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鼓励树,开启心之旅!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支持项目| 社工案例计划

发布时间:2025-07-08 14:29

在困难时刻,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和鼓励 #生活常识# #社交技巧# #家庭交往#

作者 | 陈志红

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启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项目介绍:“多元共筑·一米阳光的温暖”西樵镇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支持计划获得2024年创益合伙人计划——佛山市市级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专项扶持资金资助。项目在佛山市民政局、佛山市慈善会的公益指导下,旨在提升西樵镇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简称:西樵镇阳光家庭)的亲子关系及改善教育方式,并通过联动多方资源面向阳光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亲子关系促进的研学主题活动,以及结合家庭需要的个性化的帮扶行动,让参与的家庭能改变以往教育孩子的思维,有效丰富亲子的相处方式,扩大其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改善她们的亲子关系和生活状况,正向改变家庭氛围,让她们感受社会大爱。

一、服务背景

西樵镇33个村居中有近100户这样的家庭,她们有着丧夫之痛、被病痛折磨着、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等,她们就是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由于整个家庭突然因病、意外或家庭问题致贫的原因,多数变为临界群体。家庭心理环境直接影响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这些家庭当中,53.3%的孩子是3-18岁青少年及儿童,然而这些孩子却要面临这样突如其来的家庭变化,自我效能感得分会比普通孩子低。

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单亲特困母亲,既要保障家庭经济支出,又要照顾好孩子,多为兼职或打散工,无法完全独立外出工作。她们与邻居串门时间都比较少,基本没有文化娱乐活动空间和时间,与孩子实现有质量的陪伴机会更少,妈妈和孩子多数比较自卑。单亲特困母亲,肩负多种压力,感到焦虑烦躁,甚至没有人理解,使得她们经常存在经济资源匮乏与母亲情绪高压的双重困境,使得亲子冲突或家庭矛盾加剧,甚至出现家庭各种的问题,她们极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关怀,她们亦需要学会自我关怀。

在2024年初,社工对67名的单亲特困母亲进行服务需求调研,发现43.28%的妈妈认为需要家庭帮扶服务(家居维修、探访慰问等),其次是家庭教育技巧主题学习(家庭教育线上服务、亲子关系主题沙龙等)。其次,通过“深度对话”的家访了解到95%的妈妈们都表示自己精心都在帮补家计和照顾孩子,基本没有亲子教育技巧和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因此,2024年8月至今,项目联合西樵镇妇联面向樵乐、樵园、七星、西岸、显岗、儒溪、爱国、太平等15个社区,结合2“理论”+3“行动”,面向38户阳光家庭共筑“一米阳光”关爱网。通过开展“爱的鼓励”亲子教育成长营,成功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结下鼓励树的“爱意果实”,有效改善家庭氛围和应对生活或家庭教育的心理状态,服务人次达993人次。

服务思路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二、服务成效

(一)凝聚专业,鼓励树为“她”注入能量

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多重压力之下时常感到焦虑、烦躁,甚至没有人理解、没有如何与人相处的方式。

如何更好地了解她们生活状况和建立专业关系呢?社工认为通过亲子形式走进单亲特困母亲的生活会是一种比较容易的途径,除了妈妈,孩子也是妈妈最关心的家人。为此,社工以亲子关系为切入点,以亲子参与为服务形式,与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建立专业关系,透过“深度对话”、“需求评估”、“筛选家庭”的方式,以及使用青心鼓励树工具包面向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开展“爱的鼓励”亲子教育成长营系列服务,通过21天成长营打卡建立关系后逐步开展个案、帮扶行动及增强亲子互动的活动。

“爱的鼓励”亲子教育成长营系列服务包括:开营仪式(学习使用青心鼓励树工具包)、21天线上打卡跟进、主题沙龙分享、亲子周末任务及结营仪式(分享服务心得)。开营时,为了凝聚妈妈们的小组动力,提升她们之间的社会支持网络,社工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凝聚她们互相鼓励的良好氛围,提升妈妈之间的互动粘度,强化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设计小组名字、打卡积分目标以及互动抢答有关成长营的主题分享、打卡要求等信息,让大部分妈妈都能知悉整个成长营的参与方式及要求。

