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期间调校好心理状态

发布时间:2025-07-07 04:44

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心理状态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儿童心理#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在新冠肺炎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增加了25%以上。其中隔离在家的居民有接近1/3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失眠以及急性应激反应。

疫情期间,居民心理卫生问题突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缺乏安全感。疫情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工作带来了不确定性,长期身处不确定的环境中,人必然会有焦虑情绪,部分人会变得抑郁。

第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了,交流方式也有变化。这会给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网络通信不能替代面对面交流。

第三,生活方式的变化。比如,工作需要线上进行,学生需要在家上网课。很多家长无法限制孩子使用网络,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视频,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精神心理状况,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面对疫情,居家期间,我们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增强心理免疫力?

适度关注疫情。通过官方媒体了解准确信息,提高信息的判断力,不传播、不轻信非官方渠道发布的疫情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相信科学的力量,坚定抗疫的信心。

保持生活节奏。保持良好的习惯和作息规律,适度睡眠,避免熬夜;按时吃好一日三餐,多喝水;坚持适度、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尽可能多参加户外活动,避免久坐久卧。睡眠质量不高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睡觉前一小时,尽量不看疫情相关信息,避免因紧张、恐惧失眠。

充实生活内容。合理安排生活工作,保持正常的工作学习节奏,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书、与亲友聊天等。充实的生活有利于保持平和的心态。

识别负面情绪。疫情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给我们的身体、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产生心慌、头痛等躯体不适,造成严重的睡眠问题,甚至引起免疫力下降。我们要学习觉察和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接纳这些情绪反应。

学会管理情绪。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与家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适宜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冥想等释放情绪,缓解焦虑,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看待疫情,看待生活。

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保持与亲友、同事的联络,互相支持和关爱。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尽可能丰富孩子的居家生活,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视频。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持续心情不好,紧张不安,始终难以自我缓解或严重失眠时,可以拨打心理热线或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文:云南省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陈福新

编辑:于梦非 张昊华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

网址:居家期间调校好心理状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36712

相关内容

归校如何调整心理状态?
居家期间如何调适学习生活状态
专家支招:居家期间如何调整好心理保持健康身心状态
居家期间学生心理如何调适?
请查收!居家期间心理健康调适指南
调好心理状态方法 调好心理状态方法分享
居家学习期间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心理医生支招→
【关爱你我他 温暖千万家】居家期间心理状态不佳?这份心理锦囊为你解惑
开学季丨7条建议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老师家长请收好
“易”抗疫|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学生心理调适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