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07:11生命时报 曹晓培我要评论
字号:
早晨闹铃突然响起,下午饥肠辘辘想吃零食……这些时刻都是人承受压力的高峰时段。小编列出一张“压力时刻表”,帮你安稳度过高压时段。
早上醒来时
日本学者发现:闹钟的嗡嗡声会引发应激反应,使人心率和血压迅速上升。
对老年人和存在心脏病风险因素的人来说,这种突如其来的声音会直接引发心脏病。
专家建议,如果发现自己确实对闹钟声恐惧,可以用唤醒灯,它能缓慢的照亮房间以唤醒人体,或是使用健康跟踪记录仪的振动功能,它能在浅睡眠阶段把人叫醒。
匆匆出门时
很多人在早晨为避开交通高峰,会胡乱洗漱,随便吃点早餐就匆忙冲出家门,这种行为对健康很不利,容易导致压力增大,出现焦虑等行为。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早上食用了酸奶的人较少表现出焦虑和抑郁,这可能是益生菌对大脑的神经递质起到了情绪调节的作用。因此,出门前不妨喝杯酸奶。
上下班途中
研究者将往返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两个城市上班的4300多名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最终发现:上班距离超过10英里的员工患上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因为长距离坐车过程中的压力感会导致体重增加、腰围增粗、肺功能下降和血压升高。
专家建议,坐车时,可以欣赏路边风景,或者听些音乐,让积极的情绪充斥头脑。
下午4点左右
研究表明,成年人的应激水平和饥饿感会在周一~周五的下午4点达到峰值,此时,一方面午饭能量消耗了很多,另一方面压力也会增加人们进食的欲望。
不妨在下午4点的时候吃些健康零食,如水果、坚果等。
下班走进家门那一刻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人们处于工作状态时静脉中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含量反而要低于在家中的水平。
这就表明工作时的身心状况更好,而繁杂的家务劳动会让人绷紧神经。
不妨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灵活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或者请保姆、伴侣一起帮忙劳动。
微笑责任编辑:pathos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