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节制是佛陀对治贪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5-07-06 19:49

饮食疗法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生活知识# #饮食生活# #饮食疗法#

第一条

饮食的节制是佛陀对治贪的方法。

守护根门,饮食也需要节制,饮食的节制是佛陀对治贪欲、昏沉二障的方法。但不是说什么都不吃,我们在禅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吃三至五分饱就好,不然,很容易昏沉,如果将身体的所有能量都用来消化食物,吃太饱身体会想睡,会昏沉,因此,在每天打坐前,最好少量饮食或如厕后才去打坐,这样就会减少昏沉,也避免要如厕而打扰了坐禅。也可以在坐禅后再吃一点,宣隆禅修法的观呼吸需要体力,需要吃一点,但不过饱,只要有节制就好,然后清楚自己的饭量,不食过多。

吃是一切众生皆有,且皆能轻易满足的欲望。在佛陀时代,食物得之不易,每天一食,还要出去乞食,比现代人困难多了。现在物质富裕,食物取之不尽,因此,更加需要努力积累自己的福德资粮。如果我们不放纵自己的欲望的话,便已学会了守护一道根门了。

正道上的下一步是时时保持正念。正念是唯一能使我们明了内心一切的心理要素,没有它便没有修行,没在自我训练,如果不加以自我训练,我们还是依然如故。假使我们只满足于过去的一切,今日就不会坐在这里打坐,因此我们并不满足,是贪欲令我们停滞不前。

别人能不能打坐跟我们有关系吗?别人能否觉悟跟我们有关系吗?修习正念是要自己具备认知能力,我们必须自我觉醒,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觉醒,还想觉醒谁?还是自己能不能打坐比较重要,行于正道更加重要。

五盖一直是所有人的障碍,而不只是属于个人的。除非我们彻见真相,否则它将永远成为我们的重担。贪吃也是身体的重担,作为一个修习者,要清楚自己每天的饮食习惯,与你坐禅有很大的关系。疾病和饮食也直接有关系。

第二条

我们每时每刻都有体验,如果我们对所体验的事物有正确的了解,我们早就开悟了,例:自己在每一次的呼吸中体会无常,可是许多行者对未来仍怀有无数的妄想,不了解当下这一刻才是真实的,未来和过去都不切实际,只有当下是可以把握的,人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所看到的只是假象。

我们都知道念头是无常的,会自然生起和消失,事实上,一个有慧根的修习者,宁可念头不生起,无念头才能入定,只是念头生起也是身不由己,无法控制而已。可是我们又相信,是“我”在想,之所以有这些是我的念头,是因为我有管辖权,然而,所拥有过去和未来,不是已经消失了吗?拥有这些念头的“我”哪里去了?是否消失了?还是不断拥有新的念头?哪个“我”才是真的,每当新的念头消失时,前后的念头会有空隔,那时的“我”又在何处?是度假去了吗?我们如何把它带回来?当然是通过不停的想,这个被误解的经验是产生“我”之假象的原因。退出禅那后,要知道,禅那是无常的,同时也要知道念头、情绪、呼吸以及身体都是无常的。

第三条

所有有耐性和坚持的禅修者,都能进入禅那,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心自然会入定,事实上,几乎所有禅修者都渴望能入定,他们或许不知道禅那、禅定这个词的意思或安止定是什么,却渴望从无休止的念头解脱出来,虽然是不自觉的,但应该有方法的。

因此,新同修要多练习观呼吸,当集中专注力在呼吸的触感上,知道、觉知每一下,当你积累很多很多定力的时候,在第二部分自然而然的对强烈的感受也会很专注地觉知到,而在所缘上,也可以扩大到全身,如果持续一段时间,一种非常轻安和喜悦的感觉会生起,这就是禅那,心会很安稳、平静,因此,有一分努力,得一分实力,证一分得一分,禅定不是你想出来的,是如是的练习,禅那自然而至的。

网址:饮食节制是佛陀对治贪的方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35048

相关内容

饮食节制是佛陀对治贪的方法声音免费在线播放
明真法师:佛陀的日常生活淡泊节省讲究卫生--学佛网
佛教养生饮食方法
佛教的饮食之道,佛家很注重节食养生!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佛陀的十大生命品质
汉传佛教的素食主义
普陀山旅游攻略 普陀山旅游攻略住宿
北传佛教与中国素食文化:林伯谦
佛家健康养生五大秘籍
​老年人健康饮食十不贪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