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品质的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25-07-08 20:34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策略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幼教行业资讯#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正是教师深化师幼互动、培养幼儿品质的教育基础。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立足生活教育理念,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导,构建一日生活中的师幼互动空间,以此塑造幼儿宝贵的品质,助力其全面发展。本文探讨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实施品质教育,并从“营造良好的品质教育环境”“设置合理的品质教育活动”“构建温暖的品质互动氛围”“组织针对性品质教育评价”等方面实施引导,以此帮助幼儿塑造高尚的品质,助力其实现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品质教育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环境的创设过程不仅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幼儿发展良好品质的过程。教师需要创设适宜幼儿学习、活动的环境,创造有利于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机会与条件,进而让环境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在一日生活中,教师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努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品质教育环境和氛围,以此让幼儿感到“尊重”的价值和力量。伴随教师的对品质教育环境的创设和营造,幼儿将沉浸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也将在此环境中主动与教师互动配合,共同达成预期的品质培养目标。

在培养幼儿“礼貌待人”品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品质教育环境,将礼貌待人这一品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点滴之中。在室外品质教育活动中,教师每天安排两位幼儿担任“礼仪小标兵”迎接到园的幼儿,并礼貌问候到园的同伴。在室内品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悬挂“礼貌待人我当先”的图画和标语,并在班级门口亲切地迎接幼儿,以“××,早上好”“希望你拥有美好的一天”等礼貌友善的话语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幼儿将在一日生活的点滴之间进行师幼互动,也将被良好的品质教育环境所影响,进而有效建立起礼貌待人的意识和品质。在后续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不需要主动打招呼,幼儿也能够主动与教师或同伴礼貌问好。可见,在一日生活中营造良好的品质教育环境,不仅能够促使幼儿感知师幼互动过程中蕴含的可贵品质,还能够促使幼儿在其中不断进步,最终成长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优秀个体。

链接课程,设置合理的品质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从每一处细节出发,将品格教育巧妙地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实现教育的无缝对接。为了有效提升品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我们鼓励教师结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针对性的生活活动内容,并尝试借助这些看似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活动,发挥其在幼儿品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作用。随后,我们发现在实施品质教育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在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质教育的引领,还能够逐步按照教师的预期目标,借助生活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有效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

在培养幼儿“富有责任感”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设置了“物品摆放”“物品收纳”等实践活动,以期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养成积极承担责任的可贵品质。一开始,幼儿需要教师多次提醒才能主动承担起班级中的各项事务,但教师始终保持着耐心去积极教导、鼓励幼儿承担起各项责任,进而帮助幼儿在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动中“发光发亮”。随着教师持续开展合理化、针对性的生活活动,幼儿陆续出现了如下变化:有的幼儿能够在吃饭之前主动帮助生活老师摆放桌椅;有的幼儿能够在游戏结束后主动将各种废旧材料收集到垃圾桶内;有的幼儿能够在进餐之前主动帮助老师给同伴分发餐具……

可见,在一日生活中实施合理化、针对性的品质教育活动,不仅能将品质教育与日常生活巧妙融合,促使幼儿在参与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还能潜移默化地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情感交流,营造温暖的品质互动氛围

在幼儿品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需借助一日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进行师幼互动,并润物细无声地营造和谐温暖的互动氛围,促使幼儿充分领略、亲身体验美好的幼儿园生活。久而久之,幼儿在和谐的师幼互动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温暖,也能够将友好、互助等可贵的品质渗透在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中,进而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班级氛围。

在培养幼儿“友好互助”品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营造友好、温暖的师幼互动氛围,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受美好的幼儿园生活。有一次,我们班的小白情绪低落地独自坐在教室的角落,教师看到后及时询问小白:“你怎么了?怎么不跟大家一起玩呢?”小白说:“老师,我肚子疼。”教师问:“还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吗?(用手摸摸小白的额头确认是否发热)老师带你去医务室看看。”在确定小白只是着凉、没有其他不适后,我将小白带回教室,并为其接了一杯温水,嘱咐他多喝热水。随后,教师又多次询问小白的身体情况,直到午饭后小白逐渐活跃起来,教师这才放下心来。放学后,教师收到了小白妈妈发来的微信消息——感谢教师对小白的照顾。令教师感动和欣慰的是,小白之后能够将这份友善互助的品质传递出去:每当班级中有个别幼儿身体不适的时候,小白之后都能主动关心、提供帮助。最终,小白的行为与举动得到了全班幼儿的积极响应——幼儿们纷纷在一日生活中积极效仿,共同构建出和谐、温暖的友好互助氛围。

有效反馈,组织针对性的品质教育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品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在生活教育理念下进行师幼互动——通过组织“评价品质教育”活动,指出幼儿在成长历程中存在的品质问题,进而帮助幼儿指明未来成长的正确方向。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品质教育评价,我们旨在帮助幼儿树立自信,鼓励幼儿将一日生活中养成的高尚品质融入日常生活中,进而在不断的进步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在发现大部分幼儿都养成了“热爱阅读”的良好品质后,教师巧妙通过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的针对性评价,积极引领幼儿巩固热爱阅读的良好品质。当教师请幼儿欣赏《小黑鱼》绘本的时候,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够主动阅读绘本,并能够按照“书名页信息捕捉”“绘本内页观察”“故事编讲”等步骤,独立完成自主阅读任务。针对幼儿取得的阅读成果,教师给予了幼儿高度评价:“老师看到了大家的阅读过程,发现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够认真阅读绘本内容,还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这个故事。你们每一个人都创造了一条可爱的‘小黑鱼’,老师感谢你们让我欣赏了这么有趣的故事!”针对班级中个别尚未养成“热爱阅读”品质的幼儿,教师表示:“阅读能让我们了解有趣的知识、看到美丽的世界。老师很想听大家在阅读后讲出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能满足老师的心愿吗?”个别幼儿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幼儿跃跃欲试,总之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到后续的阅读活动中。可见,借助教育生活中针对性品质教育评价,幼儿将更加自信、积极。

综上所述,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幼儿品质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坚定教育信念、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这样才能在一日生活中借助不同的教育活动和师幼互动,并对幼儿形成正向引领,促使幼儿在体验与参与中有效塑造和培养高尚的个人品质。同时,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践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以引导幼儿在主动体验、积极参与中通过一日生活中的师幼互动达成快速进步、全面成长的目标。

猜你喜欢

网址: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品质的培养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4491

相关内容

活教育理念下小班幼儿独立性培养策略探索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建构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研究
解读生活教育理念引入幼儿教育的实施策略
家园共育背景下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户外艺术创美策略探究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新思考
“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园自主点心环节的策略

随便看看