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这就是青岛温度
赞美他人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外貌或成就。 #生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 #赞美与批评#
+关注
爱心救助
短短10天捐款20万元让重症患者重获“新生”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能直抵人心,让人热泪盈眶;总有一种力量,能驱散阴霾,让我们坚信人间值得。即墨区精英助残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精英会”)会员华芳芳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曲关于爱与希望、奉献与回报的动人乐章,它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最温暖、最璀璨的光芒。“我现在身体恢复得不错,今天就可以出院了……”5月15日下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完成肾脏移植手术的华芳芳,通过微信向记者传递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字里行间,满是重获新生的喜悦。看着手机屏幕里她灿烂的笑脸,很难想象,乐观的她,曾与肾衰竭进行了长达4年的生死博弈。
受到捐助的华芳芳成功进行肾移植手术。
病情恶化急需进行肾移植
2022年,一纸尿毒症诊断书如晴天霹雳般打破了华芳芳平静的生活。“路都走不了,呼吸困难。当时就想着,我才30多岁,怎么会得这种病,心里很绝望。”即便如今回忆起那段黑暗的日子,华芳芳的声音中依然满是心有余悸,仿佛那段痛苦的经历仍历历在目。确诊之后,她没有丝毫犹豫,拖着病弱的身躯,踏上了四处求医的漫长道路,只为能寻得一线生机。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透析治疗成为了华芳芳生活的全部。
到了2024年,华芳芳的病情愈发严重,因病情反复,她先后多次住院治疗。然而,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持续恶化,双肾彻底坏死,还因尿毒症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生命走到了“生死边缘”。“唯一能救命的方法就是进行肾移植。”医生的这句话,让绝望中的华芳芳一家人看到了一丝生命曙光。但希望的背后,是更大的难题——20万元的换肾手术费,对于这个已经被病魔掏空的家庭来说,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
10天时间筹集20万元
然而,命运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华芳芳打开了一扇窗。作为精英会的一员,多年来,华芳芳始终活跃在公益一线。在成为患者之前的无数个日夜,她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她关爱孤寡老人,帮扶贫困学子,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善意。
每到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孤寡老人家中,细心地为老人打扫房间、清洗衣物,耐心倾听老人们诉说陈年往事,临走前还不忘将精心准备的生活用品一一摆放整齐;面对那些因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学子,她不仅四处奔走筹集助学资金,还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用鼓励的话语点燃他们对未来的希望;社区里的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家中,也常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或许她从未想过,自己曾经种下的善因,会在最艰难的时刻结出善果。
当华芳芳与病魔抗争的困境被精英会知晓后,一场温暖的爱心接力迅速展开。2024年8月1日,精英会正式发起“芳华依然”捐款倡议,这份倡议如同暗夜中的一声号角,唤醒了无数沉睡的爱心。消息一经发出,会员群里瞬间沸腾起来。企业老板们率先垂范,慷慨解囊,一笔笔五位数的善款迅速汇入账户;普通职员们也毫不吝啬,纷纷拿出自己辛苦积攒的工资……大家你一百,我一千,短短10天时间,20万元善款汇聚成爱的海洋。协会搭建的“等待新生命”专项基金账户,成了承载这份希望的桥梁。
得知大家为自己捐款的事情后,华芳芳的泪水奔涌而出。她颤抖着双手,拿起笔,在信纸上写下了最真挚的感谢:“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爱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当我在病痛中挣扎时,是你们的善意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温度,让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这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感恩,当它被分享到会员群中时,许多人都为之动容,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爱心传递的强大力量。
