围比较广,其中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这三类是代表物质,一定要在稀释后使用。

1.二氧化氯:适用于一般物体,以及环境表面的消毒、餐饮具、医疗防疫等。

2.过氧化氢:物体表面消毒:用原液 (按厂家说明) 喷洒,擦拭或浸泡物体表面,作用20分钟。

3.过氧乙酸:一般不推荐家庭使用。

(四)物理消毒

1.加热:对于耐热物品,比如餐具、玩具、奶瓶等小物件,煮沸30分钟或蒸汽蒸5-10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2.紫外线消毒(有效但不推荐):天然的紫外线是太阳光,但由于太阳的照射温度不能达到56℃ ,且日照紫外线的强度达不到紫外线灯的强度,所以晒太阳不能杀灭病毒。但晒晒被子、晒晒衣服还是推荐的,因为紫外线会让病毒存活时间更短、更脆弱。

强度足够的紫外线是可以杀灭病毒的,但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产品说明书;开放紫外线灯时,人与宠物需回避,以免眼睛和皮肤受伤。紫外线消毒会存在死角,购买产品时可以选择多灯管的产品,以减少死角。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照射时,也可能产生臭氧,因此事后需要适当通风,散去臭氧。

原标题:《【曙光·科普周】担心病毒进家门?家庭消毒,这样做就对了!》

阅读原文

网址:【曙光·科普周】担心病毒进家门?家庭消毒,这样做就对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0469

相关内容

健康科普|家庭日常消毒你做对了吗?这份“消毒秘籍”快收藏
居家清洁消毒,这样做才科学!
【防疫科普】科学消毒,你做对了吗?
【科普】“阳”了以后,家里消毒怎么做?
科普·家庭消毒篇
科普:防病毒如何做好居家消毒
普通家庭如何进行科学有效消毒
防疫科普丨科学消毒,你做对了吗?
洪涝灾害后,这样做好家庭清洁与消毒
家庭消毒必备攻略|家用消毒方法,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