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关键期 暑假居家习惯培养是关键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生活常识# #育儿常识# #生长发育阶段#
最近,在晋江一些幼儿园大班的家长群里,关于幼小衔接的讨论总是热火朝天。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孩子的生活节奏与学习模式都将发生巨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生活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更是培养生活习惯的关键场所。不少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阶段感到焦虑,不知该如何帮助孩子在家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对此,家长和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看法与实用建议。
焦虑▲ 孩子生活习惯差怎么办?
“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就像打仗一样!”家长张女士满脸愁容地说道,“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可还是每天赖床,穿衣服、洗漱都要我催好几遍,真担心他上小学后会经常迟到。”
家长陈先生也很无奈:“孩子在家吃饭总是拖拖拉拉,边吃边玩,一顿饭能吃一个多小时。到了小学,课间时间短,根本来不及好好吃饭。”
这些焦虑并非毫无道理。小学与幼儿园在作息时间上差异显著,小学课程紧凑,每节课时长增加,课间休息时间缩短,对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理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孩子在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入小学后很容易在生活方面手忙脚乱,进而影响学习状态和情绪。例如,因赖床迟到可能导致孩子错过早读时间,打乱一天的学习节奏;不会整理书包则可能在课堂上找不到学习用品,分散注意力。
观点▲ 家庭是生活习惯养成的沃土
“家庭环境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深远影响。在幼儿园,我们会通过游戏、儿歌等方式引导孩子养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家庭中的持续培养同样不可或缺。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晋江市大埔中心幼儿园园长王绎晴指出。
根据儿童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理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家长的日常作息、做事方式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
“以作息习惯为例”,王绎晴进一步解释道,“如果家长晚上经常熬夜看电视、玩手机,孩子也很难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固定起床、睡觉、吃饭的时间,并严格执行。”
“从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那些在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往往能更快适应小学的生活。他们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时间,能自己整理书包、文具,在生活上不让老师过多操心,从而有更多精力投入学习中。”晋江平山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陈红礼介绍。
陈红礼还强调,家庭在孩子生活习惯养成上的作用具有延续性和渗透力。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面对课业压力和集体生活,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延等问题,追根溯源,往往是家庭早期生活习惯培养缺失所致。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如用餐礼仪、物品收纳、家务参与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例如,让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不仅能培养其动手能力,还能让孩子明白责任意识,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自律品格,为未来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家长要避免过度包办代替,给予孩子试错空间,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耐心引导而非直接代劳,帮助孩子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生活技能,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 分阶段培养居家生活好习惯
1.作息习惯培养
家长可以利用暑假时间,逐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使其向小学作息靠拢。早上提前叫醒孩子,晚上提前入睡,每天保证孩子有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制定作息时间表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用孩子喜欢的卡通图案制作成可视化的图表,贴在孩子房间显眼的位置,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和遵守的动力。
比如,在时间表上标注“7:00太阳公公叫我起床”“20:30月亮婆婆说晚安”等童趣语言,让孩子对时间有更形象的认知。同时,合理安排孩子的午睡时间。有些小学没有午睡安排,家长可以逐渐缩短孩子午睡时长,从一开始的2小时,每周减少15分钟,直至取消午睡,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作息节奏。
2.自理能力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穿衣、洗漱、吃饭这些小事做起,一开始孩子可能做得很慢、不太好,但家长不要着急,要耐心引导,给予鼓励和肯定。例如,教孩子正确的穿衣方法,让孩子每天自己挑选要穿的衣服;鼓励孩子自己洗漱,准备专属的洗漱用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有趣又有成就感的事。
整理物品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专门的书包、文具收纳盒,教孩子按照课程表整理书包,将书本、文具分类摆放整齐。每周设定一个“整理日”,家长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间,收拾玩具、衣物,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和责任感。还可以通过玩“找东西”游戏,锻炼孩子快速整理和查找物品的能力。
3.饮食习惯培养
为了让孩子适应小学的用餐节奏,家长要培养孩子定时定量、专心吃饭的习惯。规定吃饭时间,如30分钟内吃完饭,避免孩子边吃边玩。可以准备一个沙漏,让孩子直观感受时间流逝,增强时间观念。控制零食摄入,减少孩子对零食的依赖,保证孩子在正餐时有良好的食欲。
此外,鼓励孩子参与到简单的烹饪过程中,如帮忙洗菜、摆盘等,让孩子了解食物的来源,增加对吃饭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家庭责任感。周末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简单的三明治、水果沙拉,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和食物的来之不易。
(记者 陈青松)
网址:幼小衔接关键期 暑假居家习惯培养是关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7324
相关内容
暑期幼小衔接当回归习惯培养【新蕾观察】幼小衔接=假期恶补?
幼小衔接,家长该怎么做?
幼小衔接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实践策略
从小培养6个好习惯,是孩子将来自律的关键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意义
美国、澳大利亚幼小衔接的实施策略及对我国幼小衔接的启示
幼小衔接—幼儿生活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立足生活准备,乐享好习惯 天府四幼开展幼小衔接专项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