大爱助她走上手术台
时针在等待中缓缓转动,历经365天的漫长等待,5月7日,华芳芳终于迎来了重生的曙光。潍坊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外,空气仿佛凝固般沉重。华芳芳的家人攥着早已被汗水浸湿的衣角,时而望向紧闭的手术门,时而低头默默祈祷;精英会的代表们手中紧握着记录捐款明细的笔记本,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承载着无数人的牵挂与祝福。他们在走廊里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碎了漫长等待的焦虑,只为等待那一声关乎生命的捷报。当新肾脏被小心翼翼植入华芳芳体内,随着血管的接通,肾脏渐渐恢复生机,监护仪上原本微弱的指标开始稳步攀升。“有反应了!”主刀医生略带兴奋的声音划破了寂静,在场所有人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舒缓。
术后的病房里,华芳芳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身上连接着各种维持生命的管道。尽管苍白的脸上难掩疲惫,但她的眼神却闪烁着坚定与感激的光芒。由于术后身体免疫力极低,医院严格限制探访,特意从青岛赶到医院探访的记者只能通过电话与华芳芳取得联系。电话那头,她的声音虚弱却字字清晰:“感谢精英会家人们的大爱,是你们救了我一命。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是你们的爱为我撑起了一片天。”
华芳芳深知,这次重生不仅是命运的馈赠,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个人都会有黑暗难熬的时刻,我或许掌握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用生命的余晖照亮和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缓缓说道,回忆患病前的那些时光,公益事业是她生活中的热爱与乐趣,而如今,这份事业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使命。她语气坚定地表示,未来将以加倍的热忱投身公益,把这份跨越生死的爱传递给更多人,让善意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在无数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这份善意值得被回馈”
华芳芳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战胜病魔的传奇,更是一座城市大爱的见证。这场跨越山海的爱心接力,不仅托起了华芳芳的生命,更将精英会“一人有难,全家支援”的奉献、互助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正如精英会创始人张新所说,“华芳芳乐于助人、投身公益,这份善意值得被回馈。精英会作为有担当的群体,从情理看,助她是对善意的传递;从氛围讲,能凝聚向善力量,营造互助环境。伸出援手,既是温暖回应,也让公益精神循环延续。”张新表示,成立五年来,精英会充分发挥志愿助残职能,实行精准帮扶,累计助残资金达2000余万元,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即墨区精英助残志愿者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爱残疾人,引领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入到扶残助残行列中来。”
公交驾驶员薛宇山(左)带小田吃午饭。
热心帮扶
小伙来青求职遇困境 公交司机仗义伸援手
5月12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昆仑山庄北门的公交站前,青岛真情巴士31路公交驾驶员薛宇山遇到了一位特别的小伙。小伙的经历让薛宇山动容并援手相助,暖心的举动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真情。
当日下午3时许,薛宇山在始发站昆仑山庄北门车站前等候发车,一位小伙来到车辆前门处张望,看到驾驶员薛宇山在车内后,有些胆怯地求助道:“哥,能不能麻烦您给我开个手机热点?”经过沟通,薛宇山了解到眼前的这位小伙姓田,从济宁来青求职。前几日,小田的手机丢失,辗转寻回后发现电话卡不见了,还没来得及补办新卡,手机也上不了网。由于还没找到工作,对西海岸新区也不够熟悉,小田计划先回到自己前几天去过的辛安街道中泽购物广场附近,但因为手机没有网络无法导航,这才向薛宇山寻求帮助。
看到小伙的窘迫,薛宇山没有丝毫犹豫便分享了自己的手机热点,同时向小田推荐了几个可能有工作机会的地方,又用自己的手机为小田叫了一辆网约车,送他前往目的地。小田深受感动,提出想要添加薛宇山的微信,方便后续将打车钱转给他,薛宇山连忙表示不用,告诉小田遇见困难随时联系。
送小田坐上网约车,薛宇山回到车厢准备执行营运任务。一圈次的营运任务结束后,薛宇山放心不下小田,便主动发微信询问道:“小田,到了吗?”得到小田的肯定答复,薛宇山又询问起了他的工作情况。微信中,小田告诉薛宇山,自己自小被人收养,前几年养父去世,家里条件困难,小田初中毕业后便辍学了。由于年龄不大,加之学历不高,小田来青后找工作处处碰壁。薛宇山在微信中多次暖心叮嘱小田求职时的注意事项,祝他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