(二)坚持打卡,鼓励树让“她”学会改变

服务通过使用“描述性鼓励”、“感谢性鼓励”、“信任性鼓励”这三个句式,从妈妈的自我关怀和鼓励、亲子教育这两个方面,引导了妈妈们学会“21天打卡”,有效收获了338份打卡日记,服务人次达近833人次。服务的第一周是引导妈妈先“照顾好自己”,通过一周的自我关怀、自我鼓励,再到看到孩子,对孩子进行鼓励,有效营造更健康、更持久的家庭关系。

例如:社工发布每天的打卡主题任务,如:至少写3个做了让心情变好的事情以及分享吃了让心情变好的食物....在第一周的自我关怀鼓励打卡后,能看得到各位妈妈们逐渐改变自己的心态,更乐观面对生活,用于面对孩子的问题,并学会使用青心鼓励树改善小儿子的情绪和沟通问题,学会向孩子表达爱意。

其次,活动设置了“描述性、感谢性和信任性鼓励”的主题分享沙龙以及知识抢答环节,增加服务对象的参与积极性。线上主题分享沙龙是结合单亲特困母亲缺乏自我关怀、亲子教育技巧技巧的问题开设了每周主题沙龙的分享。导师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和腾讯会议小程序录播的形式分享教育技巧,有效巩固了妈妈们的参与度,90%的参加者都能准确回答主题知识内容,第一期直播参与人数为27人次和第二期播放量达到51次。

可点击放大查看

在每周打卡中,结合“爱的五种语言”的专业技巧设置了亲子周末任务,围绕妈妈的自我关怀、对孩子表达爱和鼓励的内容,设置了《布置家庭鼓励空间》、《妈妈爱的礼物》、《与孩子度过的精心时刻》三个任务,鼓励妈妈在生活中结合实际去创造更多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机会,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逐渐学会鼓励和看见表达爱意的重要性。

通过21天的互动,100%的服务对象参与打卡环节,对比访谈时,90%的妈妈说到没有时间陪孩子做亲子互动,也不了解如何做。通过亲子任务的打卡内容观察到,妈妈们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有所改变,妈妈们也反映孩子变得听话了,懂事了,孩子还会每天督促自己写鼓励话语,有效改变妈妈们与孩子沟通和教育方式,也学会自我鼓励。

服务对象A妈妈(化名)改变:A妈妈上班时间不固定,很少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由父母帮忙照顾。在家庭访谈中,梁妈妈说到自己的亲子陪伴方式就是监督孩子做作业,然而做作业过程中很容易与孩子起冲突,平时也没时间陪孩子出去玩。在婆婆家,孩子只顾着玩手机或者看电视。

社工发现访谈交流中也有埋怨孩子成绩差,很少与妈妈沟通,社工也发现孩子在旁边只顾着看电视,没回应妈妈的问题。妈妈也是比较苦恼孩子的学习能动性,也发现孩子存在叛逆的现象,不知道怎样教育。

社工邀请A妈妈参与了21天“爱的鼓励”亲子教育成长营,在打卡里能发现A妈妈学会用鼓励话语记录对孩子表达的爱意,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不再是监督做作业作为亲子互动。现在,积极参与服务活动,带孩子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与孩子有了深度的互动和交流。

在一次的亲亲小课堂里,A妈妈主动拥抱孩子,并向孩子说出爱的语言,孩子也正面回应妈妈的爱意,感知妈妈的不容易,两人的幸福笑容感染了其他亲子家庭。

服务对象分享心得

妈妈1(化名):“通过21天学习,知道教育孩子要科学,以前是用父母教育自己的那一套方法来教育小朋友,现在用鼓励,发现比责备好很多,自己学识放松心情。”

