笤帚,是农村家家户户都需要的清扫工具。这种工具,绝大多数用高粱糜子手工制成,天然环保。制作笤帚,也是农村的一种老手艺。图为农村街头一个老工匠,正在卖自己制作的笤帚。
老人卖的笤帚,有三个价格。这种最便宜,16元一把。可以看出,这种笤帚的头有点小。
这种笤帚的头稍微大一点,20元一把。
这种最密实的笤帚,要22元一把。
这是老人做的炊帚,5元一个,老人说,这种炊帚不沾油。各种炊帚和小笤帚,都是5元一把。
在过去的农村,笤帚,不仅仅的家里的清扫工具,而且还是教育孩子的神器。谁家孩子不听话,在外面惹了祸,学习成绩差,大人都会用“笤帚疙瘩”抽孩子的屁股,一边打,一边问:再敢不敢了?那个年代的孩子,见了笤帚疙瘩,都害怕!挨过笤帚疙瘩打的,请举手!
制作笤帚,工序也比较繁琐。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大概有以下步骤:选料→摔去籽粒→去掉叶鞘→分选后平铺在地上→压软→掸水润湿→扎结勒紧→去掉糜壳→硫磺熏蒸→成品。
老人说,他家祖祖辈辈都制作笤帚,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做了。高粱糜子是在周围村庄收购的,制作一把笤帚,大概要一个多小时,还不包括熏蒸和前期选料时间。
这种天然环保的清扫工具,现在用的人却越来越少,老人的生意也显得冷冷清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笤帚正在被塑料制品所替代。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小编,了解更精彩的胶东农村。本文由农里农气原创,剽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