本以为故事会这样结束,但令薛宇山没想到的是,5月13日傍晚,小田在微信给他留下了一句“哥,餐厅老板之前都跟我说好了,现在又说不招人了”的留言后便“失联”了。担心小田的安危,薛宇山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同事,次日一早二人便来到辛安街道中泽购物广场附近寻找小田。经过多方打听,薛宇山和同事在一处出租房里找到了情绪低落的小田。
看着小田正为后续的租金发愁,薛宇山主动帮小田支付了一个月的房租。临近中午,薛宇山和同事还带小田吃了午饭,购置了生活和洗漱用品,办理了新手机卡。临别,薛宇山鼓励小田道:“弟弟,生活没有那么多一帆风顺,现在住宿的问题解决了,你就安心找工作。有什么问题再联系我。”握着薛宇山的手,小田的眼中满是感动,不住地说着“谢谢哥哥”。看到小田身着不合季节的厚衣服,薛宇山第二天又带着换洗衣服送给小田。
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护送受助者上火车。市救助服务中心供图
精心护送
跨越近千里 让瘫痪的他温暖回家
世间最温暖的路便是回家的路。近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跨越近千里,用一场特殊的“温情护送”让受助者重燃希望,用专业与温情诠释了“应救尽救“的救助承诺。
今年35岁的闫先生来自辽宁大连,来青岛打工,在深夜回出租屋的路上身体不适晕倒在路边,被好心人拨打120送至医院,因脊柱损伤在医院治疗。“患者脊柱损伤,丧失行动能力……”今年5月,市救助服务中心到医院进行现场救助甄别时,在场所有人都捏了把汗。为圆满完成这场护送任务,市救助服务中心仔细研判,组建经验丰富的护送队伍。上下火车、过台阶,4名工作人员握牢担架抬至胸前缓行;高铁列车上,协调列车长临时设置两排座位安置担架;列车中转时,搭人墙遮挡帮助闫先生如厕;一路上悉心照料进食,用棉签蘸温水润湿他干裂的嘴唇……这场护送没有惊心动魄,只有工作人员一次次弯下的腰、伸出的手。
顺利送达完成交接后,闫先生无法开口表达感谢,但发红的眼眶和对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久久张望诉说了一切。护送返乡工作,不只是抵达地理的坐标,更是触碰心灵的归途。救助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每一次护送,都是一次爱心的传递;每一次救助,都在诠释“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的初心。市救助服务中心是关爱弱势群体的温暖港湾,更是展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窗口。
携带造血干细胞的乘客登机。受访者供图
用心保障
青岛航空航班上演“生命速递”
5月14日,青岛航空QW9800乌鲁木齐—青岛航班上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速递”。
当天15时51分,一个特殊的求助电话接入青岛航空客服中心。旅客曹女士焦急地说,她将携带造血干细胞乘坐17时55分从乌鲁木齐飞往青岛的航班,送抵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用于救治当晚急需手术治疗的病人。但造血干细胞预计将在17时30分才能送抵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留给旅客的登机时间不足25分钟。
情况紧急!客服人员第一时间上报这条特殊的求助信息。考虑到该航班是当日仅剩的唯一一班飞抵青岛的航班,值班席位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部门全力保障,为旅客开通生命保障绿色通道,一定把救命的造血干细胞及时送到!运行指挥中心实时监控航班动态,协调管制单位优先放行和空中直飞。地面服务部安排工作人员提前对接旅客,快速查验相关资料,协助完成值机手续。申请机场绿色安检通道,调派场内摆渡车待命,并由专人引领至登机口。机组人员为其预留周边较空的座位,方便其放置和保护箱子。
17时20分,曹女士携带装有造血干细胞的蓝色箱子出现在出发大厅,专属保障人员全程引领,仅用7分钟就完成了值机、安检、登机全流程。最终,QW9800航班载着这份“生命希望”按计划顺利起飞,并提前44分钟抵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为患者争取到宝贵时间。
来源|(除署名外) 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魏铌邦 郭念礼 吴涵 通讯员 张仕珊 张真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点赞!这就是青岛温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8049
相关内容
人民网点赞青岛平度:大棚“种”出人工湿地青岛是个小县城
青岛十大自驾游景点 青岛自驾游去哪好 青岛适合自驾旅游的地方
青岛行旅游攻略青岛旅游攻略路线
青岛点菜柜/青岛食品展示柜食品保温柜/青岛食品保鲜柜食品冷冻柜
青岛平度市房价
青岛三日自由行攻略 青岛三日游最佳路线
这就是岛型厨房的美学
青岛生活家家居
青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