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拓印走进江大求知书院,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新生?
传承和创新相结合,让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文化遗产#
在江苏大学求知书院,4月9日的晴朗早晨,阵阵清新的风伴随着“咚、咚、咚”的节奏声,瞬间拉动了师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这一声声响起的木槌,是在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拓印技艺体验课,吸引了30余名师生的热情参与。使用校园里的落叶与樱花,师生们展开了一场非遗技艺的现代重生之旅。
此次拓印体验课作为第三届创“艺”美育节的特色活动之一,主题为“自然为媒、技艺为桥”。这一活动意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唤醒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同时探索非遗技艺在校园美育中的创新表达。现场氛围热烈,师生们在创作中不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在体验中收获了满满的创作乐趣。
课程中,艺术学院的朋辈导师陆子静为参与者讲解了传统拓印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通过生动的技法视频演示,大家跟随老师的介绍,逐步了解了“清纸、上墨、揭取”的拓印流程。这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传承,课堂上的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对历史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展望。
师生们纷纷动手,选择了各自捡拾的植物,如树叶和樱花,作为拓印的“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捶打、拓印,将自然的纹理与色彩生动地转译到帆布包上。最终诞生的作品,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雅致韵味,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温暖,又充满了属于青春校园的生机活力。这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结合的方式,无疑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的落幕也别具一格。所有参与者在完成拓印后,轻叩拓印锤三下,模仿古籍修复师的传统谢幕礼。这一传统仪式更是将大家的心紧紧相连,让人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深刻意义。师生们的笑声和溢满创作的欢呼声,仿佛在引导着更多年轻人去探索和欣赏这份被遗忘的文化遗产。
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杨阳展示了自己的樱花拓印包,激动地说道:“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藏在校园四季里的美学基因。”她的话道出了这次体验课的核心意义:非遗活在当下,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此次活动不仅让师生们体验到了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还彰显了江苏大学在美育教育上的全新尝试。第三届创“艺”美育节将持续推出非遗泥叫叫、篆刻艺术等系列美育课程,通过“非遗+美育+环保”的创新模式,构建“知、行、创”一体化的学生社区美育实践体系,引导青年学子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感悟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还有更多这样充满创意与文化传承的活动,带来灵感与共鸣!
网址:非遗拓印走进江大求知书院,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新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31931
相关内容
“非遗+”焕新“出圈” 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抖音上的山东非遗:唤醒传统文化,让非遗焕发新生机
非遗技艺焕发新生:青年手艺人如何激活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的结合
非遗焕新
“非遗+”激活传统文化新魅力
非遗文化亲子活动:面塑艺术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看传统服饰文化在东莞焕新!2025年非遗服饰创新展开幕
从传统走向现代,非遗在普陀这里焕发新生活力
“非遗+”激活安阳传统文化新魅力
创新传承方式,老手艺再展新颜——非遗如何悄然走进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