妈妈2(化名):“本次活动,改变我的教育方式,学会用语言鼓励孩子们生活及学习方面,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做孩子最好的观众。”

妈妈3(化名):“贴树之后,有变化,孩子勤力了,学到不少东西。”

妈妈4(化名):“贴树之后,有变化,孩子勤力了,学到不少东西。”

妈妈5(化名):“乖了,姐姐会争着贴鼓励叶子,也会提醒我写。”

孩子1(化名):“妈妈生气的时候没那么凶了,喜欢妈妈对我说鼓励的话。”

(三)青心鼓励树,为“她”见证亲子成长

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常陷入“控制-对抗”的恶性循环。母亲因经济压力过度强调服从(如强制孩子做家务、生活方式达到自己理想状态,而忽略孩子的心理想法),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青心鼓励树的平等对话属性能重建“合作性关系”。

在21天打卡结束后,社工邀请亲子家庭开展结营仪式,以回顾打卡情况、分享亲子感受、积分颁奖等方式开展,协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总结学习效果和参与感受,并为21天积分冠军小组、个人冠军颁发打卡奖品。

整个活动互动氛围比开营变得更浓厚,妈妈之间互相表扬同小组内的其他家庭孩子,孩子的笑容变多了。90%的孩子表示很喜欢看到这个鼓励树,能看见妈妈对自己的认可、鼓励和表达爱意。妈妈都表示,活动让自己和孩子的距离亲近了,90%以上的妈妈认为比以往陪伴孩子的时间有所增加,原因是观念变了、学习结果和心理陪伴多了。社工通过后测和分享了解到,100%参与者表示能有效改变了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学会发现孩子的优势,并学会了鼓励技巧,教育孩子正向改变。

“爱的鼓励”亲子教育成长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服务对象的参与动力和学习科学育儿的积极性,有效开启了“预防性时效窗口”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支持系统。

三、“青心鼓励树”+“爱的五种语言”成为家庭关系的润滑剂

除了开展“爱的鼓励”亲子教育成长营外,社工积极链接爱心单位定期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提供主题性的互动活动,在活动中融入“爱的五种语言”的相处技巧和相处机会,改善亲子关系的同时有效扩展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

与自己的家人共度的每一个特别时刻,无论是一次深入的对话,还是一次共同的手工创作或亲子阅读,都是精心的时刻。这些时刻能够加深情感联系,让亲子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爱。

因此,项目开展了“啡”凡阅读,以美育人——世界读书日·亲子阅读活动之小小咖啡师体验活动、“花样牛仔”DIY创作活动、非遗研学亲子游及篮球嘉年华主题活动作为“精心时刻”,活动更是亲子间一次全神贯注的内心交谈和共处。活动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花时间“锁住”亲子间学会表达爱的情感。

21天,不只是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是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学会向阳而生面对生活的过程,更是她们学会用“鼓励树”结出“爱意”花朵的过程。21天里,“鼓励树”成功成为家庭成员间学会传递爱的工具,提升了单亲特困母亲的内心动力及呵护了家庭内的和谐,让妈妈和孩子有了一次共同“心”成长的过程和机会。

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

教会孩子情绪管理个性培养

10个典型家庭冲突的解决方法

35个实用养育工具

扫码拿下,了解一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网址:种下鼓励树,开启心之旅!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支持项目|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3482

相关内容

她们太难了!如何助力“特殊家庭”走出生活困境? | 社工案例计划
“筑梦小屋”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 | 社工案例计划
温暖“童”行,困境儿童帮扶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懂你懂我”正面管教亲子教育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一个母亲”与许多个母亲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亲子关系缓解个案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
办公环境下的家庭教育提升工作效率与亲子关系.docx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家庭教育支持项目中的应用 | 社工课
社区母亲节活动策划(精选24篇)
“双百”社工汇聚多方力量帮扶残障困难家庭 | 社工案例计划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